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迪的执政党希望通过贪污指控在德里的民意调查中推翻腐败斗士

珍重热爱生命 2025-02-11 00:09:41

印度斯坦时评:

莫迪是否在民主与集权上走钢丝?印度人民希望民主政治,莫迪则喜欢特朗式的政治实用主义:

印度会走向何方?

新德里——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 (Narendra Modi) 领导的印度教民族主义政党正在关注德里的州议会选举,该党正在寻求推翻领导印度首都十多年但最近卷入贪污指控的执政运动。

莫迪的印度人民党在去年的全国选举中未能获得自己的多数席位,但与联盟伙伴组成了政府,在哈里亚纳邦北部和马哈拉施特拉邦西部的两次州选举中获胜,从而失去了一些阵地。它的对手是由 Arvind Kejriwal 领导的 Aam Aadmi 党 (AAP),该党管理着德里,并在其受欢迎的福利政策的支持下建立了巨大的支持基础。

德里是一个拥有 2000 多万人口的城市,尽管在首都拥有相当大的支持基础,但莫迪的政党已经超过 27 年未能赢得这个联邦领土。

民意调查于周三开始,结果将于周六公布。

莫迪和凯杰里瓦尔都提出改造公立学校,提供免费医疗服务和电力,并为贫困妇女提供每月超过 2,000 卢比(25 美元)的津贴。

尤其是莫迪的政党,在上周的预算案大幅削减了工薪中产阶级的所得税后,该党希望能比上次选举的得票率更好,这是该党的关键选票之一。

Kejriwal 的政党在 2020 年举行的上一次选举中赢得了 70 个席位中的 62 个。

“从宣传的角度来看,印度人民党似乎领先于AAP,因为它拥有更重要的资源,”政治分析人士尼兰詹·穆霍帕迪亚(Nilanjan Mukhopadhyay)说,他补充说,由于AAP在选民中的受欢迎程度,印度人民党很难赶走AAP。

印度主要反对党国大党也在德里的竞选中,但许多民意调查专家认为,该党的竞选活动乏善可陈,预计会表现不佳。

Kejriwal 自称是反腐败斗士,是德里前最高民选官员,也是莫迪的激烈批评者。他于 2012 年在利用公众对当时的国大党政府的一系列腐败丑闻的愤怒后成立了 AAP。他的扶贫政策侧重于修复公立学校,为妇女提供廉价的电力、免费医疗保健和公共汽车交通。

首都过去的投票模式显示了选民对全国和州立法机构选举的区分。自 2014 年莫迪上台以来,他的政党经常在这两个民意调查中占据主导地位。但在德里,人们的投票方式不同——在州选举中投票给AAP,在全国民意调查中投票给BJP。

在竞选期间,莫迪的政党提醒选民注意针对 Kejriwal 的贪污指控,希望现任政党的腐败指控能超过其受欢迎的福利计划。

指控“是错误的”

1998 年,印度人民党在德里被国大党投票下台,该党执政政府长达 15 年。在 2015 年的选举中,AAP 赢得了压倒性的胜利,获得了 70 个席位中的 67 个。

Kejriwal 的 AAP 在民意调查集会上专注于经济发展问题,例如医疗保健和教育。他避免谈论针对他的腐败指控,而是要求选民奖励该党提供更好的服务。

2025 年 2 月 3 日星期一,在印度新德里,Aam Aadmi 党 (AAP) 的支持者在他们党的全国召集人 Arvind Kejriwal 为德里州选举进行竞选时举着他们党的标志扫帚。(美联社照片)

“我不是来参加 Aam Aadmi 党的。我是为了德里的进步而来的。我在这里是为了你们家庭的进步,并为你们的孩子提供未来,“Kejriwal 在最近的一次竞选集会上说。

对于凯杰里瓦尔的一些支持者来说,这场运动已经引起了共鸣。“(针对 Kejriwal)的所有指控都是虚假的。每当一个真正的领导人参加选举时,他都必须面对这样的斗争。他和我们在一起,就像我们的兄弟一样,“德里家庭主妇 Pooja Lamba 说。

莫迪是否在现代民主政治与印度法律架构上走钢丝?

纳伦德拉·莫迪(Narendra Modi)与印度人民党(Bharatiya Janata Party,简称BJP)是当代印度政治的核心力量。莫迪作为印度人民党的领袖和印度总理,深刻影响了印度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方向。以下是对莫迪与印度人民党的详细分析:

一、印度人民党(BJP)的背景与意识形态1. 成立与发展成立时间:印度人民党成立于1980年,其前身是印度人民同盟(Bharatiya Jana Sangh),后者成立于1951年。意识形态:BJP的核心意识形态是印度教民族主义(Hindutva),强调印度教文化在印度国家认同中的核心地位。母组织:BJP与印度教民族主义组织“国民志愿团”(Rashtriya Swayamsevak Sangh,简称RSS)关系密切,RSS为其提供了意识形态和组织支持。2. 政治崛起早期发展:BJP在1980年代通过参与反穆斯林情绪和印度教民族主义运动逐渐扩大影响力。1990年代突破:1996年,BJP首次成为印度议会第一大党,但未能组建稳定的政府。1998年,BJP领导的全国民主联盟(NDA)成功组建政府,阿塔尔·比哈里·瓦杰帕伊(Atal Bihari Vajpayee)出任总理。2014年全面胜利:在纳伦德拉·莫迪的领导下,BJP在2014年大选中赢得压倒性胜利,成为30年来首个拥有议会绝对多数的政党。二、纳伦德拉·莫迪的政治生涯1. 早年经历出身与教育:莫迪于1950年9月17日出生于印度古吉拉特邦的一个低种姓家庭。他年轻时加入RSS,接受了印度教民族主义的熏陶。RSS与BJP:莫迪在RSS中积累了丰富的组织经验,后加入BJP,逐渐成为党内重要人物。2. 古吉拉特邦首席部长任期:2001年至2014年,莫迪担任古吉拉特邦首席部长。经济发展:他推动古吉拉特邦的经济改革,吸引了大量投资,使该邦成为印度经济增长的典范。争议事件:2002年古吉拉特邦爆发了严重的宗教冲突,导致大量穆斯林死亡。莫迪被指控未能有效制止暴力,这一事件至今仍是他政治生涯中的争议点。3. 印度总理2014年大选:莫迪以“发展”和“变革”为口号,领导BJP赢得大选,成为印度总理。2019年连任:在2019年大选中,莫迪再次以压倒性优势获胜,继续担任总理。三、莫迪与BJP的执政政策1. 经济政策“印度制造”:莫迪推动“印度制造”计划,旨在将印度打造成全球制造业中心。商品与服务税(GST):2017年,莫迪政府推行GST改革,统一了印度的税制,但初期实施面临诸多挑战。废钞令:2016年,莫迪突然宣布废除500和1000卢比面额的纸币,旨在打击黑钱和腐败,但引发短期经济混乱。2. 社会政策印度教民族主义:莫迪政府推行了一系列具有印度教民族主义色彩的政策,如废除查谟和克什米尔邦的特殊地位、通过《公民身份修正法》(CAA)等,引发争议。社会福利:莫迪政府推出了多项社会福利计划,如“清洁印度使命”(Swachh Bharat Mission)和“全民医疗保险计划”(Ayushman Bharat)。3. 外交政策“邻国优先”政策:莫迪强调与南亚邻国的合作,但印度与巴基斯坦的关系持续紧张。全球影响力:莫迪积极推动印度的全球角色,与美国、日本、俄罗斯等大国加强合作,同时参与多边组织如金砖国家和G20。四、莫迪与BJP的影响1. 政治影响一党独大:BJP在莫迪的领导下成为印度政坛的主导力量,削弱了国大党(Indian National Congress)的传统优势。印度教民族主义的强化:BJP的政策推动了印度教民族主义在印度社会中的主流化,但也加剧了宗教和社会分裂。2. 经济影响经济增长:莫迪政府推动了印度的经济改革和基础设施建设,但经济增长的不平等问题依然突出。外国投资:莫迪的政策吸引了大量外国投资,但国内就业问题和农业危机仍未完全解决。3. 社会影响宗教与社会紧张:BJP的印度教民族主义政策引发了穆斯林和其他少数群体的不满,社会分裂加剧。民族自豪感:莫迪的政策和言论增强了印度人的民族自豪感,但也引发了关于多元文化和世俗主义的争议。总结

纳伦德拉·莫迪与印度人民党的崛起标志着印度政治的重大转变。莫迪通过经济改革、印度教民族主义政策和强有力的领导风格,深刻影响了印度的内政和外交。然而,他的政策也引发了社会分裂和经济不平等等问题。莫迪与BJP的未来将取决于他们如何应对这些挑战,并在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之间找到平衡。

0 阅读:0

珍重热爱生命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