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毛主席收到了一封特殊的信,信封上简单写着几个字:“陈掖贤给主席写信”。主席接过信,仔细翻阅,神情逐渐变得严肃,将信递给身旁的秘书。秘书接过信一看,顿时大吃一惊,因为信中的字句充满了讽刺。
那么陈掖贤为什么要写一封讽刺信给毛主席?毛主席看到这封讽刺信后说了什么?此人结局如何?
母亲赵一曼舍小家,慷慨赴死陈掖贤的母亲,正是中国历史上令人敬佩的巾帼英雄——赵一曼。这位以身殉国的女共产党员,用生命谱写了一曲英勇无畏的革命赞歌。
赵一曼19岁时,经姐夫郑佑之的引荐,加入了社会主义青年团。从此,她投身革命,多次参与反帝运动,表现出非凡的坚毅与决心。不久后,她因思想坚定,被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1926年5月,五卅运动一周年之际,全国掀起了抵制洋货的爱国浪潮。赵一曼接到中共指示,立即组织学校的爱国学生,宣传抵制英货,并积极阻止英国煤油轮船靠泊宜宾码头。
次年,赵一曼被派往苏联莫斯科学习。在那里,她接受系统的红色革命理论教育,同时也遇见了未来的丈夫陈达邦。婚后,两人育有一子。然而,当时的国家风雨飘摇,组织急需有文化、有觉悟的青年返国工作。
尽管身怀六甲,赵一曼毅然选择归国。她顶着家人的劝阻,忍痛告别丈夫,返回上海,投入地下工作。在这个过程中,她生下了孩子,并取名宁儿,学名陈掖贤。
然而,为了投身革命事业,赵一曼最终将年仅两岁的宁儿托付给丈夫的妹妹抚养。
卸下家庭牵挂后,赵一曼全身心投入革命斗争。
她东奔西走,足迹遍及上海、宜昌等地。她积极配合部队抗日,最终被任命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第二团政治委员”。在她的带领下,部队屡次重创日军,成为当地人民眼中的希望。
她凭借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赢得了战士们的爱戴,被亲切地称为“李姐”或“女政委”。在群众眼中,她是一名战斗在最前线的“红枪白马”的英雄,而在日军眼中,她则是令人闻风丧胆的“眼中钉”。
1935年11月,在一次掩护部队撤退的战斗中,赵一曼不幸腿部中弹,被日军俘虏。这位铁骨铮铮的女英雄至此落入敌手,但她那不屈的革命精神却从未被摧毁。
日军为了逼赵一曼交代情报,施展了种种软硬兼施的手段。然而,无论是劝降还是威胁,都无法撼动她的意志。最终,恼羞成怒的日军对她施以各种惨无人道的酷刑。
竹针穿指、老虎凳、鞭打、盐水浸泡伤口……日军的折磨手段层出不穷,残忍至极。
负责审讯的日军官大野泰治后来在审讯日志中写道,他一辈子都忘不了赵一曼那撕心裂肺的惨叫。然而,即使在这些非人的酷刑下,赵一曼依然没有吐露关于东北抗联的任何消息。
长达九个月的折磨中,赵一曼的肋骨被打断,全身多处骨折,甚至骨头刺破了皮肤露了出来。她满身伤痕,但从未屈服,她的沉默和坚韧让连日军都为之震撼。
1936年8月2日,日军终于失去了耐心,决定将赵一曼处死示众。
在押送她前往竹江的列车上,这位坚韧的革命者用最后的力气写下了一封信,留给年仅7岁的儿子陈掖贤:
“母亲因为坚持抗日,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希望你快快长大……在你成长的道路上,母亲不能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只能用行动来教育你了!”
赵一曼最终英勇就义,年仅31岁。
给毛主席寄了封讽刺信陈掖贤小时候在伯父陈岳云家中长大,寄人篱下的生活让他缺少亲情和关爱。由于缺乏成年人的引导,陈掖贤的性格变得越来越孤僻,渐渐变得不善与他人交往,内心充满了孤独感。
直到1956年,陈掖贤才得知自己是英雄赵一曼的亲生儿子,他也第一次见到了母亲赵一曼留给他的绝笔信。
那一字一句,深刻表达了赵一曼对他深深的愧疚与无尽的思念。读完信,陈掖贤心中百感交集,思绪万千。
为了表达对母亲的怀念和敬意,他用一根银针在自己的左臂上刻下了“赵一曼”三个字,仿佛这样就能将母亲的精神永远铭刻在自己心中。
在得知陈掖贤是赵一曼的儿子后,政府向他提供了母亲的抚恤金。然而,陈掖贤却坚决拒绝了这一好意。他也从未以“烈士子女”的身份谋取个人利益。
凭借优异的成绩,陈掖贤考入了中国人民大学。毕业后,他本有机会进入外交部门工作,但由于个人生活不拘小节、蓬头垢面、不讲卫生,他与这一更好的职业机会擦肩而过。最后,他被分配到北京工业学校任教。
然而,陈掖贤有一个令人头疼的缺点,那就是不懂理财。他从不存钱,且总是花钱如流水,月初就将所有的钱花光,直到月底口袋空空,连吃饭的钱都没剩下。
1960年,国家正经历三年自然灾害,人民生活困苦。陈掖贤的父亲看到他瘦弱的身体,心疼不已,决定带他去食堂吃一顿红烧狮子头。
这是陈掖贤多年未曾品尝过的肉类,然而这顿饭的费用本应为7角钱,但食堂知道陈掖贤是赵一曼的儿子,坚决不收他的钱。
虽然这件事在当时的中南海并不算什么大事,但陈掖贤却感到极度不安。他觉得自己不应该因为母亲的身份而受到不该有的“优待”,每当在街上看到饥饿的百姓时,他都会感到深深的良心不安,并加快步伐。
1960年8月,陈掖贤得知家乡发生了饿死人的悲惨事件,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愤怒与痛苦,他再也无法忍受,决定直接写信给毛主席。
信中,他以《忆秦娥》词牌填词的形式,直言不讳地写下了自己心中的愤懑与困惑,每一句话都充满了讽刺和对现实的质疑。
毛主席读完这封信后,沉默了很久,思索片刻后,他只对身边的警卫员轻声感叹道:“是个可怜的孩子。”
毛主席深知陈掖贤的成长经历,了解他是受过许多苦难的。为了保护烈士的子女,传承他们的革命精神,毛主席并没有对他进行批评或指责,而是选择宽容对待。
然而,陈掖贤在很长时间内没有收到毛主席的正式回应,这让他陷入了深深的痛苦和自我怀疑之中。
后来,党委领导对陈掖贤作出了进一步的解释。
他们告诉陈掖贤,他所去的政协餐厅是为了照顾民主人士和统战对象共同渡过难关而设立的,因此他不必对这些问题过多担心,甚至不需要有任何思想负担。然而,这些话虽然给了陈掖贤一些安慰,却并未彻底解开他内心的结。
1982年陈掖贤选择自缢陈掖贤的悲剧可以说一半源于他糟糕的生活习惯和消费观,另一半则来自于压得他喘不过气的婚姻重担。
陈掖贤与自己的学生张友莲相识并迅速坠入爱河结了婚。不久,他们大女儿的诞生。然而,两人并没有经过长时间的恋爱期去了解对方,由于陈掖贤的性格存在一些缺陷,再加上他平时不善于表达自己,许多负面情绪开始在他心中积压。
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发生摩擦和争吵,夫妻关系很快出现了裂痕。最终,他们决定离婚。
离婚后,陈掖贤将女儿送给了姨妈抚养,而张友莲由于离婚和失去孩子的打击,很快患上了精神疾病,无法工作。陈掖贤也因此陷入了长期的消沉与郁闷中。在亲戚朋友的劝说下,他们最终决定复婚。
然而,陈掖贤所在的北京工业大学也被解散,他从一名教师变成了工人。
年轻时,陈掖贤心怀报国志向,但当他来到新的工作岗位时,发现自己并没有太多机会去施展才华,这使得他依然心情郁郁寡欢,越来越封闭,不愿与外人交流。
妻子张友莲长期卧病在床,几乎耗尽了他们的全部工资,这使得家庭的经济状况愈发困难。尽管如此,陈掖贤从未动过拿母亲赵一曼烈士抚恤金的念头,他始终坚持靠自己的双手生活,坚守着自己的原则和底线。
可让人没想到的是特殊年代的到来让陈掖贤也受到了牵连。
1966年,陈掖贤的父亲陈达邦遭到迫害,最终不幸去世。临终前,陈达邦仍坚持着革命者的高尚节操,他对儿子陈掖贤殷切叮嘱道:“要相信群众,相信党,相信你的父亲是清白的。”
年幼丧母、寄人篱下,婚姻不幸,妻子重病,直到中年时又遭父亲惨死的悲剧。接二连三的苦难让他始终未能解开心中的结。
1974年,陈掖贤的同事发现他几天未曾上班,便撬开房门才发现他因饥饿昏迷在床上。经过及时抢救,陈掖贤捡回了一条命。事后,同事们猜测他可能是由于绝食而昏倒。
然而,1982年8月15日,陈掖贤再次数日未到工作岗位,最终同事再次来到他家,这一次,陈掖贤已经用自缢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在他并不整洁的房间里,留下了一封遗书。遗书中,他表达了对母亲赵一曼的深切思念,也为自己是否有辱母亲的名声而深感忧虑。
他对女儿叮嘱道:
“不要以烈士后代自居,要过平民百姓的生活,不要给组织添任何麻烦。以后自己的事自己办,不要给国家添麻烦。记住,奶奶是奶奶,你是你!否则,就是对不起你奶奶。”
无数像赵一曼一样的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才换来了今天的安稳和平。他们不向敌人屈服的精神和高贵的品格,至今仍值得后人学习。
作为赵一曼的儿子,陈掖贤在烈士子女的光环下,从未接受过任何优待,始终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置于首位,始终坚守着父亲和母亲教诲的高尚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