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曾经的国民党高层,其中不乏阴诡谋士,也不缺战场悍将,就在蒋家王朝摇摇欲坠之际,也有不少军政要员改变立场,成为日后新中国的栋梁。
面对昔日对手的前来投诚,我党向来都是敞开怀抱的,宽宏大量令人感动,不过,这份厚待绝不是没有原则、没有底线的,换言之,对于某些国民党政客,即便想要投诚也会被拒绝。
其实,还真的有这样一个人,他有着蒋介石“大金刚”的称号,也是国民党高层的灵魂人物,却因过往种种被我党认定为不可饶恕的民族罪人,毛主席曾坚决抵制他的投诚。
图|何应钦对于国民党历程有所耳闻的人们,多半会猜到,此人正是号称“谋权篡位梦难圆”的何应钦。
之所以毛主席及我党对他深恶痛绝,原因大概分为两个方面。
其一,何应钦在抗战史上屡屡中伤我党。
其二,何应钦与蒋介石多年勾心斗角注定他永远是一条政治毒蛇。
要说治国治军才能,何应钦的确不容小觑,否则,当年他也不会与蒋介石成为结拜兄弟,殊不知,这两位国民党政坛风云人物,却有着几十年的勾心斗角。
从很多方面来看,何应钦的本色的确有着很强的“阴诡”色彩,有关于他的一生历程,一同了解一下。
一、跨进黄埔,与蒋介石结下生死交情1924年6月,孙中山得到中共、苏俄的帮助,在广东创办黄埔军校,蒋介石出任校长,何应钦出任少将总教官,王柏龄出任教授部主任。
当时的蒋介石和何应钦并不相熟,因为王柏龄玩忽职守的缘故,蒋介石开始对总能随叫随到、悉心工作的何应钦印象深刻。
1925年,蒋介石着手建立黄埔党军,黄埔一期学生编成教导团,在团长人选问题上,蒋介石经过深思熟虑选定何应钦。
那个时候,何应钦对蒋介石可谓亦趋亦从,作战方面也是十分骁勇,两次东征全歼杨希闵、陈炯明军阀,顺利完成广东统一。
从那之后,在黄埔军事集团中,人们更加倾向于将两人并称。
事实上,就在棉湖战役中,两人带领黄埔教导团一度陷入危险境地,敌方高喊“活捉蒋介石”、“活捉何应钦”让他们不禁心惊胆战,蒋介石甚至认定自己命不久矣。
没成想,何应钦用抛撒银元的方式迷惑敌方士兵,趁着敌方大乱阵脚之际,率领残部成功掩护蒋介石突围,一举成为蒋介石的救命恩人。
图|蒋介石与何应钦对于这份救命恩情,蒋介石十分看重。
“我们两兄弟是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我们要永远记住这一天,是我们生死与共的大日子,我看我们就应该结拜为好兄弟!”
就这样,两人歃血为盟,何应钦认定蒋介石为兄长。
在那之后,两人的关系的确如胶似漆,何应钦几乎成了蒋介石的小迷弟,完全成了助纣为虐的存在。
孙中山逝世后,蒋介石蓄意破坏“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就在他准备彻底背叛民主革命之前,曾取得了何应钦的支持。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
就这样,“中山舰事件”的爆发,共产党人李芝龙等人被蒋介石残害,蒋介石终于撕下了自己伪善的面具。
看起来,蒋介石与何应钦有着“情比金坚”的情谊,殊不知,何应钦始终有着自己的小算盘,看起来,他是蒋介石的心腹,实则是位背后放冷枪的狠角色。
二、野心尽显,与蒋介石日渐貌合神离1926年7月,广东国民政府准备北伐,随即组建国民革命军,蒋介石出任总司令,下辖7个军,仅有身为第一军的黄埔党军被他认定为嫡系部队。
北伐开始后,国民革命军兵分两路,东路军直指南京,西路军直指武汉。
当时,何应钦和白崇禧率领东路军,不到4个月就攻进南京城,何应钦还成了浙江省主席,西路军这边光复武汉,还促使广东国民政府迁至汉口。
可蒋介石进入南京城就不再打算北进,反倒动起了歪心思,想要铲除位于汉口的国民政府,自己取而代之。
面对蒋介石的背叛,武汉方面群情激奋,国民党上下都想要制裁蒋介石,将他赶出国民党,也就是史上有名的“宁汉分裂”。
眼看蒋介石已然四面楚歌,何应钦没有多加劝诫,反而在这件事中看到了自己上位的希望,在他看来,此时谋蒋之位、夺蒋之权再合适不过。
就这样,他索性与白崇禧联手,来了一出逼宫闹剧,想要迫使蒋介石通电下野。
面对白崇禧给蒋介石挖的陷阱,蒋介石原以为自己的好兄弟何应钦会站出来支持他,没成想,何应钦一改往日跪舔姿态,反而变得装聋作哑,蒋介石一气之下回到奉化并通电下野。
还没等何应钦庆祝自己略施小计便上位成功,蒋介石却卷土重来,先前扬言要制裁他的国民党政要纷纷转变态度,不但呼吁蒋介石复职,还拥护他继续领导北伐。
成功翻身的蒋介石也看清了何应钦的野心和伪善,好在有李仲公的从中调和,两人才没有撕破脸,从那之后,何应钦成了蒋介石的参谋长,虽身居高位却没了兵权。
更加滑稽的是,两人明明已经心生嫌隙,在李仲公的一番劝解下,两人居然有着重归于好的倾向,一度写信互诉衷肠,好似逼宫这件事从未发生过,说到底,只有局内人清楚,这一切背后的虚情假意。
此时,何应钦的野心勃勃算是展露无疑,在他心中,根本没有什么家国大义,他最看重的只有自己的利益。
从那之后,两个人表面上还是称兄道弟,背地里的关系变得极为微妙,尤其是蒋介石这边,迟迟不给何应钦兵权,而何应钦也只能选择韬光养晦,处处奉命唯谨,好似蒋介石的“乖孩子”。
至于蒋介石,成为国民党头号人物后,也培植了大批党羽,在蒋军黄埔系将领中,有8名星级上将,被称为“八大金刚”,何应钦居首,也就有了“大金刚”的称号。
1935年6月9日,秉承蒋介石的决定,何应钦与日本驻华北屯军司令梅津美治郎签署了臭名昭著的《何梅协定》,取缔一切抗日活动,何应钦成为公认的民族罪人,也成功替蒋介石背下这口大黑锅。
图|何应钦笔迹按照何应钦的处世逻辑,这样的决定付出的代价还是太惨重了,事实上,当时的他依旧在蛰伏,只为找到机会卷土重来。
1936年末,西安事变发生后,蒋介石处境再度危机四伏,何应钦却因此欣喜若狂,为了落井下石,他一度联合几名亲信制定两套方案,甚至动了让蒋介石挫骨扬灰、尸骨无存的心思。
可他注定没想到,蒋介石这一次又凭着好运气翻了身,何应钦再度竹篮打水一场空,此后很长时间里,他都担心蒋介石会找自己麻烦,终日惶恐不安。
别看何应钦出手极为狠辣,未能得逞之际,他又龟缩成蒋介石的走狗,充当蒋介石的打手,甚至不惜不分底线和原则地公然反共。
日寇宣布投降之际,何应钦又被指派为中国战区受降最高指挥官,就在他指示日寇投降应办理的一般事宜之际,又将八路军、新四军污蔑为“非法武装组织”,甚至做出令国人气愤的决定。
“如果各地在国军接收之前,为八路军占领,日军应负责任,并应由日军将其收复,再交还国军接收部队!”
当时,身为中国陆军总司令的何应钦一度与日寇支那派遣军总司令冈村宁茨勾结,冈村宁茨许诺给他在华数十万日军,伺机发动政变。
这件事后来被蒋介石获悉,盛怒之下,蒋介石下令撤去何应钦的所有职务,勒令他出国考察,即便如此,何应钦始终没有阉割内心的野心和欲望。
三、祸福由天,与蒋介石终究狼狈为奸1949年初,回到奉化的蒋介石转到幕后,任命李宗仁为代总统,何应钦也从美国回到国内,成了李宗仁的行政院院长。
此时的李仲公再度审时度势,劝说何应钦接受中共提出的和谈条件,偏偏这一次的何应钦却没了先前的果决。
“李宗仁对我不似老蒋,以目前的局势而论,想要恢复以前的局面,当然决不可能,可国民军还有百万精锐,长江天堑,共军想要渡过谈何容易?划江而守,南北对峙,大有回旋余地,现在言和,尚非其时!”
虽说李仲公并没有放弃劝说何应钦率兵起义,可就在有心起义的陈仪被害之后,何应钦再也没了率兵起义的胆量,事实上,如若他当时真的懂得顺应时局,我军平定西南时就不会发生那么多的流血惨祸。
虽说此时的国民党已经大势已去,可何应钦终究还是选择对蒋介石表忠心,请求去往台湾听候调遣,就在他与李仲公分手之际,那一句感慨道破了他心头的无奈。
图|何应钦故居“哎!我与老蒋打了二十多年的交道,每天都战战兢兢、如临深渊,从今往后,也只能祸福成败付之于天了!”
事实上,当年在接受国民党将士起义之际,何应钦早就成了我党领导人心中十恶不赦的人物,正如开篇提到的那般,毛主席早已将他的本性看透,集懦弱、贪婪、猥琐于一身的政治人物,即便他率军起义,依旧无法被信任。
结语赴台避难后,何应钦寓居台北、淡出政坛,开始潜心研究养生之道,此后的他再也没有试图在国民党高层翻云覆雨。
1987年10月,何应钦在台北病逝,时年97岁。
纵观何应钦的一生,他的可恨程度甚至高过了蒋介石、戴笠等国民党高官,最大的原因便是,即便身为枭雄,何应钦也没有任何政治立场可言,身为极端精致利己主义者,无论他处于哪个阵营,他都会为了上位出卖同僚,哪怕是生死之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