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百岁老红军,丈夫、姐夫都是开国功臣,有何传奇之处?

今古言堂 2023-10-17 15:31:58
前言

1934年10月,红二、六军团会师后向湘西地区发起进攻,随即占领慈利,建立革命根据地。

之后的一天,一位年轻女子满心期待走进位于慈利县城的福音堂,那里正是红军司令部。

“哎呦!欢迎蹇先佛同志参加红军!”

说此话的人正是贺龙,女子满心狐疑,随即大声说道。

“肯定是我姐给你们通风报信的!”

此言一出,众人全都被逗笑了,其中,笑声最响的还要数红六军团团长萧克,当时的他对于眼前这位年轻俊俏还充满朝气的姑娘印象极佳。

原来,这位年轻女子正是百岁老红军蹇先佛,前面提到的贺龙正是她的姐夫,而萧克还是她的丈夫,两位我军将领都是当之无愧的开国功臣。

图|萧克与蹇先佛在平西

都说“巾帼不让须眉”,蹇先佛身为时代先进女性,无论是她与萧克长达74年的婚姻历程,还是她本人的革命征程,都是一首不朽的革命史诗。

晚年之际,蹇先佛一直居住在一套陈旧的四合院中,常常回忆着往昔革命的激情岁月,即便至亲纷纷逝去,她的内心依旧充实而幸福。

有关于蹇先佛的传奇故事,一同了解一下。

一、结缘革命事业,她收获革命亲情与爱情

1916年6月出生的蹇先佛,父亲蹇承宴常常忧国忧民,在他的影响下,几位儿女的思想都很先进。

就在哥哥蹇先为、姐姐蹇先任相继参加贺龙领导的红四军后,蹇先佛和弟弟蹇先超也十分渴望能够走上革命征程,蹇承宴看出了小女儿的心思,索性鼓励地说道。

“宝贝女儿,你要是想要去参加革命,我看,当个红军才是最好啊!”

源于此,也就有了开篇提到的情景,当时,贺龙已经与蹇先任完婚,也就成了蹇先佛的姐夫。

成为红军一员后,蹇先佛的才华出众得到了军中的一致认可,因为她能写会画,索性来到军团政治部做宣传工作,忙个通宵总是常事。

每每部队开辟一处新区,人们常常会看到蹇先佛红红粉浆在墙上书写标语、画宣传画,至今为止,湘鄂川黔老区的一些地方还保留着她当年刷写的标语。

除此之外,蹇先佛的宣传工作也做得特别出色,曾在一次“扩红”中,因为她的号召,20多名青年加入红军队伍,创造了当年红六军团单人次“扩红”最多的记录。

在对敌军俘虏的宣传工作中,她的工作能力同样可见一斑,很多俘虏就是在她的宣传下成为红军一员。

如此年轻漂亮还工作出色的蹇先佛,渐渐与萧克熟络起来,两人志趣相投,萧克也给蹇先佛留下了与众不同的印象。

“当年,有的干部一开口就训人,态度很凶,可萧克从来不那样,他特别平和,很好相处的,不仅对我是这样的,跟接触过的人都能谈得来!”

1935年6月,两人在湖南大庸完婚。

11月,红二、六军团主力开始长征,出发之际,蹇先佛已经怀有身孕,可萧克在前线带兵打仗,根本无暇抽身照顾。

图|蹇先任与蹇先佛

直到部队抵达毕节,蹇先佛才算和姐姐相逢,两个人都因此感到特别开心,因为姐妹俩分属于两个军团,平日里依旧难得一见。

此时的姐妹俩,姐姐背着还在襁褓中的女儿贺捷生,妹妹的大肚子把单薄的棉袄衣襟撑得老高,衣角还沾着红粉浆。

“还写标语呀?”

“这是我的工作,每到一地都写,我体力好着呢,不比男的差!”

即便长征生活艰苦异常,这对姐妹花要承受的磨难更是比身边人多上许多,可两个人对于革命的信念与坚持才真的令人钦敬。

1936年7月,红二方面军成立,贺龙出任总指挥,萧克出任副总指挥。

此时,姐妹俩再度相聚,就在踏上草地之后,蹇先佛就出现了阵痛反应,就这样,时间来到生产当天,荒无人烟的草地上,萧克找到了一处土围子,简单修整后就成了蹇先佛的产房。

傍晚之际,随着一声清亮的啼哭,蹇先佛生下了两人的第一个孩子。

“这孩子生在土堡里,我看,就叫堡生吧!”

生产结束,来不及好好休息,姐姐给蹇先佛吃了点热食,随即将她扶上马继续赶路,贺龙见状赶紧拦了下来。

“这怎么能行呢,刚生完孩子的产妇,哪里经得住骑马折腾?”

就这样,总务科派出几名战士,一路上轮流抬着蹇先佛,可她只用了两天的担架就说什么都不肯再如此“享福”了。

一路征程,蹇先佛带着孩子经历了太多磨难,经历敌军炮火都是常有的事,可就在革命同仁的相扶相帮下,母子俩一路上也算是有惊无险。

9月,红二方面军来到甘南岷州一带,蹇先佛担心自己和孩子会拖累军队机动,得到萧克的许可后,独自带着孩子前往陕北保安。

8天之后,三个人平安抵达,蹇先佛成了红二方面军第一位抵达陕北中央驻地的人,周恩来在后来得知这一路上的感人故事,大力赞叹蹇家两姐妹是“长征姊妹花”。

二、抗战悲欢离合,她凭机智果敢化险为夷

“七七事变”之后,红二方面军改编为八路军一二〇师,贺龙与萧克依旧是老搭档,他们再度率军奔向抗日前线。

当年,为了方便革命,夫妻俩将堡生送回湖南外祖家生活,没成想,1941年,日寇用细菌战攻克湖南慈利,5岁的堡生不幸染上鼠疫,死在逃亡途中,这件事也成了夫妻俩毕生的痛。

因为长子的惨死,夫妻俩迎来二儿子萧星华后,孩子还没满月,他们就将亲生骨肉送到了阜平老乡王金生家里。

“我们一家老小的性命都是八路军给的,我们会对孩子好的,不用担心了,你们放心地干革命吧!”

萧星华的确是幸运的,在没有双亲照顾的日子里,王家人宁可自己饿肚子也保证了小孩子的营养,直到3岁那年,他得以回到父母身边。

1943年8月,萧克被任命为晋察冀军区代司令员,短短一个月后,他就突然病倒了,一直高烧不退,根据指示,蹇先佛来到萧克身边工作、生活,还要应付日寇扫荡。

图|萧克、蹇先佛与儿子萧星华

就这样,100多人组成了一个小单位,由蹇先佛带领,在反“扫荡”中单独行动。

最凶险的一次,萧克高烧39度,突围之际只能让人抬着担架走,可蹇先佛说什么都让萧克骑上骡子行动,天黑之后,一行人十分机智地从敌人进攻的间隙中悄然插到外线,顺利转移到安全地带。

因为这件事,萧克对妻子更是刮目相看。

“当初,你怎么说啥都让我骑着骡子走呢?”

“你要是坐担架,大家伙都会被牵制住,可你骑上骡子,哪怕摔了下来,也比敌人把我们全都包围要好得多吧!”

在那段与日寇周旋的艰难岁月中,蹇先佛不但要照顾丈夫和孩子,还要随时注意敌情和小单位的行动方向,又要保证丈夫和上级的日常联络。

直到12月中旬,反“扫荡”胜利告终,两个人带着孩子得以来到延安休整、学习,蹇先佛的传奇故事还在继续。

三、结缘电力事业,她为人低调传承红色家风

了解萧克将军的人们都知道,萧星华是夫妻俩的独子,事实上,在当年蹇先佛口中,丈夫还有一个“孩子”,便是他写下的长篇小说《罗霄军》。

当年,完成初稿之后,萧克已经拜托蹇先佛保管着,解放战争开始后,蹇先佛一路征战,一直尽心尽力保管着丈夫的手稿。

建国后,萧克依旧政务繁忙,十年动荡来袭,《罗霄军》居然成了他挨批斗的证据。

1985年底,萧克终于功成身退,蹇先佛也笑着提出了一个请求。

“看看,你现在是终于有时间了,咱们那个‘孩子’,也该打扮打扮,问世了!”

就在《罗霄军》定稿并改名为《浴血罗霄》后,还在1991年荣获茅盾文学奖荣誉奖,他也因此成为我国第一个拥有上将军衔的作家。

至于蹇先佛,从1953年秋开始,本是师级干部的她响应“军队干部参加地方建设”的号召,毅然脱下军装,随后来到燃料工业部,从那之后,她便与共和国电力事业结下不解之缘。

改革开放之后,电力工业百废待兴,面临最大的挑战便是领导干部队伍的整顿和建设,还有知识分子政策的落实,这一次,一马当先的她再度选择迎难而上。

图|萧克、蹇先佛全家福

短短两三年时间,一大批敢想敢干的年轻干部脱颖而出,蹇先佛的这一次努力,为后来30多年的电力工业快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要说蹇先佛注定守护住了自己的革命亲情与爱情,80年代中期,夫妻俩离休后,一直恬静地居住在北京大乘胡同的一座略显陈旧的四合院内,与姐姐蹇先任的住所仅隔着一条街。

2004年之后,姐姐和丈夫的先后离世,给蹇先佛带来了不小的打击,不过,这位刚强的革命女子依旧带着一家人坚强、低调地生活着。

“我们要懂得感恩和尊重,大家都是一样的,都是穷人起来干革命,到任何时候,都不要觉得自己了不起!”

这便是蹇先佛言传身教下的红色家风。

结语

当年,在美国作家哈里森•索尔兹伯里的笔下,贺龙与萧克是一对生死朋友,还是一对亲如手足的连襟,殊不知,二位的夫人更是一对令人感动的革命姊妹花。

坎坷的革命历程让蹇先佛有着坚强的意志,面对磨难从不认输,身居高位从不忘本,即便有着“将军夫人”的头衔,她还是活出了自己的风采。

2022年12月30日,这位百岁老红军病逝于北京,享年106岁。

0 阅读: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