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127师政委,曾是张万年的搭档,71年拒绝提供火焰喷射器

世间一分钟 2025-02-10 12:32:02

1971年9月中旬,127师师长张万年接到了一个突然的电话。电话那头传来了焦急的声音:“张万年,务必稳住你的政委!一定要看住他,千万不要让他跑了!”

张万年听得一头雾水,不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情况?电话里提到的师政委究竟是什么人?为何会收到这样紧急的指令?

张万年的搭档政委关光烈

张万年是从革命年代走过来的百战之星,1944年加入八路军,在解放战争中屡次立功,建国后依旧是同级别干部中的佼佼者。

他在军区和全军的比武中成绩优异,甚至在高级学院进修时也荣获了“五好学员”的称号。如此出类拔萃的表现,使得他成为了重点培养的对象。

1968年,他出任了127师师长,后来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带领部队打出军威,一战成名。

张万年之所以成为师长,靠的是他的军事才能;而关光烈成为政委,则是凭借他的文化素养。

关光烈于1926年出生在鞍山,比张万年小两岁,但他参加革命的时间略晚于张万年。关光烈的家庭条件不错,算得上是书香门第,文化水平也不一般,甚至曾就读于满洲国的鞍山高级学校。

然而,关光烈对满洲国那个虚伪政权深感厌恶,于是加入了东北解放战争,并随部队南下,最终来到了四野司令部。

在四野司令部,关光烈与张万年相遇,两人一见如故,迅速成为亲密的朋友。之后,张万年一直在海防线与国民党作战,而关光烈则在广州军区工作,后来还担任了“林办”的秘书。

由于是个特殊的工作岗位,关光烈的言行必须小心谨慎,一丝不苟。正因为如此,他在“林办”工作了六年,证明了自己在能力和政治敏感度方面的过人之处。

直到1968年,张万年和关光烈才再次在陆军第43军127师相遇。

1968年4月,张万年因在广州军区的建设工作中取得显著成绩,被调往边疆担任127师师长。两个月后,中央又调来了关光烈,任命他为张万年的政委。于是,这对昔日的好搭档再次并肩作战。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张万年和关光烈一文一武的完美配合使得127师这支拥有辉煌历史的部队不断壮大,兵员素质和作战能力都非常出色,战术执行力也极强,逐渐成为了43军中的“王牌部队”。

尽管两人私下里相处融洽,但由于他们的履历差异,命运的轨迹却截然不同。关光烈深受“林办”影响,外界普遍认为他与“林办”有着密切关系。最终,正是因为这一背景,关光烈也成为了审查的对象。

71年拒绝提供火焰喷射器

1971年9月11日,关光烈突然接到了“林办”的紧急命令,要求他赶赴北京面谈。他立刻从洛阳出发,抵达北京后才发现,等候他的并不是林总,而是林公子。

“关叔叔,能不能弄点火焰喷射器和军装过来?我这边有用。”

火焰喷射器威力巨大,通常用于近距离作战,而在当时紧张的时局下,调动这种装备显得格外敏感。关光烈立刻警觉,询问林公子的用途,但林公子支支吾吾没有给出明确回答。于是,关光烈以“级别不够,要走流程”为由,婉拒了他的请求。

当时,关光烈并未对这件事过多担心,结束了会面后便离开了北京,也没有向上级汇报。但仅仅两天后,飞机失事了。那次北京之行,也成为了关光烈命运的转折点,拉开了他后半生的悲惨序幕。

由于关光烈曾在“林办”工作,属于重点关注的对象,相关部门很快打电话给张万年,要求他密切盯住关光烈,决不能让他逃脱。

当时张万年并不清楚发生了什么,因此有些迷惑。但为了避免惊动他人,张万年决定暂时不采取抓捕行动,而是在日常生活中格外留意关光烈。

不久后,张万年收到了进一步的命令,要求带着关光烈一同前往郑州接受调查。为了安抚关光烈,张万年编了个谎言,说是军委通知要前去开会。于是,1971年9月23日,张万年和关光烈一起登上了前往郑州的火车。

两人到达郑州后,专门的人员和车辆已在等候,接着他们被送到了指定的招待所。从这一刻起,他们便正式进入了实质性的隔离审查。

在招待所,军区领导向他们通报了九一三事件的详细经过。张万年听后震惊得无言以对,而关光烈则早已意识到自己无法逃脱此劫,面色苍白,心情沉重。

当天晚上,关光烈被留在了郑州接受进一步审查,而张万年则被送回了师部,继续履行他的职责。

尽管张万年没有涉及太多复杂的问题,但由于与关光烈长期合作,他也难免受到一定程度的牵连。回到师部后,他开始了长达两年多的政治审查。

经过全面了解事件的全过程后,1981年7月24日,武汉军区军事法庭最终作出判决:关光烈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

出狱后靠卖画为生

关光烈的前途本是一片光明,但在九一三事件后,他的星途陡然坠落。事实上,就在事件发生之前,他已经被任命为副军级军职,任命书都已经准备好。

然而,55岁的关光烈被判刑十年,刑期从1971年被关押那一刻开始计算。由于他已经服刑了十年,判决宣布后,关光烈便立即刑满释放,重新获得了自由。

释放后的关光烈被安置在洛阳,每月仅领取几百元的生活费。他只能依靠捡废纸和卖画为生。

关光烈在接受《南方周末》采访时表示,自己能做的就是坚守底线,不做坏事,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变故,他也只能认命接受。

晚年的关光烈主要生活在洛阳,在龙门石窟附近开了一家文物商店,以此来补贴生活。

关光烈精通日文,口才出众,又懂得历史和艺术,这使得他的生意相当不错。在商店里,他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过上了充实而平静的晚年。

2008年,关光烈因病去世,享年82岁。他的去世让许多朋友和战友感到深切的悲痛和惋惜,大家纷纷表示,关光烈是一位值得尊敬和怀念的好同志、好战友。

关光烈的一生可谓充满了曲折与挑战,但他身上体现的坚韧品质、忠诚与对底线的坚守,使他成为一个值得深思与敬佩的人物。

0 阅读: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