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137年的时候,发生了这样一件事,高庆裔被处以死刑。到了要行刑的时候,宗翰赶来送别高庆裔,只见他满脸悲戚,眼中含泪。而高庆裔呢,在这即将赴死的时刻,对宗翰说道:“大王啊,您要是当初能听从我的那些计谋,恐怕这金国的天下就会是您的啦。只可惜,如今说这些也晚了,往后的日子,您可要多多保重自己啊。”说完,便带着满心的遗憾,走上了那条不归路。
高庆裔是渤海人,此人非常聪慧,有着很多的智谋,算得上是足智多谋了,他可是完颜宗翰身边极为重要的谋主。打个比方来说吧,如果把完颜希尹比作是完颜宗翰的张良,那么高庆裔就如同完颜宗翰的陈平一般,在完颜宗翰诸多事务的谋划等方面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呢。
在公元1114年的时候,阿骨打发起了起兵抗辽的行动,并且成功征服了渤海国。就在这个过程当中,有一个名叫高庆裔的人前来投奔阿骨打,之后他便隶属于宗翰的麾下做事了。
宗翰乃是撒改的儿子,他作为国相系的首领,在金国初年那可是极为出众的一位名将。论打仗的本事,他堪称是最厉害的那一批人,而且其战略眼光相当长远呢。金国之所以能够顺利进入中原地区,这里面可有一半的功劳得算在宗翰的头上。他凭借着自身卓越的军事才能以及高瞻远瞩的战略谋划,在金国开疆拓土、挺进中原的进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是金国早期军事发展历程中极为关键的人物。
高庆裔此人颇具谋略,其出众的才能深得宗翰的赏识与认可。在金国初年那个局势复杂的时期,高庆裔凭借自身的智慧和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大力地助力宗翰,使得宗翰得以在众多势力当中脱颖而出,最终成为金国初年势力最为强劲的实力派人物。
那宗翰到底有多厉害呢?据说,金太宗曾经私自取用了国库里面的钱去买酒来喝,结果呢,宗翰知晓此事后,直接对金太宗施以杖责,打了几十板子呢。由此可见,宗翰确实是个很有胆量、很有手段的人,连皇帝私自违规动用国库钱财的行为都敢如此处置,其强势程度也就不言而喻啦。
公元1127年的时候,开封这座重要的城市沦陷了。在这个时候,金国这边太祖系和国相系这两方,在处理北宋相关问题上产生了矛盾冲突。就拿宗望来说吧,他的想法是要保留北宋原有的统治形式,也就是让赵家依旧能够留在开封,不过呢,有个前提条件,那就是北宋得向金国表示臣服,并且按照要求定期缴纳贡赋才行。
据相关记载,高庆裔当时给宗翰出了个主意呢。他提出一定要把北宋皇室成员押解送到东北去,做完这件事后,还要在中原地区着手培植能够听从他们安排的代理人。而在这一系列谋划当中,他们选中了张邦昌,打算将其推到前面,让其充当那个所谓的代理人角色。
高庆裔当时对宗翰讲了这样一番话,他说要是把赵家给留下来,那中原地区肯定会很快就恢复生机与活力的,这对咱们金国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而要是去拥戴张邦昌呢,张邦昌他本身根基就不稳固,在这种情况下,他也就只能乖乖听从咱们金国的吩咐行事啦。
另外要知道,当时赵构还在世呢。这张邦昌呢,心里头只想着保全自己的性命。那他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肯定是会选择和宋军去展开战斗的哦。一旦出现这样的情况,中原地区可就会陷入一片大乱的局面啦。而金国那边呢,看到中原乱成这样,他们就可以安安稳稳地高枕无忧啦,而且还正好能借着这个混乱的时机,往南去进行征伐呢。
宗翰呢,他听取了高庆裔所提出的意见,随后便提出要册立张邦昌这一要求。这可就引发了不小的风波,他和宗望为此事展开了极为激烈的争吵。要知道,国相这一方的实力那是相当强劲的,宗翰在这件事情上表现得十分咄咄逼人,甚至还把完颜杲也给搬了出来当作说辞。在这样的情况下,宗望即便心有不甘,但面对宗翰如此强势的态势,也只能无奈地选择退步了。
话说在北宋末年,发生了一件大事,这便是靖康之变。当时呢,张邦昌建立了一个所谓的“伪楚”政权。而在此之前,宋徽宗和宋钦宗这两位皇帝已经被敌军俘虏到了辽东地区。这张邦昌啊,他性格上比较软弱。虽然建立了“伪楚”,可他心里头其实是不敢真的称帝的。后来呢,他还是把这好不容易弄到手的江山又交还给了赵构。只是让人没想到的是,即便他这样做了,最后还是被赵构给处死了。
在1128年的时候,金兵发起了向南的征伐行动,并且成功夺取了山东地区。当时,高庆裔向宗翰提出了一个建议,那就是要好好对待孔子的后裔,对曲阜这个地方加以保护。不仅如此,还要从中找出一位能够代表“孔圣人”的人物来。这么做的目的呢,是为了和南宋去争夺正统的地位,以此来争取中原地区百姓们的人心。
在作战过程中,高庆裔给宗翰出了不少主意呢。在他的支招之下,宗翰在战场上进展得十分顺利,没过多久,就成功地平定了河北、山东以及河东这些地方。而到了这个时候,高庆裔又提出了新的建议给宗翰。他觉得应该去寻找合适的代理人,让这个代理人来取代之前的张邦昌,从而能够和赵构形成对抗之势呢。
那么,究竟谁来担任代理人合适呢?当时太祖系这边有个想法,那就是打算册立折可求来担当此任。为何会选中折可求呢?这是因为折家可是有着几百年的声望,太祖系想着借助折家这份深厚的声望,以此来和南宋相互抗衡呢。
太祖这一系所喜欢的人呢,国相那一系肯定是不喜欢的。于是呢,宗翰就安排高庆裔去探访一番,目的就是要看看在这些人当中,到底谁才是更为合适的人选。
高庆裔着手去办一件事,那就是找来完颜昌,两人一同在山东这块地方寻觅合适的人选。经过一番挑选啊,最后把目光落在了刘豫身上。这刘豫呢,自身根基比较浅薄,没多少深厚的背景和底蕴,可即便如此,他还是被高庆裔和完颜昌给看中了,就这么成了国相系眼中合适的人选,就如同是被他们挑中的一棵“菜”一样。
在那样一个局势复杂的时期,靠的是拳头硬才有话语权。刘豫就是凭借着武力上的某种“优势”获得了胜利,然后建立起了所谓的“伪齐”政权。这个刘豫,对金国那可是毕恭毕敬的,竟然自称是子皇帝呢,这情形和当年石敬瑭自称“儿皇帝”简直是一模一样,没什么差别。
刘豫所建立的“伪齐”政权,它占据着河南、陕西以及淮东的大部分区域呢。这个“伪齐”在当时对于金国来说,有着特殊的作用哦,它实际上是金国用来抵御南宋北伐的一道战略屏障,就像是一道防线似的,起到了一种缓冲的作用,把金国和可能发起北伐的南宋隔离开来,形成了一个缓冲地带呢。
刘豫有个很重要的靠山,那就是宗翰。也正因如此呢,国相系这边的势力就变得更为强大啦。而高庆裔呢,他凭借着自身十分出色的能力,担任起了西京留守这个职务哦,主要负责的就是河东地区的军政方面的诸多事务呢。
宗翰所拥有的势力范围极为广阔,在他的手下更是汇聚了众多才能出众的人才。而且宗翰自身具备着非凡的谋略,其军事水平也是相当高超的。正是凭借着这些优势条件,宗翰得以在金国初年脱颖而出,成为了当时金国实力最为强劲的一派势力的代表人物。
在燕山的南边那片区域,当时发号施令的主要人物是宗翰哦。这个宗翰所掌管的金国最高军事机构,也就是都元帅府呢,它的职权可不小。它可不单单只是负责带领军队去打仗这么一项任务哦,居然还拥有任免地方官员的权力呢。就因为这样,中原地区在当时某种程度上就变成了像是处在金国里面的一个特殊区域,仿佛是个“国中之国”一般啦。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这么一个常见的规律,那就是当臣子的功劳达到非常高的程度时,往往就会让君主产生忌惮之心,这便是所谓的“功高震主”啦。而宗翰呢,就恰恰碰上了这样棘手的情况。宗翰的实力可不是一般的强,他在诸多方面所展现出来的能力以及所立下的功劳,都让他在当时的局势中拥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面对这样实力强劲的宗翰,金太宗即便心里可能有着各种想法,但权衡之下,也不得不做出妥协让步的决定呢。
在公元1132年的时候,金太宗心中有个想法,那就是打算册立自己的儿子宗磐作为储君。然而,这一想法却遭到了宗翰的强烈反对。宗翰可不是仅仅嘴上说说而已,他还多次带着人径直进入宫中,名义上说是去“劝说”金太宗,可实际上呢,就是在给金太宗施加压力,其目的就是要求金太宗务必遵守勃极烈制呢。
宗翰做出了一个重要的选择,他看中了阿骨打的嫡长孙完颜亶,认为完颜亶有成为储君的资格。面对宗翰的这一决定,金太宗即便心里可能有不同想法,可也不敢轻易违背,毕竟宗翰在当时有着不小的影响力呢。于是呢,金太宗也只好依从宗翰的意思,让自己的侄孙完颜亶当上了储君。就在这一回的事情当中,国相系可以说是大出风头,在整个事件里占据了很显眼的位置,显得格外突出。不过呢,高庆裔这个人却十分敏锐,他从这一系列的情况当中察觉到了潜藏着的危机,心里不由得对未来的局势多了几分担忧呢。
宗翰做出的这一举动,那毫无疑问是和太宗系完全闹掰了,把脸皮都给彻底撕破啦。要知道太宗的儿子数量可不少呢,要是他们和太祖系联合起来的话,就算是国相系,恐怕也会觉得难以应对,很难招架得住这般局面。
在双方已然撕破脸的这种情形下,那就必须得狠下心来才行。这时候,高庆裔就向宗翰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他觉得应该想办法把宗磐给除掉。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因为只要除掉了宗磐,也就断绝了太祖以及太祖系相互联手的这种可能性。
宗翰这个人,他大意了呢。他心里想着,宗磐没什么拿得出手的军功,就觉得这样的人肯定不会对自己造成什么威胁啦。而且呢,完颜亶能够继位,按道理来说那是应该感谢国相系这边的,怎么可能会干出那种过河拆桥的事儿呢?他就是抱着这样的想法,所以在这件事情上放松了警惕呢。
完颜亶在年仅12岁的时候就被立为储君了,要知道,这个年纪的他,在各方面的根基其实都还很不稳固呢。也正是瞅准了这一点,宗翰才觉得自己有足够的底气去行事。然而呢,宗翰可真是大大地低估了完颜亶,人家完颜亶可不是那种普普通通、平平无奇的人物哦。
在公元1135年的时候,金太宗离世驾崩了。随后,完颜亶继承了皇位,也就是历史上所称的金熙宗。金熙宗刚刚继位,便迅速采取行动,他联合起太祖系以及太宗系的那些诸侯们,一同来和宗翰展开对抗。不仅如此,金熙宗还做出了一项重大举措,那就是废除了勃极烈制。
金熙宗做出的一个举动,着实让宗翰一下子有些难以应对。怎么回事呢?原来,金熙宗把实行已久的勃极烈制给废除掉了。这还不算完,宗翰手底下那些人呢,也都被调离了他们原本所在的河北、河东地区,转而安排到尚书省去担任相关职务了。要知道,在当时那种情况下,这样的一系列安排,可无疑是给宗翰传递出了一个相当危险的信号。
高庆裔敏锐地察觉到了危险的气息,于是向宗翰提出建议,让他提前做好相关准备,谋划着以“清君侧”这样的名义去把宗磐给除掉。在高庆裔看来,只要能成功将宗磐杀掉,那么仅仅依靠太祖系那些人,是没办法掀起什么大风浪、折腾出什么大动静来的。
太祖这一系的内部其实并不团结呢。就拿他们当中的情况来说吧,宗隽是站在宗磐那一边的,给予支持;而宗干呢,则是支持金熙宗的;至于宗弼,他的态度可不太明确,老是摇摆不定的。另外,宗干已经是上了年纪,身体状况也大不如前了,而且呢,他还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军功。再看看宗弼,和宗翰相比起来,那可真不是在一个档次上,在当时那个时候,他的地位甚至都还比不上完颜昌呢。
宗翰心里其实对金熙宗存有一定的幻想呢。他所期望的是自己能如同周公那般,在朝堂之上发挥重要作用,辅佐君主,成就一番大业,而不是成为像王莽或者霍光那样,在历史上有着颇具争议举动的人物。而宗磐呢,他对宗翰那可是痛恨至极。为什么会这样呢?原来,在他看来,如果不是宗翰从中插手干预的话,那么坐在皇帝宝座上的就应该是他自己啦,所以他才会对宗翰怀着如此深切的恨意。
金熙宗之所以能够当上皇帝,这里面还真得好好感谢一下宗翰呢。不过呢,这金熙宗可不是个安于现状的人,他心里头可是有着雄心壮志的哦。他可不甘心让大权就这么落到别人手里,所以呢,他就选择支持宗磐,让宗磐跟着宗翰去对抗呢,就是这么个情况啦。
咱们知道,在当时那个情况下,太祖系一直以来就对国相系心存不满呢。而且宗干、宗弼这两个人,他们在立场上是倾向于金熙宗这边的。这么一来,宗翰可就陷入到一种孤立的境地啦。不过呢,大家可别小瞧了宗翰,他其实并非是没有能力去打上一仗的哦。只是呢,哪怕处于这样的形势下,他也始终不愿意跨出那“篡位”的这关键一步。
金熙宗和宗磐二人皆是颇为聪慧之人。要知道,在当时那种局势下,如果他们直接对宗翰采取行动、下手整治的话,那极有可能会引发一场激烈的内战呢,这后果可是相当严重的。于是呢,他们经过一番考量,便把注意力转移到了高庆裔的身上,想着通过对付高庆裔,就如同斩断国相系的臂膀一般,以此来达到削弱国相系势力的目的。
在1137年的时候,发生了这样一件事。金熙宗呢,他找出了一个理由,就是高庆裔存在贪赃枉法的行为,于是便下达了命令,要将高庆裔处死。这时候,宗翰心里实在是过意不去,毕竟和高庆裔有着一定的关系吧。所以宗翰就向金熙宗表达了自己的想法,他说自己愿意把所担任的一切职务都给罢免掉,就盼着能以此来换得高庆裔的一条生路,让他能活下去。然而,金熙宗却并没有答应宗翰的这个请求,还是坚持要处死高庆裔。
在那刑场即将执行刑罚之际,高庆裔被押解着缓缓走向那里。而宗翰呢,满心悲痛,眼中含泪,前来为高庆裔送别。这时候,高庆裔看着宗翰,满是感慨地对他说道:“想当初啊,要是能听从我所提出的那些建议,又何至于闹到如今这般田地。如今我这一死,往后的日子,王爷您可一定要多多保重自己啊。”
高庆裔说的那些话呢,确实是有一定道理的。就拿宗翰来说吧,他最后之所以失败了,其实就是在一些方面出了问题。一方面呢,是他太大意了,对很多事情可能没有足够谨慎地去对待,没有充分考虑到各种可能出现的状况和风险,就这么疏忽大意着,结果就让自己陷入了不利的局面呢。另一方面呢,他做事也不够狠辣,在面对一些关键的抉择、关键的情况时,可能没有那种果断决绝、狠得下心来的劲头,以至于错失了不少机会,最终就输了。要知道,从古至今,那些身处权臣之位的人,他们的出路基本上就只有两条路可以走哦。要么呢,就主动地把自己所拥有的一切权力、地位等等全部都放弃掉,彻彻底底地从那种高位上退下来,回归到一种相对平淡的状态;要么呢,就是要更进一步,比如说在权力上继续往上攀爬,获取更高的地位、更大的权力,让自己的权势更加稳固、更加庞大,除此之外,好像也很难再有其他的选择啦。
在金国建立的初期,那朝廷之中权力的博弈可是相当激烈呢。宗翰呢,他采取行动迫使金太宗册立了完颜亶。这一举措之后,就相当于把宗翰自己逼到了一个没有退路的境地啦。为啥这么说呢?原来,宗磐一直想着能当上皇帝呢,结果没当上,心里头那叫一个痛恨宗翰,觉得都是宗翰坏了他的好事。而且呢,被册立的金熙宗也不乐意就当个傀儡,他可不愿意啥事都得看宗翰的脸色去办事呢,都想着能自己掌握大权。
宗翰的处境极为艰难,他到了那种即便放弃所有的一切,都难以保证自身安全的地步了。在那样的形势下,他似乎只剩下一条路可走,那就是更进一步啦。要知道,他要是不当皇帝的话,就只能等着被金熙宗给收拾掉,根本就没有其他的什么选择余地咯。
话说在当时,高庆裔落得个被杀的下场,而宗翰面对这样的情况,竟是毫无办法,只能满心忧愤,最后郁郁而终。时间来到了1150年,这一年发生了一件大事,完颜亮居然将金熙宗给刺死了,随后便夺取了皇位。不过呢,完颜亮刚坐上皇位的时候,根基并不是很稳固。为了能够把自己的皇位牢牢巩固住,他可是采取了极为狠辣的手段。太宗这一脉、宗翰这一脉,还有宗弼这一脉的人,几乎没有一个能逃脱他的毒手,全都被他一股脑儿地给收拾了,真可谓是一锅端呐,下场十分凄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