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撰写不易,请勿抄袭洗稿,已上相应措施,违者必究!〉
素材/徐立祥
撰写/淑女故事
一,父亲被卖富农,养父有恋童癖
我爸有着特别苦难的身世,他8岁那年,江苏盐城老家闹大旱,庄稼颗粒未收,一家老小9口人,眼看着就要被饿死。
爷爷看着4个儿子一个女儿嗷嗷待哺,还有4个大人,头发都愁白了。
想到与其都饿死,不如让6岁的三儿奔条活路。也给全家换点救命的口粮。再则逃出一个是一个。
通过7番讨价还价,6岁的三叔以半袋糙米的价格,卖给了村里无子的富农高凤昌。
这天,长了一张驴脸的高凤昌,挺着大肚子来领人了。
6岁的三叔懂事儿了,抱着奶奶的腿死活不肯去,哭得像杀猪一样惨。
高凤昌用公鸭嗓子嚷嚷,老徐,到底还卖不卖?不卖粮食就拿老了!
爷爷为难的直掉泪,他说,儿啊,我求求你了,快去吧!不去大家就都饿死了。
8岁的父亲看到他爹为难,又看到已饿晕的大哥,他挺身而出:爹,弟弟不去我去!一家人总得有条活路啊。爷爷哭着点头。
高凤昌看着瘦小的父亲,说,哟,这孩子心眼儿还挺好哈。撂下粮食,拉着父亲就回到了他家。
老奸巨猾的高凤昌,名义上是买了个儿子,实际上是买了个小长工。
可怜年幼的父亲,吃饭吃的是残渣余孽,晴天要下地干活,雨天也绝不让你闲着,叫你一刻不停地纺棉花。
稍不顺心高凤昌就毒打父亲,他消瘦的身上经常留下“刻骨的伤痕”。
高凤昌还有一个不能启齿的恶习,他有恋童癖。
父亲一看高凤昌把他叫到西屋想耍坏,就急忙跑去给养母沏茶、捶背,让老贼无从下手。
养母也似乎看出了其中的门道,大骂高凤昌不是人!
一转眼父亲在苦难中长到16岁。
当时盐城一带有革命队伍在活动,父亲知道自己的家是回不去了,他决心投奔打土豪的队伍。
在一个下着大雨的漆黑深夜,他跑出了魔窟一样的高家,投奔了解放军。
父亲先是当上了一名通讯员,用跑步传递首长的作战命令。
一次部队遇上紧急情况,他一天跑了200多里。
跑到一半时,他的草鞋早就跑烂了,两脚的血泡钻心地疼。
为了及早完成任务,他穿过一战场,从国民党兵的尸体上,扒下一双翻毛皮鞋,套在了自己脚上,健步如飞向前奔去。
全国解放了,他跟随的首长当了司令员,把他送到炮校学习,父亲成了一名部队军官。
他回老家娶了我母亲,带到了部队营房。
高凤昌得知父亲当上了军官,吓得又哆嗦、又打嗝放屁。
他来到爷爷家,在堂屋里跪下,自己扇自己10个大巴掌,骂自己不是个东西!
父亲说,解放了,你要老老实实按照政府的政策行事。请我吃饭就不必了。他灰溜溜地走了。
我母亲进厂当了纺织工人。我父亲也一步步地成长为团长。他做梦也没想到,旧社会的苦孩子,还能有出头之日。
他在工作中,对部队建设抓的特别紧,关心着每一个战士和干部的成长。
二,生死战友,不求同年同日生,只求同年同日死
父亲他们团的红三连,有个最优秀的炮长叫朱胜利。
他同年的战友中,有一位是同村长大的发小,名叫李文斌。
两人从光着屁股玩的时候就在一起,小学、初中到高中毕业,两个人一直在同一个班。
有一次两个人在水湾里游泳,李文斌呛了一口水,眼看不行了。是朱胜利冒着生命危险把他救了出来,然后又把他肚里的水压出来,救了他一条命。
两人成了过命的兄弟。过年在酒桌上曾发誓:不求同年同日生,但愿同年同日死!
后来他俩又一起当上了兵,全村人都为他们高兴。
你说怎么就那么巧?当时他俩还有一个共同喜欢的女孩,名叫齐凤芝。
一开始凤芝是喜欢朱胜利的。
朱胜利1米76的个头儿,方方正正的脸庞,眼睛特别有神。
长得有点当红的影星陈道明。
他为人质朴、实在。用真诚和热情打动了凤芝。
他过生日,母亲给他煮了一个红皮大鸡蛋,他舍不得吃,利用课间操时间送给了凤芝,凤芝捧在手里特别感动。
李文斌这人长着一副小白脸,十分帅气,心眼也活泛。
因为他家开小卖铺,他经常用一些小恩小惠,把凤芝妈哄得滴溜转。
在那个年代买什么都要票,他送的白糖和蛋糕等,让凤芝妈喜笑颜开。
俩人当兵的时候,凤芝已经成了李文斌的未婚妻。 为此,凤芝哭了三天三夜,眼睛红得像桃子。
他俩一起来到部队,还成了炮兵某部红三连的战士。
朱胜利和李文斌都是上进心极强的战士。
朱胜利这人比较淳朴,一心一意干好工作,又团结同志,深得领导同志们的赞扬。先后五次得到连部和营部的嘉奖。
李文斌上学的时候脑瓜就反应快,学习成绩也很好,而且还写得一手好字。他被分在了连部当文书。
他和朱胜利一样,也是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一心想入党,争取在部队提干。
也好鲤鱼跳龙门,改变命运,给深爱的凤芝一个满意的交代。
两个人既是老乡,生死兄弟,又是好战友。
两人你争我抢一直比着干,就恐怕自己落在后面。
三,炮长突然人间蒸发,生不见人,死不见尸
两人竞争的很激烈,朱胜利当上了炮长(班长),工作更起劲了。
为了疏通连队的厕所,曾伸手到下水道掏取污物。
李文斌为了给连队做好事,自备修鞋箱,为全连干部战士修鞋补鞋。做了许多好事。也曾五次受到嘉奖。
他们那一批战士中,平时论表现,不是朱胜利第一,就是李文斌第一。
连里的干部们都非常看好朱胜利和李文斌。
两人一直暗暗地较劲,就怕落在后面。
他俩之间也曾有过疙瘩,就是因为凤芝。
说起来就是,李文斌撬了人家朱胜利的女朋友。
为此两人闹了别扭,很长一段时间不说话。参军以后两人才冰释前嫌。
因为远离家乡,革命战友还应该好好团结。朱胜利主动示好,两人和好如初。朱胜利这人宽宏大量。
部队在搞好训练的同时,为了减轻国家负担,自己种菜、养猪。
红三连在住地营房外,有一大片菜地,就是他们连队的。
为了种好菜,他们向黑山小庄的关大爷学习种菜。
关大爷有一个如花似玉的女儿,名叫关红霞。长得特别漂亮,水灵灵的大眼睛,粗粗的黑辫子,十分惹人喜爱。
她第一次见到朱胜利,就对他留下了很好的印象。朱胜利对关红霞也是非常喜欢。
关红霞和她爹过来教种菜,都是朱胜利跑前跑后的招呼着。
一来二去两个年轻人心心相印,私定了终身。
为这个事儿指导员还批评了朱胜利:部队有规定,不能和驻地的女青年谈恋爱。
但是关红霞不管那一套,经常在菜地那站着等着朱胜利。
八月十五晚上,连队给每个人分了一块月饼。朱胜利没有舍得吃,包好了放在兜里。
第二天见到关红霞,悄悄递给她。
关红霞也把自家种的大红枣,送给了他。
礼物虽小,情意浓浓。朱胜利还把红枣分给了炮班的战友们吃。
不知道谁把这件事,又报告给了指导员。指导员又把朱胜利训了一顿:马上要吸入新党员了,你还不注意!到时候耽误了入党,你自己负责。
朱胜利心里难过,还悄悄流了眼泪。
这天早上连队出早操点名,发现朱胜利没来。
连长问宿舍值班员,朱胜利上哪去了?
报告连长,他一晚上没回来。
连长、指导员慌了,派出全连人马,把营房和周围翻了个遍,都没找到朱胜利的踪影。
一个大活人,优秀炮长,怎么就神秘失踪了呢?
有人小声说,他可能和他对象关红霞私奔了。
指导员气得一跺脚:真是乱弹琴!
四,刑侦专家来了,真相终于大白
一个活蹦乱跳的炮长,怎么就突然失踪了呢?
他老乡中有人说,他很可能是和关红霞私奔了。
我父亲徐团长和政委,派保卫股的同志,到黑山小庄去调查走访。
村支书带他们去了关红霞家,发现关红霞正在家里踩缝纫机。
他们问关红霞,见到朱胜利了吗?
她说,上星期二种菜时见过,最近两天没见。
私奔的事儿,不攻自破。
市里的刑侦专家王大队长来了,找来了和朱胜利住一个宿舍的值班员小胖,问他当晚朱胜利是什么情况?
小胖说,那天晚上快熄灯的时候,连队文书李文斌过来叫他,说找老乡有点事儿。
朱胜利因为和文书关系相当好,放下刷牙脸盆,就去了连部。从那以后再也没有回来。
刑警王大队长和团保卫股的同志商量了一下,并跟我父亲和政委做了汇报,决定传讯李文斌。
一开始李文斌一会儿哭一会儿笑,装神经病,咬牙顶着坚持了四天四夜。
最后他终于顶不住了,跟刑警王大队长要了一颗烟。
他边吸烟边交代了整个作案过程。
因为他在连部当文书,营党委下了指标,他们连这一次发展新党员,只有一个名额。
因为他和朱胜利都非常优秀,可以说是不分伯仲。
他为了早日入党,年底探亲时跟齐凤芝结婚,他思来想去,觉得朱胜利比他更优秀一点。
他觉得,只有干掉了朱胜利这个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才能顺利入党、提干,彻底改变命运。
他头脑发昏,决定弄死朱胜利,让他彻底消失。
出事的那天晚上,快要熄灯了,他跑到朱胜利的宿舍把他叫去了连部。
然后他请朱胜利到器材室,说让他看一样好东西。
朱胜利彼骗到了器材室。器材室就是存放连队枪支弹药,和一些训练器材的地方。
朱胜利进了器材室后,李文斌立马关上灯,用铁锤把朱胜利砸死了。
深夜,他把朱胜利的尸体背到了西墙根儿。
然后踩着一个凳子,把尸体从墙头扔到了墙外。
他又跳墙把朱胜利的尸体扔进了浇地用的小水井,并把井盖盖好。
朱胜利就这样突然人间蒸发,生不见人,死不见尸。
李文斌还在老乡中造谣说,朱胜利和关红霞私奔了。
刑警王大队长他们押着李文斌,到藏尸的地方去查找,掀开井盖,果然发现了朱胜利的尸体。
我父亲徐团长和政委知道了案情的真相,迅速上报到师党委和保卫科。
师党委指示,把李文斌案件,马上向济南军区军事法庭汇报,由他们依法处理。
济南军区军事法庭,在团部大礼堂召开了公审大会。
开公审大会的那天。我父亲和政委等团领导,以及全团的干部战士都参加了公审大会。
李文斌的军装已被脱去,被五花大绑,押到了公判大会。
军事法庭的法官庄严宣判,判处故意杀人犯李文斌死刑,立即执行!
李文斌吓得当场尿了裤子,人已瘫软,都不会走了。是武警战士把他拖下了审判台。
原来李文斌也怕死啊?那么他当时用铁锤砸死自己的战友时,怎么那么心狠手辣、不害怕呢?
真不知道他杀人时,是怎么想的?
李文斌是在黑山小庄旁边的山坡上,被执行的死刑。
他的父母和两个哥哥,来把尸体拉回了家。他母亲一见他的尸体,当场晕了过去。
结语:
每个人都可以要求进步,积极入党,争取有个好前途。但必须是靠脚踏实地干出成绩来,让组织和同志们认可你。
如果是极强的嫉妒心作怪,走歪门邪道,甚至剥夺他人的生命,就大错特错了。
李文斌亲手把自己送上了绝路,他的案子教训极其深刻,发人深省,引以为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