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震云谈改革:改革开放最大的一个成果就是给了人一点自由

历史园园丁说史 2024-04-10 10:22:43

刘震云谈自由带来的变化:

“改革开放最大的一个成果就是给了人一点自由。

78年的话呢,我考上了大学,那你说我要不上大学,我又没有可能成为一个作者,也有可能。

但肯定是另外一个作者,而不是现在的刘震云。

农村这么多变化,他就是说把土地然后给你,你能去种了吗?他不突然就产生的粮食比以前多吗?

就是农民你可以去,去城里去打工,他不家庭就稍微富裕一些吗?

你可以考大学了,他不就改变了自己的人生道路吗?

给一个一个的个体,提供了可以选择的生活方式,可以选择自己人生道路的一点自由而已。

没有什么比给人自由是最最重要的,自由给中国带来的变化,给每个人带来的变化,如果没有这个的话,你单说其他的,全部没用!”

以上是刘震云视频中内容,其实很简单,改革开放最大的一个成果就是给了人一点自由。

改革开放后我们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来自于“给人自由”,那时我们提的最多的话就是“简政放权”,说明什么?

说明我们以前统得过死,管的太严。

最最能说明问题的就是农村的包产到户。

说起包产到户一些人就是简单认为的分田单干!

其实分田只是表象,他的真正意义是给你们自由。

把土地使用权由人民公社下放到农民,农民想怎么种、怎么种,什么时间出工、什么时间下工都自己安排。

人民公社解散了,套在农民头上的紧箍咒没有了,农民可以流动了,可以做生意、可以去打工了,另外,好多种经营再也不用担心割资本主义的尾巴了。

原来真的就没有办法改善生活吗?

不是!有些怀念大集体的提到六一年到六五年,经济形式不错,据说肉积压,国家提倡大家买“爱国肉”,当然,那时的过剩肯定是相对过剩,刚刚从三年特殊时期过来的农民,根本消费不起。

但是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很快的好转,就是因为国家为了尽快走出困境,实行了宽松的“三自一包,四大自由”的宽松的经济政策。

当时的农村,可见不是地里不打粮食,不是养不出鸡鸭鱼,而是有些人以高大上的理由,捆住了农民的手脚,不让你干,也就是说,宁愿走“先进”的道路挨饿甚至饿死,也不能走“老路”吃饱喝足、衣食无忧。

现在一些人吃饱了撑得还是这种论调,你现在过得再好,他说如果走当初的大集体会更好。

但是,可但是,作为一种生产方式,不就是让大家吃饱喝足衣食无忧吗?

如果一种生产方式,几十年农民的温饱不能解决,那它又先进在哪里?

因为那种生产方式如果是农民自愿选择、自愿退出的,如果农民自愿的在一起受苦、探索也无可厚非,当然那种大集体的生产方式肯定有赞成,但更多的是不赞成的,退一步说一半对一半,那包产到户就是给了农民选择的自由。

国家把土地使用权交给农民,你自己看着来,你觉得集体好就去找志同道合的组织集体一起干,愿意单干就单干,前提就是你乐意,你舒心,你干活有积极性就行。

正像刘震云说的“给一个一个的个体,提供了可以选择的生活方式,可以选择自己人生道路的一点自由而已。”

是啊!别看这一点自由,八亿农民干完地里的农活之余,发挥自己的特长再去干点别的,人多力量大,就会创造无数的财富,农民生活改善了,拉动消费,生活用品、农资等等,都会跟着拉动起来。

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八十年代初期,农村的大集(我们这里称搭会)的活跃,先动起来的很多的南方的厂家来我们北方“会上”兜售积压的产品,比如:羊毛衫、钱包皮鞋等等,证明农民有钱可以消费了,带动起各行各业的发展。

这一切都是来源那一点自由,这就令我们反思,大集体有多种方式,有先进也有落后,不是大集体就一定比单干先进的,社会是一个系统工程,是非常非常复杂的,不是能够一下子就能够设计完美的,要不断的探索。

不过有个前提,任何强制的、违背大多数人意愿组成的大集体,都说不上先进!

所以改革开放“包产到户”就是把选择权交给农民,自己去发展,条件成熟,条件适合可以组成多种形式集体生产方式,什么是先进的?

农民自愿选择的,能够促进生产发展的就是先进的!

最后借用刘震云话:“没有什么比给人自由是最最重要的,自由给中国带来的变化,给每个人带来的变化,如果没有这个的话,你单说其他的,全部没用!”

https://m.toutiao.com/is/iYhxH4e1/ - 刘震云谈改变 “给了人一点自由” - 今日头条 - 今日头条

0 阅读:4

历史园园丁说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