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51名清华应届毕业生,其中1670人选择赴美发展,再也没有回来。”
美媒曾幸灾乐祸,“感谢中国为我们精心培养的人才。”据悉,仅硅谷一地,一年就能吸纳20000名清北毕业生。

然而近几年,这一局面似乎有了巨大转变。普林斯顿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迁往中国的华裔科学家比例增加到67%。在接受美方多年培养后,他们放弃优渥的生活和工作,选择回归祖国怀抱。
这一次,轮到老美为我国“做嫁衣”!

在2021年,美国惊恐的发现自己高精尖企业的领头人才都跑路前往中国。
根据美国发布的公告中显示,华人人才从美国返回到中国就业的数量从2020到2021年,人数激增22%,并且不断增长。
截止到2024年,弃美返华的科研人员多达4000余人,一直在打美国佬的脸。
美国不是号称自由的国度,人民的天堂吗?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留不住?

原来,除了华人们那颗爱国之心,其中也少不了美国的“大力支持”。
美国在政策上提出了“中国行动计划”,这项计划让许多华裔科学家噤若寒蝉。

就像田纳西大学的胡安明教授,他在正调试碳纳米管设备时,突然被铐走,前前后后被审讯了37次。
实验室被封,教职材料丢失,经过18个月的折磨后还是被判无罪释放。
像这样的遭遇并非个例。

根据美国国家科学院的调查显示,有72%的华裔科学家活在恐惧当中,其中61%的人打算卷铺盖离开美国。
虽说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国界,在这种充满歧视的地方搞研究换谁谁都不自在。

从社会上看,美国各个阶层的摩擦不断,内部矛盾也日益加剧,种族问题,贫富差距问题也不断凸显。
这些社会矛盾时时刻刻影响着科学家们的日常生活,同样也使人缺乏安全感,对未来感到迷茫。

在以上问题不断侵扰着华裔科学家的同时,美国的经济问题也面临着崩溃的风险,就业市场竞争激烈,逐渐威胁到高端人才的生存空间,使他们的发展越来越受限。
这些情况加在一起,就连美国佬自己都受不了,更别说其他国家人群了。

反观中国这边,国内发展可谓是日新月异。
从政策方面来看,国家高度重视人才的发展,推出《关于进一步做好留学人才回国服务工作的意见》等一系列优待政策。
为归国的人才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丰厚的待遇。

在科研经费上面,光在2023年这一年内就为科研经费怒砸3.3万亿,保证有充足的资金支持科研人员大胆开展研究,不用担心钱够不够的问题。
各级政府也积极打造优质的科研环境,深圳甚至还给诺贝尔奖得主派出了1亿元的科研基金。
这些举措不但让我国的人才回归,甚至“拐回来”一部分外国人,上海自贸区还有老外担任国家级项目的带头人。

在生活方面,中国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生活便利一度超越美国,交通发达,支付便捷。
更重要的是在中国没有种族歧视,不用受尽冷眼,也不用被无端排查。
并且国内社会的安全度较高,人们能够在安全稳定的环境中工作和生活。

在蓬勃发展的今天,各个行业都需要高精尖人才的流入和补充,所以归国人才也不必担心就业问题。
最最重要的是,回国之后还能与家人团聚,不必再受分离之苦,何乐而不为呢。
如此种种,是美国自己掀起的这股“东渡”热潮,这让回归祖国的大佬越来越多。

就像享誉国际的计算机视觉领域大佬朱松纯,毅然放弃美国高薪资高待遇的资本诱惑,回国后,带领团队研究攻克人工智能等难题,为我国的人工智能领域奠定了基础。

还有数学领域,菲尔兹奖项的首位华人获奖者丘成桐,解决了困扰人类二十多年的卡拉比数学猜想,从哈佛大学退休后,全职回国,在清华大学继续任教,亲自授课,推动中国数学走向世界前沿。

经济学领域的姚洋从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毕业以后火速回国在北大担任教授。他研究中国经济发展,发表论述,献言献计,推动了中国经济学大步飞跃,保持在国际前列。

知名的量子物理学家牛谦,大家应该都知道量子计算机和量子通信等等,在美国留学归来后,搭建实验平台发现了一种新型的量子形态,使中国在量子领域领域跻身世界前列。

还有国际知名材料学专家高建华,不仅自己毅然回国入职清华大学,还带回来20多名博士弟子一齐归来。
不仅如此,还带回来价值数亿美元的纳米专利,这让国内相关领域迈进了一大步,也让美国人懊悔不已。

在生物医药学领域,癌症专家孙少聪,被美国FBI无端羁押,软禁调查,终于想尽办法逃脱回国。
回国后迅速投身于相关研究,致力于攻克癌症难题,为我国的绝症领域做出了极大贡献。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返华,以及未来可能持续的人才会留趋势,中国往后的发展充满了希望。
这些人才形成了我国跻身世界一流的中坚力量,是我国散落在外的宝贵财富。

当然中国的崛起不只是靠几个人,是依靠我们每一个人的不断努力实现的。
让我们全都行动起来,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让特朗普抽屉里有一份咱们的入党申请书变为现实!

参考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