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点击右上方“关注”,准时接收每日精彩内容推送。
活性氧(ROS)、免疫调节失调诱导的炎症爆发和微生物失衡在炎症性肠病(IBD)的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
近期,同济大学的秦环龙教授、张扬研究员和Chen Hangrong等开发了一种新型酶类仿生口服剂ZnPBA@YCW,使用酵母细胞壁(YCW)作为外壳和锌掺杂普鲁士蓝类似物(ZnPBA)纳米酶。
本文要点:
(1)为了在目标位置有效抑制大肠杆菌,ZnPBA纳米酶被YCW进一步伪装,使用简单的挤出方法构建酶类仿生口服剂ZnPBA@YCW。
(2)当口服给药时,ZnPBA@YCW能够附着在占据IBD生态位的大肠杆菌上,并随后释放ZnPBA纳米酶以清除大肠杆菌,同时表现出改善的肠上皮屏障修复。
(3)ZnPBA纳米酶通过清除ROS和抑制NF-κB信号通路表现出恢复氧化还原稳态的显著能力。此外,口服ZnPBA@YCW后可以通过增强细菌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来有效调节肠道微生物群,显着增加具有抗炎表型的益生菌的丰度,同时将致病性大肠杆菌降级至与正常小鼠相同的水平。
总体而言,这种新型纳米药物为有效调理伴随菌群失调的活性氧介导的疾病提供了新思路。
了解更多
关注“EngineeringForLife”,了解更多前沿科研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