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出所谓“对等关税”政策后,特朗普政府就非常确信,中国一定会像其他国家一样,迅速向美方“低头认错”,寻求和美方谈判,这样美方便能身居高位,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定规矩了。
抱着这样的想法,美方就等啊等,等啊等。然而,意料中的电话没有等到,反而等来了中方对美加征关税的各种反制措施。
在这样的背景下,特朗普率先扛不住了,先是自顾自找了个借口喊停所谓“对等关税”政策。近日,其还再次主动低头,为中方送来了豁免。
(特朗普和商务部长卢特尼克)
日前,特朗普政府就表示,将缩减征税范围,把智能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排除在对中国征收的125%关税之外。
这些产品通常在中国组装,同时也是中国对美出口的第一和第二大品类产品,此次豁免将为中美贸易创造约1000亿美元的年贸易额,占了此前中国出口至美国总额的20%。
对于美方来讲,之所以这么做,一方面是因为这些产品现在不在美国生产,就算美国现在开始建立制造工厂,也需要数年的时间;另一方面,则有分析认为,美方此举是美方在中美贸易大战开始后,后退的迹象。特朗普的关税大棒,就此变成了软绵绵的棉花糖。
在美方做出这一政策调整后,中国商务部也给出了回应。中方表示,这是美方修正单边错误做法的一小步,中方敦促美方继续纠错,彻底取消“对等关税”的错误做法。
可以说,中方仍继续保持冷漠态度,没有接美方的这个茬。
眼看中方丝毫不被动摇,美方一边更加着急了。日前,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就表示,美方将通过中间人,同中方进行“接触”,并就关税问题展开谈判。
总之,美方这下是彻底着急了。
(电子产品获得关税豁免)
对于中方而言,在美方的极限施压下仍能保持强硬态度,是因为中方自身的经济韧性、战略自主性及多维度反制能力的综合支撑,让中方有了底气。
首先就是中国内需市场庞大,经济结构已经转向了“内生驱动”。
数据显示,中国内需占GDP比重已经连续12年超过了60%,14亿人口中4亿中产群体构成了全球最大的单一消费市场,对出口的依赖度,也从2006年的64%,降至了2023年的31%。所以未来即便对美出口受阻,内需仍能支撑经济增长。
再加上在美国对华301关税覆盖的半导体、新能源等领域中,中国本土化率快速提升。如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国产化率已超九成,动力电池全球市占率超60%,光伏组件产能占全球80%以上。
其次,则是中方拥有全产业链优势。中国是唯一一个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41个工业大类的国家,500余种主要工业品产量全球第一。即使是在关税的冲击下,中方仍可通过内部产业链调配降低影响。
最后,国际朋友圈也给了中方战略支持。虽然特朗普暂停了对70多个国家加征关税的措施,但是其这一霸凌做法,已经促使全球向中国靠拢了。如今欧盟重启与中国的电动汽车关税谈判,沙特、南非也主动和中方对接合作,未来即使没有了13%的美国市场,中方仍在国际社会上拥有87%的发展空间。
(美国大豆)
而美方这边,和中国大打关税战,则会面临从经济反噬到政治崩盘的危机。
美国对中国加征的关税,九成以上都会转嫁给本土消费者。特朗普所追求的制造业回溯美国,也很难发生,反而会使美国企业面临供应链断裂的风险:特斯拉上海工厂因关税成本被迫减产,波音对华订单归零,美敦力医疗设备将因高额关税退出中国医保体系。这种“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效应,将直接冲击美国制造业与科技巨头的全球竞争力。
此外,美国农民也将成为这场贸易战中最大的牺牲品:大豆对华出口从巅峰期的3250万吨暴跌到98万吨,爱荷华州生猪养殖协会测算每年损失23亿美元,从而动摇5个众议院席位。
尽管特朗普曾用 230 亿美元补贴农民,但此举引发公平性质疑,共和党内部对关税政策的分歧加剧。更致命的是,中国已转向巴西、阿根廷采购大豆,美国农产品永久失去中国市场的风险激增。
总之,美国的困境本质上是单边主义与全球化浪潮的冲突。其试图通过关税遏制中国发展,但中国的“去美国化”布局,已使其制裁效力边际递减。若特朗普继续坚持“自损八百”的策略,美国经济或将率先露出败象。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中国的底气不仅在于“奉陪到底”的决心,更在于“做好自己的事”的能力。而美国的困境,则印证了一个简单道理:霸凌主义或许能逞一时之快,但终将在全球化浪潮中付出沉重代价。
自身综合国力强!斗争精神强!一切美帝国主义都是纸老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