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单挑中国,沙特及时助力中国,联手巧破美国关税大招

剑道2049 2025-04-15 14:32:02

美国这只纸老虎,果然是一戳就穿。所谓对等关税政策实施还不到14个小时,自己就先喊停了。

特朗普给出的解释是这样的,美国关税政策出台后,70多个国家“拍了美方马屁”,还没有对美方采取报复性措施,所以美方愿意和他们谈判,但是中国这边对市场“缺乏尊重”,所以还要对中方继续加关税。

(沙特王储默罕默德)

特朗普的这番话,明显透露出两点信息。

首先是美国确实没能力承受关税政策带来的后果。近期美国国债市场遭遇罕见抛售潮,30 年期国债收益率在本周前三天内一度飙升至 5%,这种异常波动直接冲击美国政府的偿债能力。

随着国债价格下跌、收益率攀升,美国财政部每年需支付的利息成本将大幅增加,而2025年到期的9.2万亿美元国债中,有6.5万亿美元需在6月前完成再融资。这就成了特朗普政府近在眼前的压力,其班子也一再强调节约开支的目标。

其次,就是特朗普下一步计划,就是放弃“一对多”,集中力量单挑中国。

从表面来看,特朗普宣布对等关税之后,是要以一己之力对抗整个世界,但宣布暂缓90天后,局势就成了“全世界对抗中国”。在这90天的时间内,70多国要和特朗普展开谈判,特朗普要做的,就是尽量将其拉拢到自家阵营当中,保证美方有足够的筹码对抗中国。

可以说,现阶段中美博弈已经真正地正式开始了。

而就在这个关键时刻,中东外援及时为中方送来了最需要的东西。

据商务部报道,日前我国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就和沙特商务部长卡斯比进行了一次视频通话。此次通话内容,围绕的就是如何应对美国加征关税,深化中沙合作进行的。

(愤怒的特朗普)

在当前的局势下,沙特的支持对中方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是能增加中国的能源安全和供应链韧性。

能源方面,沙特是中国最大的原油供应国,双方长期保持稳定的能源贸易关系。在特朗普对华加征高额关税的背景下,沙特通过灵活的定价机制和长期协议,完全有能力帮助中国规避因美国制裁导致的能源供应链断裂风险。

此外,沙特作为欧佩克核心成员国,可通过调控产量影响国际油价。在关税战推高全球通胀的背景下,沙特若与中国协调稳定油价,既能缓解中国制造业成本压力,也能削弱美国通过能源制裁施压中国的能力。

在供应链领域,中国企业通过沙特等中东国家的自贸区,如阿联酋杰贝阿里自贸区、沙特吉赞经济城等建立生产基地,将半成品加工为中东原产地商品,从而利用中东对美10%的基准关税出口,绕开美国对中国商品的高税率,助力中国技术出口并削弱美国市场壁垒。

其次,中沙联手,有助于金融和贸易规则重构。

现阶段,中沙石油贸易中人民币结算比例已提升至20%,这就极大减少了对美元体系的依赖,削弱了美国通过金融手段施压的能力。这种合作,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冲了特朗普关税战引发的“去美元化”压力,为中国提供了更稳定的跨境支付渠道。

沙特若推动石油人民币结算,将削弱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地位。去年沙特代表团访华时就曾明确表示,“对新想法保持开放态度”,这一表态本身已对美国形成战略威慑,迫使美国在关税谈判中有所顾忌。

此外,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倡议与沙特等中东国家对接发展战略,推动中沙吉赞产业园等重大项目,促进区域互联互通。沙特加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潜在可能性,也将为中国拓展亚太及中东市场提供了新的支点。

(沙特代表团访华)

最后在地缘政治领域,沙特的支持也能帮助中方对冲美国的单边主义。

沙特在巴以问题、叙利亚局势等议题上与中国立场趋近,如反对特朗普的“清空加沙”计划,并通过承认叙利亚新政权削弱伊朗的地区影响力。这种外交协同,也帮助中国在中东事务中提升了话语权,制衡了美国主导的“印太经济框架”。

总之,特朗普的关税战,本质上是单边主义与多边主义的较量。沙特等中东国家的“帮助”,并非单纯对中国的支持,而是基于自身利益的战略选择:深化与中国合作,其既能对冲美国政策的不确定性,又能实现经济转型与地缘影响力提升。

这种“互利共赢”的逻辑,使得中东国家在中美博弈中逐渐从“旁观者”转变为“规则制定者”,而中国则通过能源绑定、基建输出和金融创新,将中东纳入“双循环”战略的关键节点。

最后,我想说的一点是,在这场博弈中,中国和美国最大的不同就是,我们不需要其他国家一起对抗美国,中国更加重视的是合作,与世界各国的合作,范围包括亚洲、中东、拉美以及欧洲等,这就意味着即使没有了美国,我们仍有美国之外的87%的市场。

所以这场战役,中方注定不会打输。

0 阅读:291

剑道2049

简介:看剑道2049,品社会世间百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