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万亿来了,还有100万套……为什么股市表现令人意外?

环环有房 2024-10-17 17:59:02

10月17日,国务院召开新闻发布会,住建部,财政部,自然资源部,央行,国家金融监管总局等多个部门负责人参与并介绍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有关情况。

但是股市的表现却令人惊诧。

关于这次会议的内容,已经被总结为四个取消,四个降低和两个增加。

四个取消为把调控的权利充分下放到地方政府,地方政府可以调整或取消限购、限售、限价、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标准。四个降低即降低了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降低了首付比例,一套和二套房最低首付都是15%;降低存量贷款利率;降低“卖旧买新”换购住房税费负担。

两个增加被普遍看作此次会议决策中最有分量的部分。第一个是通过货币化安置方式,新增实施100万套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第二个则是年底前,将“白名单”项目的信贷规模增加到4万亿。

对于货币化安置,我们要说句久违了。回顾2014年至2018年期间那次大规模的棚户区改造,就曾广泛采用货币安置模式,拆迁补偿以货币形式为主,且在高峰时期,货币安置的比例高达67.7%,而在那段时期,我们成功推进了2912万套棚户区的改造工程。所以,在那一轮波澜壮阔的拆迁与重建浪潮中,众多被拆迁的家庭经历了命运的骤变,他们中的许多人因拆迁而一夜暴富,身价倍增至百万乃至千万级别。所以,“房子一扒,帕拉梅拉;房子一移,兰博基尼”这种顺口溜才会流行一时。

如今,新一轮的造富浪潮又将袭来。如果以一套补偿100万来算,这个蛋糕会有多大?而如果按一套补偿200万来算,又会释放多少购买力?之前“三大工程”中的城中村改造,针对的不过是21个特大超大城市,而这次则把范围拓展到地级以上城市,而且对于资金来源也有了明确规定,即开发性、政策性金融机构给予专项借款;允许地方发行专项债;商业银行根据评估发放贷款,并且还会给予税费优惠。

我们只需回想下郑州楼市曾经的“发迹”历史,就明白货币化安置对于楼市的刺激作用有多大。

第一个增加是从需求端发力,这次对于城中村的改造,不仅目标明确,而且资金得到了保障。第二个增加则是在供应端给房企吃了颗“定心丸”——大大降低“白名单”的门槛,应进尽进、应贷尽贷,满足项目合理融资需求。

我们知道,这一轮房地产的风险隐患肇始于房企接连出现流动性危机,无法偿还债务,甚至面临破产重组。所以,起初的救市思路之一就是帮助房企脱困。在帮助房企脱困的过程中,政策也经历了市场的洗礼,从一开始明显地向央企、国企及优秀的民企倾斜,到“优化房地产政策,对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要一视同仁给予支持”,再到设立房地产项目“白名单”,在市场的倒逼之下,政策经历了从救房企到救项目的基本思路的转变,体现了保交楼和保民生才是出台政策的目的,断绝了出险房企希望政府直接救助的侥幸心理。

现在,“白名单”项目的信贷规模增加到4万亿,而且对项目无差别对待,这一体量不仅将极大地促进“保交楼”项目的实施,同时也能为新房价格托底,以免房价再次急剧下滑。

按照股市以往的走向,这种规模的会议,以及政策组合拳纷沓而至,今天应该又是一个气冲斗牛的行情。然而,事实却相反。今天,A股三大股指尾盘集体跳水,沪指失守3200点,创业板指翻绿,北证50指数逆市拉升;港股午后亦回落,两大股指均跌超1%。而且,地产板块大幅下跌,金地、新城跌停,保利跌超9%,万科A跌约8%,招商和也跌超7%。港股内房股方面,融创跌超27%,富力、佳兆业、世茂跌超20%,万科跌逾17%。

值此重磅政策接连出台之日,股市的表现不尽人意,所以网络上唱衰之声又在悄然兴起。诸如政策出台不及预期,资本市场不认可棚改等类的言论此起彼伏。

不过,环环倒是很认可中房报今天的评论:保交房从“打好”到“打赢”,一字之差透露重大走向。这一个字的改变,“既反映了党中央、国务院对保交房的坚定决心,也是对广大购房群众的庄严承诺。奔着打赢而去”。既然是攻坚战,那就肯定会有战略部署,其间也必然会有反复和挫折,但只要各部门通力合作,地方政府行动坚决,房企积极努力,这场保交房的战役就能取得成功。

保交房战役如此,楼市中其他局部战役亦如此。

一线城市10月份以来不是已经出现全线回稳的迹象了吗?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