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3046公里!能完成这项伟大工程的,只有中华民族!

濮子淳晨光聊 2024-12-07 16:37:41

各位看官老爷,麻烦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精彩内容不错过,方便随时查看。

文/编辑:大核有料

“不吃二两土,不是和田人,白天吃不够,晚上还得补!”

这是在我国新疆和田地区广为流传的一句老话,字里行间无不透露着当地恶劣的自然环境。

给当地百姓带来如此这么大麻烦的罪魁祸首,就是和田边上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它不仅是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同时也是我国境内面积最大的沙漠。

回顾整个新疆的历史,生活在塔克拉玛干附近的居民们,世代在和不断荒漠化、沙化作斗争,到了今年11月28号,这段斗争史又将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央视报道,就在当天,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约3046公里的沙漠,正式完成锁边“合龙”!

这也标志着我国西北治沙工程取得重大成就,未来,生活在塔克拉玛干沙漠沙漠附近的新疆百姓,又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这项工程无疑又将是我国一项世纪工程!

塔克拉玛干沙漠

被称为“死亡之海”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仅从这个名字就能看出它恐怖的地方,长期以来,沙漠中扬起的沙尘暴给周边居民的日常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不仅如此,这片沙漠的面积更是多达33.76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江浙闽三省面积总和,约等于一个德国的大小。

这里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再加上深居内陆,年降水量稀少,长年大风,以及沙漠的流动性,导致塔克拉玛干沙漠在历史上呈不断往外扩张的趋势。

如果不进行人为干预的话,未来生活在周边地区的居民,只能选择迁徙,但塔克拉玛干沙漠里蕴藏的“宝藏”就会被慢慢浪费掉。

于是在上世纪70年代开始,我国就开始了漫长的治理工程,在历经了40多年,60多万人的参与下,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治理工程,终于迎来了历史性的胜利!

如今长约3046公里的绿色防护带建成,但这并不意味着结束,而是开始,未来随着我国治沙力度的增加,塔克拉玛干沙漠实现“沙漠变绿洲”或许将不再是梦想。

在整个绿化的过程中,我国科研人员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创造性地提出了不少“黑科技”理念,用较为耐旱的植物作为固沙植被。

里面就有包括红柳树以及一些沙棘作物,并在这些植被中栽培一些经济作物,例如板蓝根、甘草等中药材以及酸枣等,在治沙的同时,还兼顾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曾经不毛之地的沙漠,如今一片绿色将其包裹其中,阻挡了沙漠进一步扩大的进度,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

这可不是简单的人力就能完成的壮举,塔克拉玛干沙漠“合龙”完成背后,是一个代表人民利益的政府以及充满坚定信仰的社会、无私奉献的民众,齐心努力造就的成果。

这样的壮举,当今世界上有且只有中国能完成,这是根植在中华民族骨子里的基因。

曾经中华民族花费上千年时间治理黄河,遇山开山,遇水搭桥,与恶劣的大自然作斗争,并将其改造成适合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的宝地,这是独属于中国人的浪漫。

随着“合龙”工程完工,未来我们也可以加强对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进一步治理和开发,这里既是沙漠,也是一块充满宝藏的“宝地”!

开发塔克拉玛干

塔克拉玛干沙漠沙漠周边被天山山脉、昆仑山脉以及阿尔金山脉所包围,在这些山脉上有着海拔极高的山峰。

这些山峰上长年被积雪覆盖,每到夏季的时候,积雪融化成水,有不少就流入到塔克拉玛干沙漠里。

所以塔克拉玛干沙漠其实并不缺少,但因为是沙质地质,流进来的水有一部分会在沙漠中形成绿洲,一部分则从黄沙中渗透到地底,成为地下水。

事实上,塔克拉玛干沙漠压根就不缺水,缺的只是对这里水资源的开发。

在今年9月份的时候,我国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周边的盐碱水域,就实现了青蟹的成功养殖,这也证明了一点,在深处内陆的新疆地区,也能让当地居民吃上新鲜的水产品。

在明年,当地将会把盐碱水域的养殖范围扩大到1400亩,届时就能让青蟹产量达到50吨,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

除此以外,绿色防沙带还能确保环沙漠的交通道路不受影响,提升了当地的交通效率,来自新疆的优质农产品,能跟随便利的道路运输销往全国,甚至还能实现出口!

再加上治沙时有意识地进行灌药结合的种植模式,未来这些中药材植物以及经济作物收成,还能为当地百姓增收,这也是当地百姓在治沙时积极性较高的原因之一。

随着塔克拉玛干沙漠完成“合龙”,阻挡了其继续往外扩张的步伐,未来我们还能进一步深入沙漠,通过生物治沙、工程固沙以及光伏治沙等方式,在沙漠内部不断扩大绿化面积。

但这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任务,这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实现,但随着绿化进程加速,未来塔克拉玛干沙漠周边,势必会出现越来越多的聚居区,甚至出现大城市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今年11月以来,有关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好事就一件接一件地传出,早在月初的时候,就有外地游客,深入到沙漠中“寻找湖泊”,是真正意义上的湖泊。

其实这些湖泊并不是天然形成的,是中石化地球物理胜利分公司SGC2107施工队,在沙漠中进行挖掘,从最开始的小水洼,到水池最后再到湖泊,一步步挖掘出来的。

在他们的努力下,沙漠中一共制造出了21处小型“湖泊”,这也验证了一个点,那就是塔克拉玛干沙漠中并不缺水,缺的只是发掘和利用的方法。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句话放在塔克拉玛干沙漠也一样适用,随着我国对这里的治沙工程取得不断进展,未来我们对沙漠深处的能源、矿产的开发,也将变得越来越顺利。

结语

从大禹治水到如今的荒漠治沙,我国始终坚信“人定胜天”的哲理,正是这股不愿在大自然面前认输的精神,让中华民族传承千年至今,从未断绝。

如今我们对沙漠的治理,毫无疑问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壮举,在造福子孙后代的同时,也将这股精神传承下去。

中国已经向世界证明,沙漠并不是不可战胜的“死亡之海”,相信在中国的影响下,世界其他地区也将会变得越来越好。

参考:

中工网:在塔克拉玛干沙漠里造“大漠湖泊” 2024-11-27

上观新闻:锁边“合龙”!塔克拉玛干沙漠被围起来了 2024-11-28

央视新闻: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水从哪来?揭开“地下水库”的神秘面纱→ 2024-11-27

央视新闻:“合龙”圆满完成!如何让我国最大沙漠变身产业聚集的“聚宝盆”? 2024-11-28

央视网:神奇!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盐碱水域成功养殖青蟹 2024-09-28

1 阅读: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