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绘画的人越来越多了,其中国画以其入门容易,引得上至退休的老人,下至刚进幼儿园的孩子,都纷纷拿起了画笔。但学习了一段时间以后,很多人还只是停留在“临摹”的层面,哪怕所谓的“创作”,也是套用画过的模板。有些人不死心,信奉“勤能补拙”,于是继续练下去——一笑很赞赏这种学习的精神,但也要奉劝一句:在“国画”这个赛道,“勤”还真未必能“补拙”。为啥这么说?且听一笑给你分析分析。
首先,中国画强调的是“气韵生动”,这不仅仅是对形象的模仿,更是一种对自然和生活深刻感悟的表达。这种感悟力,往往与画家的天赋息息相关。
宋代书画鉴赏家和画史评论家郭若虚在《图画见闻志》中就说:
“六法精论,万古不移。然骨法用笔以下,五者可学,如其气韵,必在生知,固不可以巧密得,复不可以岁月到,默契神会不知然而然也。”
翻译成白话就是:绘画的六条基本法则是非常精妙且永恒的真理。不过呢,在这“六法”中,除了“骨法用笔”(也就是怎么运用线条来表现物体的结构和质感)这一点以及后面的四条是可以学习掌握的之外,像“气韵”这种东西,那是天生的悟性,不是光靠努力钻研技巧或者花时间就能学会的。它就像是心灵上的某种默契和领悟,说不清道不明,但就是那么自然而然地发生了。
明朝书画家董其昌在其《画禅室随笔》中也提到:“画家六法,一曰气韵生动。气韵不可学,此生而知之、自有天授。”
其次,中国画的创作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观的再现,更是画家个性和情感的流露。仅靠模仿是没有个性和灵魂的。
北宋年间,山水画坛掀起了一股摹仿风潮,齐鲁之地全在摹仿李成,关陕之士则紧跟范宽的脚步。结果呢?画坛变得千篇一律,就像街头的复印店,少了那份独一无二的灵魂。北宋著名画家、绘画理论家郭熙老先生看得着急,直呼:“这样下去,中国画就要变成流水线产品了!(原文:今齐鲁之大,惟摹营丘,关陕之士,惟摹范宽,一己之学犹为蹈袭,况齐鲁关陕,幅数千里,州州县县,人人作之哉?)”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没有天赋加持,光靠模仿,中国画就失去了它的生命力。
另外,在中国画的发展过程中,创新是推动艺术发展的重要动力。然而,真正的创新往往需要画家具有超凡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种能力,很大程度上是天赋使然。
张大千仿石涛山水
例如,张大千以其极高的绘画天赋,早年模仿石涛的作品可以乱真,后来更是创造出泼墨、泼彩技法,开创了中国画新的艺术风格。这种创新能力,如果没有天赋的支持,恐怕难以达到。
有人会说:“天赋不够,努力来凑。”这话在别的领域或许行得通,但在中国画界,有时候真就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有些画者,从小到大,画笔不离手,颜料伴梦眠,比谁都勤奋,可画出来的作品,总少了那么一点味道。反观那些天赋异禀的画家,即便是随手涂鸦,也能让人感受到那份独特的意境。这就像是吃火锅,有的人随便涮涮就美味无比,有的人则是怎么努力调味,都差点意思。
当然,天赋固然重要,并不意味着靠它就能进入成为国画高手的VIP通道。天赋更像是一颗种子,没有后天的阳光雨露,也无法长成参天大树。
中国画这条路,天赋是块敲门砖,但努力才是铺路石。没有天赋,或许走得艰辛;但没有努力,那扇门,你永远也推不开。在这个充满魔法的画坛里,愿每位追梦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光,绘出属于自己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