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授:房地产永远是朝阳行业,老房99%会被炸掉,足够干10年

初八没烦恼 2025-02-20 13:23:07

衣食住行是老百姓生活的基础,这里面的“住”可以说是成本最高的,但也是与大家幸福度关联最强的。可自从恒大暴雷之后,中国房地产行业就陷入了低迷状态,尤其是在2022-2023这两年房价跌的相当凶,引发了很多人对房地产市场的担忧。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2024年北京大学一名知名教授在参加某经济论坛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再唱衰也没用,房地产永远是朝阳行业!”

关键是他还认为国内的房子不存在过剩的现象,应该把那些上世纪80年代建的老房子全部炸掉重建,既改善了百姓生活状况,又能带动需求。

这样的观点合适吗?

姚洋的观点很简单,他认为衣食住行事关民生,因此永远是朝阳行业。早在2023年,也就是房价跌的最凶的时候,他就发表过类似的观点。

在过去,房地产对GDP的直接贡献约为8%,加上装修、家电等上下游产业链,整体占比高达17%。简单来说,每100元的经济增长中,有17元与房地产挂钩。不过在前两年房地产行业最低迷的时候,增加值年均下跌10%,直接拖累GDP增速1.7个百分点。

这解释了当年为何“消费看似回暖,企业却喊冷”,老百姓装修新房能带动消费,但若连房子都不买了,家电、家具的需求自然“熄火”。

在2024年中国房地产政策进行调整后,房地产市场便开始逐步回暖,但相对于最为火热的时候,仍有很大的距离,民众们买房的热情明显下降,很多的人认为房子过剩,不需要那么多的房子。

对此,姚洋的观点很不一样。

姚洋认为,中国房子过剩的地区不是城市,而是农村。

农村地区的自建房几乎都是三层小楼,但住的往往仅有两个老人,甚至老人都搬去了城里住,农村有60%的房子都处于空置状态。

像北上广深这种超一线城市,聚集了全国的打工人,这里的房源肯定是不够的,没户口的年轻人也想买房,房屋依然很紧张。

姚洋还认为,中国房地产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因为老城改造是每个城市都会面对的情况。

那些上世纪建设的老房子除了很少数会因遗产留下,99%的房子都会被炸掉重建,这都需要房地产企业来干,光老城改造这一件事,那些房地产企业就能轻轻松松干上10年!

虽然姚洋说的99%会被炸掉夸张了些,但事实是老城改造的确是房地产未来的方向之一,上海已经开始进行了。

今年2月份开始,上海更新了房地产政策,计划进行“两旧一村”改造,对城市全面更新进一步提速,启动了25个城中村改造项目,计划完成31万平方米旧房改造,建设更为舒适的好房子,促进上海房地产市场的发展。

除了上海,中国各地也都是先后开始落实城中村改造工作,目前方案已经扩大了300多个地级以上城市,北上广深、杭州、成都等城市率先开展,目前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效。

那么,2025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将会如何发展呢?

造成这样的情况,跟人口流动有很大的关系。人口流动趋势就像个精准的楼市温度计,过去三年,京津冀、长三角城市群年均新增常住人口超百万,而同期三四线城市人口流失超500万。

站在2025年的门槛回望,这次年末行情更像是市场自发的压力测试。现在买房的主力军变成90后了,他们既要学区又要地铁,还特别在意物业服务,这对开发商的要求非常高。

这种变化倒逼行业转型,据统计,2024年新增房地产投资中,智慧社区、适老化改造等细分领域占比已提升至27%。

参考资料

房地产“活了”?2025楼市如何发展? 澎湃新闻2025-02-18

「专访」姚洋:编制宏观资产负债表是控制地方债无序扩张的唯一办法|深读三中全会 界面新闻2024-08-05

北大教授称中国真正房子过剩的是农村地区 住房空置率高达60% 新浪财经2024-07-08

0 阅读:818
评论列表

初八没烦恼

简介:大哥大姐你们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