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肝硬化到肝癌!身体会给你3次机会,千万别忽视!

凌丝评健康 2025-01-26 04:00:18

肝癌的形成通常遵循一个三部曲的过程:肝炎、肝硬化、肝癌。在这个过程中,肝硬化作为肝癌的“最后防线”,其及时的治疗与干预对于预防肝癌至关重要。

据统计,约有10%的肝硬化患者会转化为肝癌,因此,对肝硬化的有效管理成为了远离肝癌的重要手段。

肝硬化是什么?

肝硬化,顾名思义,就是肝脏逐渐变硬的过程。正常的肝脏柔软而有弹性,类似于嘴唇的触感;而硬化的肝脏则变得坚韧但失去弹性,触感类似于鼻尖。随着病程的延长,肝脏的硬度会逐渐增加。

肝硬化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各种不良因素导致肝细胞破裂死亡,进而触发机体的自发修复机制。然而,这种修复并非完美,肝脏受损后只能进行瘢痕修复,表现为肝纤维化。纤维化持续发展,最终使肝脏失去弹性,形成肝硬化。其中,乙肝是导致肝硬化的一个重要原因,约有10%的肝硬化患者由乙肝转化而来。

如何判断肝硬化的严重程度?

1肝脏形态

通过B超或CT等影像学检查,可以观察肝脏的形态变化。如果肝脏缩小、表面凹凸不平、边缘变钝、肝回声不均匀、呈结节状、肝静脉变细、腹腔内有液体等,这些都提示肝硬化可能较为严重。

2并发症情况

肝硬化患者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如果仅出现轻度乏力、腹胀、食欲减退等现象,且未出现腹水、肝性脑病等严重并发症,这被称为“代偿期肝硬化”,属于较轻的阶段。然而,如果出现肝性脑病、腹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则属于“失代偿期肝硬化”,表示病情已经较为严重。

3肝功能情况

肝功能的正常与否也是判断肝硬化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如果肝功能基本正常,无明显黄疸、白蛋白和凝血酶原活动度也基本正常,这被称为“静止期肝硬化”,病情相对稳定。然而,如果肝功能异常、凝血酶原活动度和白蛋白较低、胆红素显著升高,则属于“活动性肝硬化”,病情较为严重。

肝硬化癌变的信号

1肝区疼痛

肝脏一旦出现肿瘤,会拉扯肝包膜,引起肝区疼痛。疼痛部位多在右肋部,可能不定时或持续发作。对于肝硬化或肝炎病史的患者来说,突然出现肝区疼痛可能是肝癌的征兆。

2急速消瘦

短期内体重极速下降、总是疲惫不堪、精神不集中等症状应引起足够重视。这可能是由于肝功能下降导致消化吸收障碍所致。肝功能受损还可能引发凝血障碍和出血症状。

3甲胎蛋白升高

如果AFP超过400纳克,通常提示有肝癌的可能性。临床发现,在血清甲胎蛋白升高8个月后,肝癌患者才会出现明显的症状。因此,不应单纯依赖症状来判断肝癌,而应把检查作为判断的第一方法。

温馨提示

对于有肝炎病史、肝癌家族史、5-8年酗酒史或肝硬化史的人群来说,最好每3-6个月查一次甲胎蛋白(AFP),每半年做一次B超检查,以便早发现早治疗。即使不是高危人群,也建议每年体检时增加AFP检查项目,以便及时发现肝癌的踪迹。

扫码测健康指数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