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国花费40年又干成了一件大事。那便是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已完成 “锁边”,也就是说我国最大的沙漠将不再往外扩张,未来甚至会从荒漠变回林田和绿洲。
此消息传出,外媒惊叹不已,纷纷称赞中国人完成了征服沙漠的人类奇迹。那么,我国把沙漠锁起来有何深意?这40年里我国又付出了怎样的努力?
塔克拉玛干沙漠顺利“锁边”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西北边陲,横跨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阿克苏地区、喀什地区及和田地区,其北侧毗邻天山山脉,南至昆仑山脉,西接帕米尔高原,东抵罗布泊洼地。在维吾尔语中中,塔克拉玛干为“进得去,出不来”的地方,它是我国最大的沙漠,也是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总面积约33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整个小日子的面积。
这里年均降水量不足100毫米,而蒸发量却高达2500至3500毫米,是名副其实的“火焰之地”。这里的地形以流动沙丘、固定沙丘、沙垄和裸露的岩石为主,其中流动沙丘占到了总面积的70%以上,它们随着季节和风向不断变化形态,形成了“沙浪”的壮观景象。
自古以来,丝绸之路的南道就穿越了这片沙漠,从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开始,无数商旅、使节、僧侣沿着这条“丝绸之路”,带来了香料、珠宝以及先进的生产技术,极大地丰富了中原及欧亚大陆的文化和生活。
进入21世纪,塔克拉玛干沙漠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全球气候变化导致极端天气频发,沙尘暴、干旱等自然灾害威胁着周边居民的生活与生产。
加上过度放牧、不合理灌溉等人类活动加剧了土地退化,使得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雪上加霜。在风力的作用下,如果不进行干预,很有可能一步步向外扩散,吞噬周边绿洲水源。可是如何有效遏制沙漠蔓延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国家派遣了众多专家,深入西北的各大沙漠区域,进行详尽的考察与数据分析。
经过深入探究发现,治理沙漠的首要任务是控制其进一步扩展,即建立一圈坚固的防护屏障,将沙漠区域暂时“围困”,以遏制其扩张趋势。于是我国科研人员和治沙工作者在1978年,便开始对塔克拉玛干沙漠进行综合治理。
经过40多年,耗费60万人的心血,在沙漠外围修建由胡杨、梭梭、红柳等固沙苗木组成的防护带,并利用麦草、稻草、芦苇等在流动沙丘上扎设方格防风墙的方式,依次设立高立式沙障、草方格、宽林带三道防线,一点点将流沙固定起来,让沙漠不再向外扩散蔓延。一直干到2024年11月,全长3046公里的阻沙防护带,才基本实现“合龙”。
沙漠锁边“合龙”,究竟有何特殊意义在古代,塔克拉玛干沙漠也孕育了许多古国,像曾经的楼兰就是这片沙漠的重要城邦,它曾是西域三十六国之一。楼兰人在沙漠边缘开凿渠道,引绿洲的河水灌溉农田,使这片沙漠中的绿洲生机勃勃。不过后来楼兰神秘消失,外界纷纷猜测是水资源突然枯竭的原因。
虽然这里年降水量少,且地表存水极其困难,但受远古时期留存和冰雪融水渗透,以及特殊的地质条件影响,塔克拉玛干沙漠地下水储量极为丰富,此前据专家估计,塔克拉玛干沙漠地下蕴藏着228万亿立方米水资源,几乎相当于五大湖的10倍。
如今塔克拉玛干沙漠已经成功“锁住”,这也就意味着我国可以从外向内,利用塔克拉玛干丰富的地下水,一步步深入开发这一“人类禁区”,真正让这座困扰中国几千年的沙漠,发挥其前所未有的价值和作用。
不止是我国,像中东的沙特阿拉伯,其境内沙漠面积也达到8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近38%。与此同时,也门、阿曼、阿联酋等国同样难逃沙漠的“魔掌”。虽然中东富的流油,但在治理沙漠方面却没有太好的办法。
而我国塔克拉玛干沙漠的锁边合龙,也让沙特等国家的沙漠治理看到了新的希望。其实治沙的好处,不止是防止沙漠扩张。很多地方在改善沙地后,甚至种上了枸杞、甘草等食品原料。另外沙漠地区风大,阳光也比较充足,也特别适合发展光伏和风电产业。
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善,旅游业蓬勃发展,沙漠探险、生态观光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生态环境的向好也吸引了更多投资,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提高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
从文化层面看,“合龙”工程是中国人民坚韧不拔、勇于创新的民族精神的体现。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有着治理黄河、疏通长江的壮举,而今面对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挑战,再次展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与自然斗争的智慧和勇气。
这一工程不仅是技术的胜利,更是精神的胜利,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继续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道路,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现今,沙漠中的某些盐碱地区,竟能模拟海洋环境,实施水产养殖。至今年9月初,塔克拉玛干沙漠中培育的螃蟹已相继进入市场,此消息令国际媒体倍感惊讶,中国人再次将想象转化为现实。
展望未来,这一防沙治沙举措有望催生新的产业链条,持续为我国贡献显著的经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