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纪(一)杨坚称帝,是密谋还是骑虎难下?

见史简谈天下事 2024-04-26 03:37:17

公元581年,隋文帝杨坚迎来他人生最重要的一个转折点,北周静帝以杨坚众望所归下诏宣布禅让,杨坚三让而受天命,登基称帝,定国号为隋。

但是回顾历史,包括隋文帝,其实都对他自己能不能称帝这个问题,有所怀疑。正如杨坚受命辅政那段时期,他曾在一个夜里召见了太史中大夫庚季才,只问了一个问题。

杨坚觉得自己平庸没有才能,但是却得到了辅佐幼主的重任,所以就想从天时和人事两个角度,问问庚季才的看法。

庚季才的回答很简单,天道难测,只是从人事的角度,认为杨坚起势的条件已经具备。

这个时候的杨坚,已经拿到了兵权,负责保卫京师和皇宫的禁卫军,也都受命归杨坚统辖。

与此同时,北周静帝也已经下诏,令朝中百官都必须率领下属,服从左大丞相的诏命。

这个左大丞相,指的就是杨坚。

除非杨坚自己主动放弃这一切,正如杨坚的夫人独孤氏所说的,大事已然,骑虎之势,必不得下。意思就是已经发展到这一步了,骑虎难下,你就努力的去做吧。

天时地利不说,人和这一点,杨坚肯定是具备了。

大家可以将杨坚的这个问题,简单理解为这是已经做足了准备,想要正式开始摊牌了。

但这里的问题在于杨坚所具备的这些夺权的条件,反正给我自己的感觉,并不像一个经过长时间的密谋策划的产物,反而更像是有一双神秘的大手,在不断的推着杨坚向前走。

说白了就是杨坚夺权需要什么条件,就会凭空冒出来一个条件,满足杨坚的需求。

或者咱们说的更难听一点,类似于赶鸭子上架。并非杨坚主观所得,而是他没有退路,只能这么走。

公元568年,随国公杨忠去世以后,杨坚承袭父爵,然后紧接着,齐王宇文宪就告诉当时的北周武帝宇文邕,说是杨坚这个人相貌非常,恐非人下,希望宇文邕早早的把他除掉。

宇文邕本来就对杨坚存有戒心,听宇文宪这么一说,疑心更重,三番五次的试探,甚至还专门找了一个相师,来给杨坚看相。但是都被杨坚化险为夷。

单纯从这个过程来看,我们可以简单的理解为,杨坚可能真的有反心,但是杨坚背后又存在着一个巨大的利益集团,而且这个利益集团已经成长到了一个足以跟北周武帝分庭抗礼的程度,这才让杨坚在面对宇文邕接二连三的试探的时候,能够一次次的化险为夷。

而且宇文邕这个人,史书给他的评价是生性节俭,而且明察果断,跟前也确实聚集着不少的贤臣。

比如前面说的宇文宪,史书对他的评价是善于用兵,足智多谋,深受将士爱戴。北周东伐北齐期间,也确实立下了汗马功劳。

加上宇文宪这个人也有分寸,功劳虽大,但是却不自傲,反而十分懂得什么叫急流勇退。他也知道树大招风,统一北齐以后,宇文宪就已经开始悄悄的考虑隐退了。

加上宇文邕的同母弟宇文直又不靠谱,宇文邕麾下也确实缺人才,所以还是深得宇文邕重视的,按理说,足以算得上是一个肱骨之臣。

可是宇文邕驾崩以后,北周宣帝宇文赟登基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想要除掉宇文宪,连带着把王兴、独孤熊、豆卢绍等速来和宇文宪较为亲近的大臣,也都一并除掉了。

诬告宇文宪密谋造反。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杨坚背后真的站着一个影响力足够大的官僚集团,综合宇文赟登基以后,同样对杨坚存有戒心,甚至还曾在宫中埋伏杀手,再三叮嘱只要杨坚稍有一点无礼声色,即杀之。

那么按正常的逻辑来推断,在杨坚及其背后的利益集团没有彻底清除之前,宇文宪作为宇文邕皇权利益集团的一部分,宣帝登基以后,理应是更为亲近才对呀,即使存有戒心,那也应该以率先清除杨坚及其背后所潜在的利益集团为主。

一方面就是前面说的,宇文宪在武帝时期,就是拥护皇权利益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就是宇文宪虽然功劳巨大,但是却没有表现出什么野心,反而一直在考虑急流勇退。

那宣帝登基以后,为什么第一时间考虑的,却是如何除掉宇文宪呢?

我们通过这个结果能够得出的信息,比较明显的,其实就是对当时的宣帝而言,相较于杨坚,宇文宪对皇权的威胁更大。

或者说不论是武帝还是宣帝,他们作为皇权代表,尤其是宣帝,就是纯粹的谁也不信,凭自己的喜好做事。

如果这么看的话,那杨坚接受禅让,然后登基称帝的事件,可就是另一回事了。

可能就不再是处心积虑的密谋,而是宣帝自己断了北周的国本。

一方面,宣帝自己不上进,登基以后除了诬告宇文宪等大臣以外,另外干的一件大事,就是废除了宇文邕所制定的《刑书要制》,认为量刑太重。

除了这个以外,宣帝还动不动就大赦天下,所谓的大赦天下,相信大家也都清楚,就是在全国范围内对那些已经审判了的罪犯进行赦免。

但刑书要制的主要作用,其实是想要约束那些骄横不法的豪强地主和贪官污吏,而且指向相对较为明确。

比如对世家大族强占土地和人口的相关规定,隐五户及十丁以上、隐地三顷以上者,至死。

再比如对官员的相关规定,监守自盗二十匹以上,小偷及官员诈取三十匹以上者,至死。

宣帝废了刑书要制,然后又没有立刻针对性的颁布什么新法,其实也就相当于是纵容了地主豪强和贪官污吏对百姓财富的掠夺。

明摆着,对于北周的民心,是一个不小的打击,而且很快就因为废除刑书要制以及多次的大赦而迎来了反噬。

民间犯罪率飙升。

面对这样的问题,北周朝堂上的那些官员,肯定是坐不住了,这是北周的国本,如果没有一个稳定的社会秩序,北周的社会体系势必就没办法正常的运转。

影响的是所有人的利益。

所以无论如何,不论忠臣还是奸臣,都必须去想办法规劝宣帝,让他及时去调整北周所面临的这个问题。

可是宣帝不听啊,甚至还觉得不耐烦,所以就另外制定了一项律法,也就是《刑经圣制》,一项主要针对朝堂官员的律法。

而且相较于刑书要制,量刑更为严苛。

比如其中有一条,上书有错字者,鞭、杖皆以一百二十为度,称为天杖。

连个错别字都不能有,而且那个所谓的天杖后面还变本加厉,提升到了二百四。

另外还有一条,白话说就是值班或者负责守卫的相关官员,一天不到岗,就会被削除官职,如果有逃跑的,那就是抄家满门。

如此严苛的律法,大家觉得北周朝堂上的这些官员,还有几个敢直言上疏的。

完全可以说,人人自危才是宣帝时期北周朝堂的常态。就算是上朝,想的也不是商议什么家国大事,而是想着如何才能讨宣帝欢心。

这也是宣帝执政那几年,北周朝堂几乎没有颁布过什么政策政令,连带着对外军事行动,也相继暂停的主要原因,压根就没人敢说话。

仅有的几次军事活动,还基本都是刚刚登基那年,对北周内部叛乱的平定。

发展到后面更不用说了,尤其是579年,宣帝传位给时年6岁的宇文阐,自封太上皇以后,更是连朝堂都不想去了。

但凡有事情需要召集群臣商议,商议的也不是什么家国大事,而是只谈北周宫室的兴建变革,简单来说就是他想去哪玩了,需要什么仪仗,需要哪个臣子做什么准备,需要哪个地方,修建什么行宫。

这就是宣帝时期,北周朝堂的日常。就仿佛家国大事什么的根本就不存在。

尤其离谱的是,北周臣子如果想见宣帝,或者宣帝有什么事情需要召集哪个臣子,那这个大臣首先需要做到的,是素食三天,清身一日。

臣子又不知道宣帝什么时候会召见呀,明摆着,宣帝时期的臣子,有一个算一个,从他们踏进北周朝堂的那一天开始,可能就再也没有吃过什么肉菜了。

完全可以说,军、政、财、民、古代封建时期的几大国本,北周朝堂一个不占,那么大家说,北周的皇权,除了依赖过往的那些老底,以及对民生百姓的不断压榨以外,又该靠什么去维持?

宣帝自己断送了北周的国本,北周又怎么可能不灭。

或者咱们说的更直白一点,以宣帝执政时期的表现,对北周社会体系的破坏,就算没有杨坚,北周的灭亡,也只是一个时间问题,而且会很快。

另一方面,一直到宣帝病重驾崩,杨坚在北周朝堂的表现,除了承袭父亲爵位以外,一直都是一个小透明,不说建功立业,也不说在朝堂拉帮结派,能不被武帝和宣帝猜忌,就已经谢天谢地了。

宣帝时期,杨坚之所以能被拜为上柱国、大司马,后又升为大后丞、右司武,声名显赫,不是因为杨坚做出了什么成绩,而是因为他是杨皇后的父亲,就这么简单。

尤其到了宣帝执政后期,每天脑袋里想的,都是如何才能出朝镇守一方,远离朝堂这个是非之地,或者说的更准确一点,远离宣帝的猜忌,省的每天提心吊胆的待在朝堂,让宣帝怀疑自己密谋造反。

包括杨坚受命辅佐幼主的事件,都不是宣帝自己说的,宣帝病重托付后事的时候,其实就已经不能说话了,而且召见的大臣也不是杨坚,而是宠臣刘昉和颜之仪。

然后是刘昉出于杨坚是杨皇后的父亲,声名显赫,可以更有效的巩固宇文阐的统治,这才决定邀请杨坚辅政。

就这,杨坚起初还不想干,直到刘昉声称,你如果想干,就赶快上任,如果不相干,那我就自己干,杨坚这才答应。

从头到尾,能拿得出手,相对比较有牌面的,就是杨皇后的父亲,再没别的了。

我不知道大家是什么感觉,反正杨坚受命辅政的这件事,给我自己的感觉,其实是杨坚真的不想干。

就以宣帝在位时期的那些作为,明摆着,杨坚接手辅政的时候,注定是一个烂摊子,这里都不算宣帝时期的穷奢极侈对北周民心的破坏。

宇文阐这个时候还小,才几岁,明摆着在杨坚辅政时期,大权肯定要集中在杨坚的手上,那么首先面临的一个问题,北周其他的皇亲国戚,会不会眼红。

答案是肯定的。

比如当时的汉王宇文赞,宣帝驾崩以后,为什么天天赖在宇文阐身边不走,明摆着的事情,也就是宇文赞确实没啥才能,被刘昉给忽悠走了。

然后才让杨坚顺利实现集权。

可即便是这样,杨坚辅政以后,还是迎来了尉迟迥之乱。

然后紧接着又是一个新的问题,为什么是杨坚受命辅政,或者咱们换个问题,刘昉为什么会邀请杨坚辅政?

史书对这个问题的解释很简单,就是我前面说的,因为杨坚是杨皇后的父亲,名声显赫。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宣帝时期一共立了五个皇后,其他的皇后就没有父亲了吗,为什么会选择杨坚呢?

答案是有的,比如天右皇后元乐尚,是上柱国元晟之女,再比如天左皇后陈月仪,上柱国,大将军陈山提之女,再有就是天中大皇后尉迟炽繁,尉迟迥的孙女,就是掀起尉迟迥之乱的那一个。

这几个个顶个都是老牌实权大臣,也都有自己的封地。

杨坚虽然也是上柱国,但是杨坚没有封地,或者说,杨坚也有封地,宣帝曾册封杨坚为扬州总管,但是还没来得及去,宣帝就驾崩了。换句话说,就是手底下没有资源。

再一个就是宇文阐的母亲朱满月,出身寒微,五个皇后里面背景最差的一个。

说道这里,相信大家应该已经可以感受到一些特别的东西。

我们可以做个假设,有没有一种可能,其实是宣帝的近臣刘昉想要夺权。

但是刘昉自己也清楚,他自己的背景过于薄弱,宇文阐的生母朱满月也不行,所以势必就需要一个能够撑得起宇文阐的统治,但同时也方便刘昉幕后掌控的人做靠山。

这么一来就只剩下了杨坚,因为当时就只有杨坚一个,空有名声但是却没有实权的上柱国。

杨坚起初不想干,可能也是因为这个,杨坚很清楚,如果他接受了,那么面临的可能就是其他外戚的针对。尤其是尉迟迥,大柱国里面实力最强的一个。

所以他心里没底。

可是从刘昉的角度来看,刘昉也说了,杨坚如果不想干,那他就自己干。

杨坚虽然心里没底,但是也清楚,顺利夺权的可能性还是有的,毕竟皇权至上,既然宇文阐代表皇权,那刘昉也不是没有完成顺利夺权的可能。

如果刘昉顺利夺权,那杨坚作为上柱国,作为杨皇后的父亲,又该如何自处。

明摆着,刘昉肯定会动手的,早晚的问题,更别说几大柱国他是最弱的一个,所以不论是用杨坚来杀鸡儆猴,还是将杨坚放在身边,先清除势力较大的那几个,杨坚最后的结果,大概率都好不到哪里去。

既然没有选择,也就只能接受,也就有了我开头说的骑虎之势,必不得下的那一幕。

0 阅读:29

见史简谈天下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