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医经典书籍《金匮要略》中有这样一句话,“见肝之病,知肝传脾”,意思是肝主疏泄,脾主运化,如果肝脏出现问题,可能会导致气机不畅,影响到脾脏的运化功能。
现代人的生活有两大特点,一是生活节奏快,二是生活压力大。肝气郁结的也不少,进而影响到脾胃,更是雪上加霜。
一颗香橼
疏肝护肝
清代医书《本草再新》有记载香橼能平肝舒郁,理肺气,通经利水。临床研究发现,香橼可调节肝脏功能,进而缓解因情志不畅导致的抑郁、胸闷等症状,对于肝郁气滞所致的失眠、焦虑等情况也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除了护肝,香橼还有以下几个好处。
1理气宽中
香橼具有下气、开胸膈的功效。清代汪绂的《医林纂要》也进一步阐述了香橼在治疗胃脘痛、宽中顺气、开郁方面的作用。在临床上,香橼常被用于治疗胸闷、腹胀等不适症状,其理气宽中的效果得到了广泛认可。
2和胃止呕
香橼还具有养胃健脾、降逆止呕的功效。对于呕吐、恶心等症状,香橼能够有效缓解。尤其当患者存在消化不良的情况时,配伍陈皮、枳实等药材使用,可以增强其疗效,更好地改善胃肠道功能。
3化痰止咳
香橼性温,归肺经,具有祛肺部寒邪、止咳平喘的作用。对于外感风寒引起的咳嗽、痰多等症状,香橼能够发挥显著的缓解作用。早在唐代,陈藏器在《本草拾遗》中就已经指出香橼可下气、除心头痰水。清代张璐的《本经逢原》也提到,香橼可治疗咳嗽气壅。这些古籍的记载进一步证实了香橼在化痰止咳方面的药用价值。
01香橼的食用方法
1香橼茶
香橼可以泡水饮用,这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食用方式。成熟的香橼外形类似大号柠檬。制作香橼茶时,可取鲜香橼12~15克(干品则为6克),用开水冲泡后代茶饮用。这款茶饮对于调理肝气郁滞、脾胃气滞所引起的胸闷、胃脘胀痛、胁痛以及少食呕吐等症状具有良好的效果。
在冲泡时,建议将鲜香橼切成薄片,这样有助于其成分更充分地溶解于水中。
2蒸香橼
取半个或一个鲜香橼,将其切碎后放入有盖的碗中,再加入适量的饴糖。然后,将碗隔水蒸制数小时,直至香橼变得稀烂为止。这款香橼羹有助于化痰、止咳、平喘,对于缓解喘咳气急等症状具有一定的作用。
扫码测健康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