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一个家长发来一产品,问我好不好使。我打开一看,原来是某平台上的一个保健产品,说是能改善孩子的专注力,而且人家那个广告语写得好,特别有信心,我一看销量还不错,心顿时一凉。
门诊经常有患儿家长问我:主任,孩子能吃蛋白粉,能艾灸,能贴膏药吗?你看我在网上几千块钱买的这个产品,它管不管用?等等。
今天我来告诉大家,其实这些都不对。多动症的孩子要泻,而不是补。

中医认为,小儿阳常有余,阴常不足。
临床观察发现,约75%的多动症患儿存在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等典型内热征象。
这类儿童常表现为:注意力如风中之烛飘忽不定,肢体躁动似永不停歇的陀螺,情绪波动若春潮汹涌,并伴有口臭、便秘、夜间盗汗等“火象”。
不少家长误将多动视为“体虚”,盲目投喂各类保健品。某7岁患儿曾连续服用蜂王浆三月,结果多动症状加重,盲目进补,犹如在燃烧的火焰上浇油。

一个8岁男孩,就诊时燥乱不安,爬高上低,翻箱倒柜。
妈妈说孩子现在上学非常困难,自己辞掉工作现在在学校陪读,每天放学后给孩子做艾灸。
我听完立马制止,并告诉她,你看孩子唇红,舌尖芒刺,舌苔黄厚,而且已经5天没有大便了,这明显是体内有燥热。艾灸是温补疗法,你孩子需要清热泻火。
于是我写了一张方子,并建议她停掉艾灸,改成凉拌苦菊、清炒马齿苋等食疗法。

配伍:黄连、半夏、陈皮、茯苓、竹茹、枳实、甘草、龙骨、牡蛎、钩藤、天麻、酸枣仁、远志、栀子。
半个月后复诊,孩子大便通畅如香蕉状,课堂可以静坐,但注意力仍不集中。
继续调理4周后,舌苔转为薄白,家长结束陪读,偶有破坏课堂纪律情况。
三个月后,孩子注意力明显好转,老师反映孩子听话不少,进步很大。

多动症儿童养护犹如调理小树苗,当顺势而为清除体内郁热,而非盲目施肥。通过“清热-养阴-安神”三阶段系统调理,还孩子一片清澈的生命之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