你敢信吗?有人靠“骂人”年入20万,接单7000次,骂到客户拍手叫好,骂到同行直呼“内卷”!这不是段子,而是真实发生在某二手平台上的生意——代骂服务。
故事的主角叫小雨(化名),原本是个普通上班族,每天被甲方虐到怀疑人生。直到某天,她追剧《三十而已》,被“绿茶小三”林有有气到失眠,顺手在社交平台吐槽,结果引来数百人点赞:“姐妹,骂得好!帮我一起骂!”那一刻,她灵光一闪:原来“愤怒”也能变现。

于是,她挂出链接:“10元陪骂,没爽不要钱!”没想到,一夜间订单爆满。有人边骂边哭:“我老公出轨了,我要把林有有骂成筛子!”有人豪掷50元要求“骂到对方祖坟冒烟”。

小雨的生意越做越大,从骂角色到骂真人,从文字对喷到电话轰炸,甚至推出“包月套餐”,不到一年,银行卡里多了20万。
你看,这世界从不缺荒诞——有人996赚不到房租,有人靠“嘴炮”实现财富自由。
小雨的“成功”并非偶然。某二手平台上,“代骂服务”早已明码标价:文字骂人10元10分钟,语音带脏话20元起步,电话轰炸包月280元……商家甚至贴心标注:“玻璃心勿拍,骂到你怀疑人生!”

这背后,是一群“愤怒的消费者”。有人因游戏队友太菜,花钱雇人刷屏辱骂;有人被出轨,要求代骂“小三”;甚至有人花钱找人骂自己——“被女生骂带点黄色内容,觉得爽”。你看,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但“骂人”的需求却高度统一。
可悲的是,这种“生意”正在助长一场无声的暴力。演员张月因饰演林有有,微博被“绿茶”“不要脸”等留言攻陷,被迫关闭评论;德阳女医生安宁因泳池冲突遭人肉搜索,最终吞药自杀。当“骂人”成了产业链,屏幕后的每一句脏话,都可能变成杀人的刀。

有人辩称:“不就是骂几句吗?又没动手!”可事实是,“代骂”早已不是“口嗨”,而是一门游走在法律边缘的黑产。

长沙警方曾抓获一名职业代骂人,他靠辱骂他人非法获利近万元,最终被行政拘留。法律专家明确表示:多次辱骂他人可处5-10日拘留,若造成受害者自杀等严重后果,最高可判3年有期徒刑1217。小雨们赚的每一分钱,都沾着潜在的法律风险。

更讽刺的是,代骂服务的“甲方”和“乙方”往往双输。委托人以为花了钱就能解气,实则可能被骗子截图造假,反遭勒索;代骂者赚了快钱,却可能留下案底,甚至被受害者起诉。你看,这世上哪有“躺着赚钱”的好事?不过是一群人在戾气中互相伤害。
有人说:“存在即合理,有需求才有市场。”但这句话,不该成为纵容暴力的借口。
真正的解药,从来不是以暴制暴。 与其躲在屏幕后骂人,不如直面问题:遭遇背叛,就学会及时止损;游戏输了,就提升技术;对剧情不满,就关掉电视出门走走。



写完这篇文章时,我特意搜了搜“代骂服务”,发现仍有商家顶风作案,甚至打出广告:“专业代骂,骂不赢不要钱!”评论区一片叫好:“骂得痛快!”“出了口恶气!”
你看,网络暴力的种子从未消失,它只是换了个马甲,继续收割我们的情绪。
最后,我想问所有人:如果明天,你成了那个被挂在网上的“林有有”,被陌生人骂到崩溃,你会后悔今天为“代骂服务”花过的每一分钱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