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版中国高血压指南发布:4亿国人被诊断为「高血压前期」!

迎夏看健康 2024-09-26 04:07:13

前情提要:

两年前,2022年,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师协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等等学术机构,共同制定了《2022中国高血压临床实践指南》,规定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是达到130/80mmHg。

发布会强调「防线前移、时不我待」,诊断标准从140/90→下调至130/80,使我国在这个区间的2亿人口,瞬间成为高血压患者!

当时,我国是继美国(2017年)之后,全球第2个制定130/80高血压新标准的国家。

指南一出,全国哗然。许多活蹦乱跳的年轻人表示:

“难道我成病人了???”

国家卫健委也发声:“高血压诊断标准并未改变,仍然是≥140/90 mmHg!”

得,学术指南,和官方意见发生了分歧。

那么问题来了:听专家的?还是听国家的?

学术界,以科学结论为准。既然临床试验显示:血压高于130/80会增加心血管发病率和死亡率,控制到130/80以下有益于心脑肾和寿命增长,那么就将其写进医学指南。

国家卫生部门,以是现实需要为准。130/80的标准会使我国高血压疾病患者增加至5亿,难道要近半国人都吃降压药?不现实,拒绝采纳。

这也不能说谁错谁对,专家和国家都做出了自己应该做的决策:

做学者,就应该执着地追求科学不动摇,不能一遇到点困难就修改科学结论。如果医学家过于圆滑、八面玲珑,对医学发展不是件好事。

卫生部门做事,就应该脚踏实地,思考如何才能落地执行。如果卫生部门不顾临床一线大夫的现实情况,纸上谈兵、空中楼阁,只会越帮越忙。

一边是理想、一边是现实。走理想主义?还是走现实主义?

学术界和卫健委都做了他们该做的事,可咱们的普通人民,该怎样做?

这事纠结了2年。

时间来到今年,这事终于有结果了。

近日,《2024中国高血压临床实践指南》颁布,新指南反悔了、却有没完全反悔:

1、高血压诊断标准,取消了上次的130/80mmHg,恢复为以前的140/90mmHg。

2、新增了「高血压前期」诊断标准:120-140/80-90mmHg。

那么,这个新问世的概念:

高血压前期,是不是高血压?

不是,也不能是。毕竟处于高血压前期这个区间的人群,我国有4.35亿人!

如果这算病人,加上高压140mmHg以上的高血压病人,我国将会有近7亿高血压病人!必然不能将其定义为疾病。

其实,这就像糖尿病前期算不算糖尿病?

也不算,他们都不被定义为疾病。

但是,他们也确实都不正常,需要及时干预,使之回落至正常值。

如果放任不管,不仅是当下增加心脑肾损伤风险;未来随着年龄增大、血压越来越高,风险会更大。

高血压前期的干预措施,不一定要用药,分2步:

第一步:首选限盐、运动、解除精神压力等非药物方式。

第二步:如果已经应用了非药物方式、但仍然无法达标(120/80以下),那么就要分情况对待了:

1、没有靶器官受损、单纯的高血压前期人群

不再采取措施。

风险高是高了点,但对于多数人来讲,也不是不能接受,应用非药物方式使风险降一点也就能凑合了。用药的话,利弊相近,搞不好还弊大于利,没什么意义。

血压天生就是90多/60多的人,天生带有一套好血压基因,学不来,不能用药物硬来。

2、伴有靶器官受损(肾脏、心脏、大脑等等)的高血压前期人群

需要积极考虑用药,使血压降至自身的目标值(不同病情的血压目标值不同,遵医嘱)。而且很多药物,在降压的同时还具备改善蛋白尿、肾衰、心衰等等作用,一举多得。

总之,制定新版指南的专家们,虽然不再和国家卫健委唱反调,但仍然坚持自己的理想主义不动摇。

甚至指南编写专家组还更进了一步:

以往把120-140/80-90这个区间称为「正常高值」,虽然带有“高”字,但好歹还带着“正常”俩字。

而这次,直接将“正常”俩字拿掉了,明确血压达到120/80不正常,将我国4.35亿人诊断为「高血压前期」。

这也提醒我们:少吃盐、多运动,有利于心脑肾、有利于健康长寿。

个人觉得这次指南改得很好:

新指南既不像上次愣头青一样“错的不是科学、而是整个世界”,也没有在一片反对声中忘记自己坚持的初心和科学精神。

而是用一种所有人都能接受的方式(说所有人似乎有点绝对了,应该是大多数人),循序渐进地追寻科学、逐步完成高血压防控事业。

0 阅读:644

迎夏看健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