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称他为大同历史上“最牛的市长”,也有人认为他是一个“疯子”,还有人把他看作“菩萨”。这些不同的标签,都是人们对耿彦波的评价和褒扬。
那么耿彦波从政的这些年究竟做了什么?
大好年华只争朝夕耿彦波是地道的山西人,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16岁时便开始工作,18岁就晋升为县委干事。第二年,国家恢复了高考,耿彦波一边工作,一边学习。
1983年,他在高考中达到了山西大学的专科录取分数线,选择了中文系。三年后,他以专科学历顺利毕业,成为当时山西省的高材生。毕业后,耿彦波被分配到晋中地委办公室工作,由于头脑灵活、为人直率、正直儒雅,他迅速进入了领导层的视野。
1987年,他成为地委办公室副科长,年仅29岁,迈入了仕途的门槛。
此后,他的职业生涯如同开挂一般,先后担任了地委办公室副主任、灵石县委副书记、灵石县县长、榆次区委书记、大同市市长、太原市市长,还曾担任过省政府副秘书长。
耿彦波目光远大、格局宏伟,能够精准地识别出地方发展的关键点,并洞察到未来的经济增长点。无论是遇到怎样的非议与争议,他总能坚定地承受压力,排除万难,围绕目标推进工作。
当他担任灵石县县长时,他决定动用5000万元财政资金修复破旧的王家大院。90年代,5000万元的资金相当于今天几十亿的购买力,而当时灵石县的经济总收入仅为1亿元。
这个决定一出台,当地官员强烈反对,群众也纷纷表达不满,甚至有人拉横幅、上访,骂他是“耿疯子”,要求“送魔鬼见阎王”。
耿彦波的决策背后有着深思熟虑的考虑。
一方面,他意识到煤炭是不可再生资源,灵石的煤矿迟早会挖完,若煤炭资源耗尽,灵石的百姓该如何生存?
另一方面,煤炭开采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长期下去将影响到当地百姓的生活质量和生态环境。
因此,耿彦波认为,要保证灵石的长期发展,必须寻找另一条发展道路。
在拆迁和修缮的同时,耿彦波还着手进行老旧县城改造工程。
然而,直到2000年他离开灵石时,王家大院仍旧保持着低调的存在。当时,部分群众自发在主要路口放置花圈,庆幸耿彦波离开了。
然而,到了2005年前后,随着影视剧的宣传和王家大院成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这个景点逐渐名声远扬,吸引了大批游客。每年门票收入突破3000万,甚至吸引了不少外国游客专程前来参观。
王家大院的开发也带动了当地的消费,增加了3亿元的收入,并使灵石县的GDP突破了160亿元。此时,群众才意识到耿彦波当初的投资是多么远见卓识,5000万元的投入,实际上是在为人民谋取福祉。
2000年,耿彦波调任榆次区委书记,看到榆次城区破旧的基础设施和拥挤的街道,他立即启动了大规模的城市建设计划。
所有的街道都被重新开挖,甚至连榆次的地标性建筑——凌云大厦也被拆除,全城几乎成了工地。市民的不满和抱怨不断,有人质疑为什么不能分阶段进行施工,为什么不能分片区挖掘。
耿彦波清楚地知道,作为一名干部在一个地方的任期有限,时光宝贵,必须抓紧时间推进工作。
榆次的城市建设项目给了耿彦波四年的时间。
当榆次古城建设完成的那天,一些市民在城墙上挂出了横幅,这一次,横幅上写的不是责骂,而是“谢谢你,彦波”。在场的人回忆道,耿彦波看到这句话时,眼中泛起了泪光。这也许是他第一次如此公开地获得群众的认同和肯定。
此外,榆次的常家庄园曾被评为4A级景区,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带来了可观的门票收入,并成为全国影视剧拍摄的热门地。
宁挨一时骂、不挨千秋骂2008年2月,耿彦波上任山西大同市市长,并在上任当天立下决心:“成为大同历史上最出色、最好的市长。”他为此目标全力以赴,毫不懈怠。
然而,当时的大同让耿彦波感到震惊。到处是年久失修的取暖锅炉,城市破败不堪,垃圾随处可见,交通拥堵,空气中充斥着尘土。这样的城市,如何能够发展起来呢?
耿彦波敏锐地发现了大同古城蕴藏的文化价值,并为此制定了一项宏伟的规划。上任仅十天后,他在第一次市常委会上提出了“一轴双城”的新规划:以御河为中轴,一边是历史文化名城,另一边是现代园林宜居城市。
他的规划不仅要拆除一部分古建筑,还要对整个城区进行彻底改造——这不仅仅是修改原有的城市布局,而是要从零开始,重建大同的城市面貌。
这个庞大的计划意味着,大同市将进行大规模的拆迁和道路建设,必然会引发市民的不满和抗议。但是,耿彦波毫不退缩,他曾说:“宁挨一时骂,不挨千秋骂。”
然而,要完成这个目标并非易事。耿彦波粗略估算,整个大同市的改造工程需要500亿元的资金,而当时大同市一年的财政收入仅为100亿元。
面对如此巨大的资金缺口,耿彦波没有退缩,他在大会上明确表示,要通过贷款100亿、自筹资金100亿、争取政府支持50亿,并通过“经营城市”的方式获得剩余的250亿元资金。
资金难题是巨大的,但耿彦波的决心同样坚定。他亲自走访每一个工地,了解项目进展,检查施工质量。无论是安全帽的质量,还是工程的进度,他都亲力亲为,确保每一笔资金都用在刀刃上,确保每一项工程都能高效且高质量地推进。
耿彦波的务实作风和魄力,给了这座城市一线生机。
耿彦波一边推进工作,一边劝导市民,几乎每天都在一线工地忙碌,身心疲惫,连轴转。与此同时,他的名字也成为了争议的焦点,许多人称他为“耿拆拆”,不满的声音几乎不断。
根据统计数据,从2008年到2009年,除了城中村改造外,大同市的拆迁数量竟然达到1.7万户。那段时间,许多市民将这一年形容为“灾难”。
然而,耿彦波并没有因民众的抱怨而退缩,他以身作则,不辞辛苦地奔走在工作一线,始终亲力亲为,市民渐渐看到了他的努力与决心。
随着一项项城市改造工程的完成,市民对大同的变化感同身受,他们的态度也发生了转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称赞耿彦波,街头的骂声逐渐消失。
耿彦波的雷厉风行,体现在工作中的方方面面。如果下级官员犯错,他直言不讳地批评;如果与领导班子成员意见不合,他敢于争吵,直到对方服气;如果工程老板搞“豆腐渣”工程,他甚至会和对方对抗,直到问题得到解决。
在大同的5年任期内,耿彦波领导下修建了200余条道路,累计400多公里,改造了170个城中村,成功让这座城市焕然一新。
当他指挥修建云冈石窟时,国家文物局发现工程存在不少问题,要求项目暂停。虽然耿彦波因此遭遇了不少质疑,但此时的大同市民纷纷为他辩护,支持他的决策。耿彦波亲自请文物专家进行多次论证,最终项目获得了批准和认可。
2013年,耿彦波突然接到了调任太原市长的通知。
消息一经传出,成千上万的大同市民自发走上街头,请愿要求他继续留任,打出横幅:“翻身忘不了共产党,巨变离不了耿市长”。他们用签名和行动恳请他继续领导大同,推动这座城市的建设。
三年一小变,五年一大变太原,作为山西省的省会,是政治和经济的中心,代表着全省的面貌。
耿彦波继承了他在大同市时的风格,继续以“耿拆拆”的名号深入人心。他提出了“让太原三年一小变,五年一大变”的宏大目标,旨在为太原人民创造更好的生活。
从那时起,太原开始了多条道路的开工改造,环城快速路也被纳入规划,耿彦波还发起了覆盖95万人口的“城中村”大改造工程。和大同市民一样,太原的居民也相信,这位皮鞋总是沾满灰尘、亲自到一线督查的市长,是真心实意地为城市着想。
在担任太原市长的第一年,耿彦波就拆迁了700万平方米,太原的高楼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他主政的几年里,太原不仅建起了四通八达的高架快速路和城市立体交通网,还完成了“城中村”改造、东西山绿化等重要项目,实现了古县城的复兴。
此外,太原也成功转型为“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创新示范区”,逐步展现出一线城市的现代化气息。耿彦波通过实践兑现了他“五年一大变”的承诺。
2015年,一部关于耿彦波的纪录片上映并获得了金马奖,耿彦波的名字从山西走向了全国,成为了“网红”。然而,尽管如此,耿彦波依然保持着低调务实的工作态度,继续投入到城市改造的第一线。
2016年,太原市暴雨导致严重积涝,耿彦波不顾危险,冒雨上街检查情况。随后,太原还发生了供暖不足的情况,40万人未能及时供暖,群众不满情绪高涨。耿彦波第一时间拨通热力公司经理的电话,连续打了七次,直到问题得到确保解决,他才暂时松口。
2017年3月,耿彦波在太原市人大会议上表示:“我们有辉煌的历史,但今天我们没有把太原的文化提升到应有的高度,我作为市长,感到非常惭愧。”
这番话鼓舞了太原的市民,大家都期待着他如何继续为这座城市的文化事业贡献力量。
然而,尽管群众对耿彦波充满支持和期待,2019年初,61岁的耿彦波宣布卸任太原市市长,结束了长达43年的官场生涯。
即便如此,卸任后的耿彦波依然是那个亲切和蔼的“耿市长”。在他担任太原市长的六年中,太原市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每年GDP都以可观的速度增长。
退休四个月后,山西省政府任命耿彦波为省政府参事,继续为山西省出谋划策,始终不忘为人民谋福利。
2024年,他被任命为山西省名人联合会的代理会长,继续为社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