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三国历史上的关羽,很多人都很熟悉。关羽被人尊称为武圣,除了关羽本身作为武将的战力值以外,关羽本人的忠义形象也同样深入人心,尤其是关羽对自己的兄长刘备的忠心,更是情真意切。当初关羽不幸被曹操俘虏,面对曹操送给的金钱美色不为所动,最终在打探到刘备消息后,果断辞别曹操,上演了一出过五关斩六将的英雄故事。
要说关羽是刘备手下一位忠心不二的武将,那么徐庶绝对是对刘备最真的谋臣之一。徐庶第一次见到刘备就决心跟随在刘备身边,为他出谋划策。但当时曹操也同样听闻的徐庶的美名,于是耍了一个阴谋把徐庶的母亲骗到了许昌,以此为要挟,让徐庶回到许昌为自己效力。徐庶是一个孝子,他不忍心置母亲的生死于不顾,于是只能含泪辞别了刘备,回到曹操身边。
而徐庶刚回到母亲身边,徐母就惊讶的问他怎么会出现在这里,徐庶说自己不能置母亲的安危于不顾,于是便回来了。徐母听闻后大怒,说自古忠孝不能两全,刘备是为仁德的君主,而曹操是虎狼之心。如今你抛却仁义而追随虎狼,助纣为虐,实在枉为人子。徐庶听后只能长跪于地,不敢说话,徐母说完后也不管徐庶,转入屏风后边去了。而没过多久,家里人竟然和徐庶报告说徐母已经在房梁上自缢而身亡了。
徐母的死对徐庶打击颇大,一度哭绝于地。曹操听闻徐庶母亲去世,命人前来吊唁并送来了许多赏赐物品,徐庶一概没收。徐庶因为担心母亲而辞别刘备,如今刚回到母亲身边,母亲竟然上吊自杀,为的就是让徐庶放开手脚,转而去投靠刘备,那为什么徐庶在徐母死后,不学关羽千里追寻刘备呢?主要有三个原因。
第一:徐庶很难离开曹操的势力范围。关羽是一名武将,在离开曹操追随刘备之时,都差点死在路上,靠关羽本身的实力以及智谋才勉强躲过一劫。而徐庶是一位谋士,他没有防身的手段,就算在曹操的严加看管之下勉强逃走,但没有曹操的默许,徐庶很大概率还是会死在路上。
第二:徐庶在离开之际已经为刘备找好了一个更合适的辅佐人选,这个人就是诸葛亮。徐庶与诸葛亮很早就认识,当时徐庶离开刘备之际,为刘备推荐了诸葛亮,为了更好的促成这件事,徐庶还专门找到诸葛亮让他一定要用自己所有的才能来辅佐刘备,之后才踏上北归许昌的道路。
还有一个最为重要的原因就是,徐庶压根就没想继续回到刘备身边。作为一个谋士,徐庶深知一旦去到许昌,肯定是有去无回。同时徐庶又是个孝子,他没办法抛下母亲的安危,所以在忠心和孝心二者中选择了后者。但他没想到徐母同样性格刚烈,竟然选择了自杀。他没能继续尽孝,便只能选择原来的忠心,虽然身在曹营,却终生没有为曹操奉献一个计策,正所谓“身在曹营心在汉,忠心可表天地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