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太乙在原著中有多残暴无耻?和电影的区别有多大?

杨培川 2025-02-16 11:02:21

哪吒太乙在原著中有多残暴无耻?和电影的区别有多大?

哪吒电影和封神演义原著有非常大的区别,可以说是做了颠覆性的改编。

首先,原著中哪吒是灵珠转世,称号灵珠子,电影改为了灵珠和魔丸的设定。

其二,原著哪吒闯祸是在7岁,原因是要对应周文王被困羑里7年,封神演义叙事,一直没忘记纣王要灭,周朝要兴,李靖一直在提防起义的几路诸侯,这些在哪吒电影中都是没有提的,电影中哪吒也只有3岁。

其三,哪吒闯的祸事不同,电影敖丙剧情几乎可以说是完全原创了,只是借了个名字,封神演义中,敖丙完全是出场即死的配角,哪吒外出,在东海口的九湾河泡澡,他把法宝混天绫放在水中,混天绫一摇晃,龙宫也跟着晃动,东海龙王敖光派巡海夜叉李艮出来探望,哪吒知道自己是灵珠,对夜叉非常藐视,辱骂夜叉,夜叉率先攻击,被哪吒用乾坤圈打死。

接着龙王三太子敖丙出来,照例被哪吒用乾坤圈打死,并且抽出了龙筋,哪吒这里完全是一个蛮横自大的角色,但他很孝顺,想拿龙筋给父亲李靖做束甲。

而在电影中,哪吒没闯下这种天大的祸事,敖丙和哪吒是好朋友,哪吒的伤害仅限于陈塘关百姓,并且很多伤害,都被太乙和李靖阻止。

其四,李靖和敖光的关系不同,两人的塑造也不同。

两部电影似乎都把李靖塑造成了一个凡人将军,尤其是哪吒2,东海龙王敖光对李靖竟然是一种高高在上的藐视态度。

封神演义中的李靖,是实打实的修道者,他师父是西昆仑度厄真人,李靖学会了五行遁术,只是他天赋不高,所以在凡间做了总兵官。

而且李靖和敖光是有交情的,电影改成了他们完全不认识,并且实力相差巨大。

其五,哪吒和太乙最不讲理的地方,是灭掉石矶娘娘。

在封神演义中,如果说和龙族的矛盾,是由口角争锋引发的,龙族并不完全无辜的话,那石矶娘娘可以说是完全无辜的了。

起因依然是哪吒的顽皮,陈塘关有两样轩辕皇帝留下的至宝,乾坤弓和震天箭,但是根本无人能拉得开,哪吒无意中拉开,朝西南方射了一箭,直接把石矶娘娘的徒弟给射死了,石矶娘娘气不过来追问,直接追到太乙真人的金光洞。

结果太乙无耻地说,这是你的命数,这是元始天尊的安排,你合该要死,把石矶娘娘给炼化了,石矶娘娘直接没了命,哪吒射死石矶娘娘徒弟,确是无心之过,但太乙进一步把石矶娘娘给炼化,可以说是无耻至极,欺人太甚了。

其六,孝道和父子叙事是截然不同的,与时俱进的。

因为封神演义是明朝人写的,尽管表面上看是三教合一的,但它的核心思想其实是儒学和宋明理学,哪吒惹了滔天大祸,敖光气不过,要上告天庭,哪吒在太乙的隐身符帮助下,竟然在天庭门外暴揍了敖光,并且把它的鳞片活生生拔下来了很多片,听着就很疼,非常残暴。

这样敖光才不敢上报,哪吒才能保全父母,然后在龙王和父母面前,斩乱了自己的肉身,是一命还一命,也是不连累父母,最后闹海的事才算作罢。

但哪吒要恢复肉身灵魂,需要有人供奉香火,他连续几个晚上托梦并威胁了母亲殷夫人,行宫才建立起来。

由于他的雕像很灵,来拜哪吒的人非常多,李靖听到后,愤怒地把哪吒的雕像毁掉,封神演义中的李靖,就是传统的封建父亲,和红楼梦的贾政也有相似之处,贾政一听到儿子得罪了他们惹不起的王爷,就想把儿子打死,李靖一听到儿子闯了祸事,就赶紧把他送给敖光和石矶娘娘,生怕儿子连累自己。

儿子不能连累自己,如果连累,就该打死,这都是李靖和贾政等封建社会父亲的共同准则,李靖做得过分的是,毁掉儿子的行宫,原因还是怕上面的人问责他,怕连累到他,李靖的父爱是非常非常有限的。

哪吒也知道前面是自己连累了父母,所以把身体还给他们,但毁掉他雕像行宫,他完全不能忍,他认为他和李靖已经完全没有关系了,可以不受父权的束缚了,在太乙用莲花给他恢复身体后,哪吒立马追杀李靖,一心想要弑父,如果不是木吒、文殊等亲戚修道者的阻拦,李靖已经死了。

最后灵鹫山的燃灯道人给了李靖玲珑塔,以此可以制衡哪吒,哪吒不得不悲愤得再次跪下叫父亲,他始终没能完全彻底地脱离父权的束缚,他的反抗全是悲剧。

两部电影中的李靖,则变成了有满满父爱的形象,殷夫人也时时刻刻散发着母性光辉,传统的封建父权印象已经消失大半了。

在哪吒归还肉身后,李靖不放过哪吒的行宫雕像,除了怕被连累,还有一种父亲想全权掌控儿女的掌控欲,他觉得他这样做是应该的,他认为是他自己的权利。

电影的处理不仅顺应时代,也舒服很多,第一部李靖甘愿为哪吒去受天劫,第二部殷夫人拒绝哪吒用他的命,换他们存活,敖光也让敖丙去选择自己的生活和天地,这是一种充满新式思想的现代父母,也是在迎合亲子式观影。

这种改编是不错的,在商业上也相当成功,更符合现代人的价值观,用今天的眼光去看封神演义和古代神话,实则封神演义讲的不是商朝的价值观,就像我以前说西游记本质不是讲唐朝一样,这两部神话作品,都充满了程朱理学,例如西游记受辱的唐僧母亲必须自尽,封神对女娲、妲己、石矶娘娘的描述刻画,也都充满了刻板的偏见,这在商朝和唐朝,大概率是不会有的。

因此说,科技在与时俱进的创新,文艺作品也该如此。

17 阅读:6781
评论列表
  • 2025-02-16 18:44

    说残暴也谈不上,毕竟小编没看过原著

    夜楼轩…听雨声 回复:
    还不残暴,去闹海杀了夜叉跟龙三太子,射杀了石矶娘娘的碧云童子,打杀彩云童子,石矶娘娘上面讨公道被太乙真人杀了,是不是死的人不是你,所以你不觉得哪吒残暴
    用户10xxx90 回复:
    恶哪吒可不是什么好人设[捂脸哭][捂脸哭][捂脸哭][捂脸哭]。三头六臂恶哪吒!只有起错的名,没有起错的外号[得瑟][得瑟][得瑟][得瑟]
  • 2025-02-16 21:59

    无聊不咯,小说里也就是个故事,电影就是个电影,传达的东西你喜欢就看,不喜欢就滚

    格瓦拉 回复:
    电影故事挺好,但这个文章的作者只是介绍了下原著。
  • 广莫 23
    2025-02-17 09:00

    《封神演义》我看过原著,这部小说格调不高、粗制滥造,没看过的,建议不要出于好奇买来看。所以要拍《封神》题材,不大改的都是烂片。《哪吒2》改编的就是好。

    佛衫黄灰红 回复:
    文学性、故事性、思想性、文采笔法,封神差西游若干档次,在古代流传至今的文学作品中,封神的地位一直不高,排在中下等。
    传奇玩家 回复:
    所谓的史诗叙事就是指全都一个一个送,看着厉害强制下线光报菜名表现力也比不过灵感大王吗?更不提那场景抄袭的相似之处了,是不是通天还有一段没删干净,你也没解释解释?顺带封神在历史上的地位你又是靠什么论证的?别看点现代洪荒和吹牛的就看傻了 名著版本可以有很多但是封神就碰不了这个瓷
  • 泡泡 17
    2025-02-16 17:19

    相对来说还是哪吒闹海[真优秀]去芜存菁,不过不作,揉入了诸多中国文化,致敬!

  • 2025-02-16 21:23

    至少小说里陈塘关百姓活着

    lance 回复:
    合家欢的片子还没看够?建议重温春晚包饺子
  • 李天一:当年我爸要是像太乙真人一样护犊子,我就是少年英雄了…

    1P震埼玉 回复:
    其实哪吒也实诚,要是石叽找上门,哪吒直接说,我师父是太乙真人。然后就是石矶也去找三霄赵公明,再然后就是扯皮,石矶也不会死。再者,哪吒在东海洗澡,夜叉来巡察,发生口角,哪吒直接说我师父是太乙真人,夜叉只有回去上报,也不会有这么多屁事。反正,只要闯祸,直接搬出师父,太乙真人让哪吒挡灾的计划就破产。
  • 2025-02-17 11:40

    原著里是为了封神榜凑人头,上头指示了不杀也得杀[静静吃瓜]不讲道理的

  • momo 5
    2025-02-17 06:54

    看事只看表象[呲牙笑]

  • 2025-02-17 22:53

    我记得小时候听过哪吒的一整套快板,但和封神演义不一样。所以,这种怎么改都没什么吧。

  • 2025-02-18 08:01

    本就一阐教富二代炸街闹事,现实中的阐教搁这洗白呢

  • 2025-02-18 10:21

    封神演义哪一版的序言都有让读者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意思,原著人物符号化、事件公式化、宣扬宿命论,儒释道思想混杂逻辑混乱,文学性差,但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封建统治下的反抗精神也是其闪光点。加上一些现代视角下的标签来指责原著就可笑了,每个时代的创作都有其时代背景影响和历史局限性,拿这些带节奏搞舆论导向的更是用心险恶!

  • 2025-02-17 21:22

    你可真有心啊,写了这么大一篇,不给你个赞,感觉都对不起你的用心良苦[呲牙笑]

  • Leo 3
    2025-02-18 01:16

    拿原著说话,意思是原著才是真的?愚蠢文人!

  • 2025-02-18 16:00

    哈哈,这玩意儿也没有官方版本,谁都可以编

  • 2025-02-17 00:43

    封神演义中并没有天庭[开怀大笑][开怀大笑]

  • 2025-02-17 16:26

    这么不经打,原来是只癞蛤蟆[呲牙笑]

  • 2025-02-17 09:33

    所以呢?不能改吗?这叫去其糟粕留其精华

  • 2025-02-17 20:40

    如果说《封神演义》是“正史”的话,那么饺子的哪吒电影就是“野史”。野史一般都够野[笑着哭][笑着哭]

  • 2025-02-20 02:12

    热了!什么都想蹭蹭!要不发出来没人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