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道生辉——童中焘中国近现代名家大红袍画集

社会热点事实 2023-06-12 09:48:55

映道生辉——童中焘中国近现代名家大红袍画集

童中焘先生认为,“笔墨”是中国画艺术表现的最大特点,中国画的艺术表现终极目的是体道、悟道、行道。故本次展览以“映道”为题,不仅为展现中国画所追求的“道”,亦展现中国画笔墨的传承之道、开拓创新之道。

展览基于童中焘先生对笔墨的实践与思考,以他的求学经历、笔墨研习、山水探索为内容,全面呈现其艺术创作的历程,深入剖析其对笔墨的解读,是一个不可多得的研究性展览。

童中焘先生,1962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原浙江美术学院)并留校任教,曾为陆俨少先生助教,后任中国画系主任。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李可染基金会艺委会委员、中国美术学院教授,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2002年应邀参加浙江省十大画家首都展。他的画骨气清刚、风神秀发,奇崛与豪隽共济。在中国山水画,尤其是对笔墨的理解、研究、继承和开拓上,童中焘先生具有渊博的学识和深刻的洞见,并从理论与实践的高度回答了中国画画什么、如何画的问题。

“一个观点鲜明内涵深邃的论说,被视为中国传统绘画的当代正说,代表了中国传统绘画最具内涵的经典论语,也是集最富思想根源的核心话语”,这是中国文联副主席、浙江省文联主席,中国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许江对童中焘笔墨学说的评价。

此次展览展出潘天寿等老先生作品30件,童中焘先生历年精品70余件,这是向先师交付的一份答卷,亦是在笔墨追求中的一次回眸。艺进如登山,拾级而上;又如中流击楫,不进则退。这位年逾八秩的老者,依然在笔墨的思考和实践中,追求心中至臻的境与道。

一直以来童中焘先生沉心于中国画的传承与创新,精研笔墨,鲜少举办展览。在本次65年来首次举办的个展中,童中焘先生并未将自己的得意之作展示在第一个展厅,而是展出了他的“求学之路”以及“对我影响较大的几位先生”。这个展厅体现出了童中焘先生追求真善美的理想,以及他在潘天寿、陆维钊、顾坤伯、陆俨少等老先生的谆谆教导中,从老先生们的艺术实践中,实现中国画学习有序传承的历程。

年青时的童中焘先生伏案苦读

从1957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今中国美术学院),师从顾坤伯先生习山水画,到1962年留校任教,成为陆俨少先生的助教,童中焘受潘天寿、陆维钊诸先生亲炙,时时感受他们个性强烈的画风和真诚宽厚的人品,结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

对美院笔墨传承的挖掘和展示是潘天寿纪念馆“记得先生”笔墨研究系列展的初心。本次展览是该系列展的第三回,前两回分别是2019年举办的“记得先生——朱颖人中国画笔墨传习展”和2020年举办的“师心——记得先生姜宝林中国画笔墨传习展”。此系列展并非一般意义上的画家个展,而是通过画家个案思考中国画笔墨的特质及其如何在当代传承创新的系列性展览。

童中焘 临顾坤伯《黄山云海》 23.5×29cm 1980年

“先生”指的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美术学院以潘天寿、吴茀之、诸乐三、陆维钊、顾坤伯、潘韵、陆抑非、陆俨少、黄羲等为代表的老教师群体,他们坚守笔墨核心,在社会风云变幻的时代坚持文化自信,自主构建了独立的中国画教学体系,影响了一代代的莘莘学子。

1989年陆俨少先生进行教学示范,左起童中焘、卓鹤君、陆俨少、孔仲起

系列展以20世纪五六十年代曾师从这些老先生的学生为观察点,通过这些学生讲述老先生如何教学传授,他们又如何体会传习、探索创新,来梳理当时中国画教学的体系文脉,展现中国画笔墨的精髓,中国画教学和创新的独特性,以及中国美术学院深厚的笔墨传承积淀。

笔墨之道

第二展厅的主题是“笔墨之道”,讲述中国画的基点与高度,寻求“笔墨”本质,并展现童中焘基于此的写生与创作。

从学生成为老师,40年的教学生涯,在美院浓厚的学术环境里,童中焘先生醉心于艺理学养的积累,沉心于山水意境的审美表现,完成了中国画学习中的有序传承,以及面对大自然“以心目而成之”的笔墨实践。

中国画以“笔墨”成“象”,故中国画的艺术表现,最基本同时又是最高的标准,终不能离开笔墨。在童中焘先生看来,从“骨法用笔”“立形存质”,发展到用笔用墨独立价值的强调,中国人以自己的经验,用“笔墨表现”实现了主体情、性的客观化,充实了艺术内涵,丰富了审美情趣。

童中焘 西湖风景册·西泠晚翠 27.5×29.5cm 1962年

童中焘 庭院深深 42×47cm 2006年

一点一画,无论顾恺之的高古游丝,还是吴带当风、曹衣出水,或者如屋漏痕,如高山坠石,如锥画沙等,各种笔法趣味和风格,把人的活动、精神、品性,对象化为各种姿态的“骨法用笔”之美,而不沾滞于“形”的刻画,达到一种超越之境。

童中焘强调,笔墨是中国人艺术智慧对世界艺术的贡献,我们要思考要努力的是发扬其固有的优点,勉力补其不足,为传统增高阔,而不应唯西方艺术是瞻,更不能将坚持笔墨的表现视作保守或自大。

童中焘 武夷天风 69×136cm 2006年

童中焘 星湖雨霁 70×140cm 2013年

“笔墨”涵理性于感性,乃一种理念。笔墨表现高超灵变,特姿异彩,举世绝无仅有,非其他形式可以替代。传统的笔墨标准,因人性化的普遍准则,不会也不应失效,须知“笔墨当随时代”,又应知“笔墨又不随时代”。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童中焘先生对于笔墨的认知与理解,不仅仅是对方法的继承和总结,更有对笔墨未来发展的深刻忧思。

拓境扬道

第三展厅的主题是“拓境扬道”,该展厅展出的作品体现出了童中焘先生保持中国画笔墨的独特性、探索中国画笔墨新境界的尝试。

中国画的笔墨是画家的性情。童中焘先生秉承笔墨变化运用,在中国文化精神的引领下进行实践,而文化精神体现在涵容中国古典哲学思想的笔墨审美标准与应用。

童中焘 秋色嶙峋 139×69cm 2011年

童中焘 石门湿翠 141×60cm 2012年

自然盛景,人皆有感,但感受与笔墨提炼却各有面貌。从“骨法用笔”“论画之变体创作”“应目会心”和“点的妙用”几个部分,童中焘以自身对笔墨的应用与实践,强调绘画应从自己的性情出发,开拓自身的笔墨之道,创造笔墨新境界。

童中焘 山水间之一 34×96cm 2015年

童中焘 山水间之二 35×108cm 2015年

笔墨通过画家的笔下表达出来,经典的中国画作品,是画家笔墨功底、心性、涵养寄于画中,是正面、积极的生活态度,是高尚人格追求的写照,而不是西方绘画中所强调的“自我表现”。如黄宾虹先生强调“讲书画不能不讲品格。有了为人之道,才可讲书画之道,直达向上以至真善美。三字为近代论画之要旨,与古圣贤言论相合。”中国画笔墨中传递的真、善、美之境,亦正是中国画格的体现之所在。

0 阅读:3

社会热点事实

简介:社会新闻、话题热点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