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来自中新社莫斯科 2 月 5 日的消息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关注。俄罗斯副外长里亚布科夫当天明确表示,美国应迈出与俄罗斯关系正常化的第一步,俄方也准备与美方进行 “硬性谈判”。这一表态瞬间在国际政治舞台上掀起波澜,美俄关系的走向再度成为全球焦点。与此同时,近年来中俄贸易的蓬勃发展以及美俄之间复杂的地缘政治博弈,都让俄罗斯这一系列举动背后的深意愈发引人探究。
里亚布科夫(资料图)
俄罗斯副外长里亚布科夫的这番言论,绝非空穴来风。从美俄多年来的关系脉络来看,自苏联解体后,美国及其主导的北约不断东扩,严重挤压俄罗斯的战略空间。在东欧地区,北约持续部署军事设施,包括反导系统等,这对俄罗斯的国家安全构成了直接威胁。而在国际事务中,美国也常常以各种理由对俄罗斯实施制裁,从经济领域到军事领域,试图全方位遏制俄罗斯的发展。
在乌克兰问题上,美俄之间的矛盾更是被激化到顶点。美国长期在背后支持乌克兰,为其提供军事援助和政治支持,使得乌克兰局势持续紧张,俄罗斯不得不采取行动来维护自身的安全利益。多年来的冲突,让美俄关系降至冰点,双方在军事对峙、外交博弈等方面不断角力。
里亚布科夫(资料图)
但俄罗斯并没有被美国的一系列举措所吓倒。正如里亚布科夫指出的,俄罗斯成功经受住了挑战,在世界地缘政治中恢复了应有地位,打乱了美国前政府的计划。如今,在美国政府换届以及其此前对俄政策失败的背景下,俄罗斯期望美国能够正视现实,迈出改善关系的第一步。
回顾美俄之间的外交互动,以往多次出现双方虽有改善关系的意愿,但最终都因各种分歧而未能达成实质性成果。例如,在叙利亚问题上,美俄支持不同的派别,军事行动时有冲突;在网络安全领域,双方也互相指责对方进行网络攻击和渗透。所以,即便俄罗斯此次释放出愿意谈判的强烈信号,美俄关系能否真正走向正常化,仍然充满了不确定性。
在美俄关系陷入僵局的同时,中俄之间的贸易合作却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根据中国海关总署的数据,2024 年中俄贸易额达到了创纪录的 2448.19 亿美元,较 2023 年同期增长 1.9%。其中,中国对俄罗斯出口增长 4.1%,达到 1154.992 亿美元,俄罗斯商品进口总额为 1293.204 亿美元。而且,如今中俄间 95% 以上的贸易结算以卢布和人民币进行,这不仅体现了双方在经济合作上的深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美元在双边贸易中的影响力。
俄罗斯港口(资料图)
俄罗斯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其石油、天然气、矿产等资源储量巨大,而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对这些资源有着持续且庞大的需求。俄罗斯稳定的能源供应,为中国的工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同时,中国的各类工业制成品、电子产品、机械设备等凭借高性价比,在俄罗斯市场上占据了重要地位,满足了俄罗斯民众的生活需求和其国内基础设施建设、工业发展的需要。
不仅如此,双方在贸易领域的合作不断拓展新的方向。2025 年 2 月 25 日至 28 日,“气候世界 - 2025” 国际暖通空调制冷专业展将在俄罗斯莫斯科举办,超 80 家中国企业将亮相,展示中国在相关领域的技术和产品。2025 年 3 月 18 日至 20 日,俄罗斯莫斯科还将举办 TransRussia 物流展,中国国际货代行业协会 (WIFFA) 组织的中国企业也将参展。这些展会为中俄企业提供了更多的交流与合作机会,有助于进一步拓展双方在相关产业的合作空间。
但中俄贸易合作并非一帆风顺。2025 年 1 月 1 日起,俄联邦海关署调整了进口汽车的关税系数,调整为 20 - 38%,这使得自中国和日本进口汽车的清关费用因完税价格不同,增长 1067 卢布至 30000 卢布不等。这一政策无疑给中国汽车出口企业带来了挑战,增加了企业的成本,可能会影响中国汽车在俄罗斯市场的价格竞争力。
除了关税问题,双方在贸易合作中还面临着技术标准差异、企业管理模式不同等问题。在通信、电子等行业,中俄的技术标准存在差异,这使得双方企业在合作过程中需要投入更多的成本进行技术适配和调整,降低了合作效率。而在企业管理模式上,中国企业注重高效执行和市场快速响应,俄罗斯企业有着自身的决策流程和管理特点,这种差异在合作项目推进过程中,容易引发沟通不畅、决策效率低下等问题。
俄罗斯(资料图)
不过,面对这些挑战,中俄双方也在积极探索应对之策。在技术标准方面,双方加强行业协会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制定一些兼容性标准,推动技术的互联互通;在管理模式上,通过开展企业间的交流互访、培训合作等方式,增进彼此了解,促进管理模式的融合。
俄罗斯在积极喊话美国寻求关系正常化的同时,不断深化与中国的贸易合作,这背后有着其深刻的战略考量。从地缘政治角度来看,俄罗斯作为横跨欧亚大陆的大国,其地缘政治位置十分重要。在面对美国及其盟友的战略挤压时,俄罗斯需要寻求合作伙伴来增强自身的战略地位。中国作为世界大国,在国际事务中有着重要的影响力,与中国加强合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俄罗斯在西方压力下的战略困境。同时,通过与中国在经济、政治等领域的合作,俄罗斯可以提升自身在亚洲地区的影响力,实现东西方向的战略平衡。
在经济层面,俄罗斯经济结构相对单一,过度依赖能源出口。与中国的贸易合作,能够帮助俄罗斯拓展市场,促进其经济多元化发展。中国庞大的市场需求,为俄罗斯的农产品、能源产品等提供了广阔的销售渠道,同时,中国的先进制造业和技术也能为俄罗斯的工业现代化提供支持。而在与美国的关系上,俄罗斯深知,尽管双方存在诸多矛盾,但恢复正常关系对于俄罗斯的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提升也有着重要意义。美国作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与美国改善关系,能够为俄罗斯带来更多的经济合作机会和技术交流可能,有助于俄罗斯在全球经济格局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
俄罗斯(资料图)
但俄罗斯在与中国合作过程中,也需要展现出更多的诚意。在一些资源领域的合作上,俄罗斯虽然有合作意愿,但在具体落实过程中,受到国内利益集团等因素影响,推进速度较为缓慢。例如,在能源合作项目的审批、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阻碍,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合作的效率和深度。
国际形势复杂多变,俄罗斯在美俄、中俄关系之间的抉择和行动,将深刻影响着全球地缘政治和经济格局。各方都需要基于自身利益和国际形势,审慎决策,推动国际关系朝着更加公平、合理、稳定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