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37年夏,毛主席亲自指派张爱萍前往上海展开游击战,显示出高超的战略眼光。张爱萍在与中共江浙省委书记刘晓会合后,迅速组织起一支几百人的队伍,借助上海郊区的难民与地形优势,面对初期缺乏战斗力的队伍,他意识到必须从理论转向实践,针对特定环境设计战术。随着形势的变化,命令接连而至,张爱萍不得不离开新组建的游击队,心中充满遗憾。那么,张爱萍的游击战究竟能否成功,改变上海的命运呢?下面小史就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
张爱萍,原名张端绪,生于1910年1月9日,来自四川省达县罗江口镇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1925年春,他进入达县中学,开始参与革命活动。1926年4月,张端绪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随后转为中共党员。
随着他的视野逐渐开阔,这位年轻人渴望外出闯荡,并以“爱萍”作为新名,表达他坚定离家的决心。其中,“萍”字不仅象征漂泊不定的浮萍,也隐喻着青萍——即宝剑,代表他斩断不公的决心。
1929年6月,张爱萍离开家乡,奔赴上海,12月加入红十四军。这标志着他朝着心中梦想迈出了重要一步。1930年底,他被派往中央苏区从事共青团工作,并参与多次反“围剿”的斗争。
在1936年夏的一天,张爱萍指挥着部队向瓦窑堡进发,准备在此稍作休整。当他们刚翻过一个山头时,当地的村民急匆匆地赶来,神情焦急地报告:“青阳岔县的政府遭到了国民党军的袭击,财物被抢还有人被抓走!请共产党为我们出气啊!
张爱萍刚刚带领部队取得了一场胜利,心中难免被群众的苦楚激起愤怒。他的战士们纷纷附和:“张政委,咱们必须去,不能让老百姓受委屈!”张爱萍思索片刻,毅然决然地点头:“出发!我们要给敌人一个教训!
骑兵部队向敌军所在的方向迅速出发,然而一路追击,却始终未能见到敌人的踪影。直到下午一点钟,张爱萍感到事情不对,严肃地说:“停止追击,情况有些异常,怎么可能追了这么久都看不见敌人?
正在返回的途中,他们再次遇到了那位报告的村民。村民泪流满面地呼喊:“首长,求您为我们报仇,绝不能放过他们!”这时,有战士看到村民如此悲伤,心中感到不安,便提议:“政委,我们再往前追追,或许敌人就在前面!”
在战士们的请求下,张爱萍终于决定继续追击。经过三十多里的苦追,他们终于接近了敌人。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张爱萍的部队不仅歼灭了部分敌军,还俘获了四十多名敌兵。
事情的发展却出乎他的意料。归途中,他们遭遇了敌军的埋伏,损失惨重,甚至连张爱萍也负了伤。当他回到瓦窑堡时,心中充满懊悔,想着部队不该承受这样的损失,心中难免愧疚,想象着见到毛主席时该如何面对。
正当他沉浸在懊恼中,一名战士突然前来汇报:“张政委,主席让您过去一趟。”张爱萍心中一紧,急忙问:“主席找我有何事?”战士摇了摇头,只说:“主席没说,您去就知道了。
怀着忐忑的心情,张爱萍来到了毛主席的窑洞。见到张爱萍,毛主席关切地问:“爱萍,怎么愁眉苦脸的?”张爱萍尴尬地点头,嘴里却不知该如何回答。毛主席继续说道:“听说你最近在想‘胜败乃兵家之常事’?”原来张爱萍刚回到瓦窑堡时,有人对他调侃道:“你以前不是总是打胜仗吗?这次怎么会失败呢?”
张爱萍当时只是气愤地回应:“这又有什么呢,胜败乃兵家常事。”他没想到这句话竟传到了毛主席的耳中,连忙解释:“主席,我那只是气话,
毛主席皱眉,语气变得严肃:“你确定只是气话吗?我觉得你似乎没有真正反思。”张爱萍意识到毛主席可能误解了,立刻说:“不是的,组织对我的处分我已经接受,也已经在反思自己的失误。
或许意识到语气过于严厉,毛主席让张爱萍坐下,语气缓和了许多:“你过去打仗有自己的方法,每次都能取得胜利,为什么这次会失败呢?你需要好好总结,找到原因。胜败固然正常,但作为指挥员,你不能借此为自己开脱,这样怎么能赢得士兵们的信服呢?”
毛主席的话虽直白,却透着关切,让张爱萍的心中感到温暖。最后,毛主席问他:“你有没有什么建议或要求?”经过思考,张爱萍回答:“我想去红军大学学习一段时间,提升自己的能力。
毛主席听后,面露欣慰之色,点头称赞:“很好,作为指战员,智勇双全是必要的,去学习也是好的。”接着,毛主席便为张爱萍写了一封介绍信。手握着毛主席的介绍信,张爱萍缓步离开窑洞,仰望蔚蓝的天空,几日来的懊恼一扫而空,内心重新燃起了希望与斗志。
在1937年,张爱萍正担任延安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的教员。此时毛主席将他派往上海,任中共江浙省委军委书记,负责开展地下工作。起初张爱萍并不情愿,因为他早已提交申请,希望能够参加前线的战斗部队,命运似乎总是与他作对,他留在抗大当了教员,此次调任让他心中充满不满。
在接受任命前,毛主席认真分析了当时的形势,强调了上海的重要性:“一旦上海失守,南京也将不保。你们必须组织流亡的难民,开展抗日游击战。”他指出,张爱萍曾在上海进行地下工作,对当地情况相当熟悉,因此他肩负的任务极为重要。经过思考,张爱萍意识到主席的决策经过深思熟虑,便立刻表态:“保证完成任务!”
张爱萍很快意识到,日军一旦占领上海,必将在周边农村开展游击战。为了提前做好准备,他决定开设游击短训班,利用白天主持省委军委工作,晚上则在培训班传授游击战术。学员们对他的教导反应良好。然而,在课堂上,有学员提出疑问:“老师,您讲的游击战术主要是在山地进行的,但上海地处平原,您的方法能用吗?”这让张爱萍一时语塞,因为他尚未研究过平原地带的游击战。
课后,张爱萍与省委军委的同事们进行了一番深入讨论,经过几天的研究,他们得出了一个可行的方案。他们发现,农村地域广阔,村镇相连,日军只能控制部分地区。张爱萍提出可以在适合的村庄中秘密组织游击队,采取“白天分散、夜晚集中”的战术,借此扰乱敌人,让他们在紧张的战斗中无法安宁。
不久后,11月12日,上海沦陷,张爱萍和江浙省委遵循毛主席的指示,迅速撤往郊区,准备开展游击战。就在此时,他接到博古的命令,要求他立即前往南京,接受新任务并准备去浙江工作。由于这是中共代表团的指令,他们不得不遵从,张爱萍、吴忠超和陈家康三人迅速启程。
到达南京后,张爱萍惊讶于城内的混乱景象,尽管日军尚未进入,城里却已弥漫着硝烟和激烈的枪战声,国民党军正在溃逃。在这绝望的局面中,张爱萍感到气馁,漫无目的地走在街上,他意外发现国军撤退时遗弃了大量武器和弹药。
顿时他眼前一亮,正愁缺乏武器的他,看到这些装备心中燃起了希望。“不去浙江了!”张爱萍决定立即改变计划,开始构思战术,并指派陈家康前往武汉向中共代表团报告,告知他们在南京准备组织游击战。
没过多久,陈家康就打来电话,传达博古的命令:“立即撤到武汉。”张爱萍感到惋惜,明明收集到如此多武器,却无法运用,但他也意识到,中央代表团派他们去武汉必定有更重要的任务。在离开之前,他回望着曾经繁华的南京,满目疮痍的城市令他心中感慨万千。
12月24日,张爱萍抵达武汉,在周总理的领导下,担任总指挥部参谋,展开统战工作。此时,上海已经彻底沦陷,日军的炮火将这座城市化为废墟,这一局面也为国民党军后来的迅速接收埋下了伏笔。
1945年,当国民党军接收上海时,张爱萍正指挥淮北的战斗,他听闻这个消息后,心中无比痛心:“如果不是博古下的两道金牌令,接收上海的就会是我们!”
张爱萍于1946年初因头部受伤被送往苏联进行治疗,直到1948年底才回到祖国。1949年4月,华东军区海军成立时,刘伯承特意点名让他担任司令员。虽然面对这个全新的军种,张爱萍对海军并不熟悉,但他却表现出强烈的学习意愿,这种态度为他后来的海战指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52年初,随着粟裕被调任副总长,张震也进入总参工作,华东军区副司令员和参谋长的职位随之空缺。在这一背景下,司令员陈毅将精力主要集中在上海,中央决定调许世友担任副司令员,而张爱萍则担任参谋长。两位性格鲜明的上将就此相遇,形成了独特的工作组合。
1954年8月,华东军区部队接连解放东矶列岛、头门山、田岙和雀儿岙等岛屿后,中央决定向国民党军在浙东沿海的指挥中心发起进攻,于是成立了浙东前线指挥部,负责指挥这一行动的正是张爱萍。
在夺岛的战术上,军区内部意见分歧颇多。张爱萍认为,国民党在浙东的核心是大陈岛,而一江山岛则是通往大陈岛的门户,因此可以先攻占一江山岛,以此作为进一步进攻的跳板,也有少数人持不同意见,认为国民党海军实力较强,应该逐步夺取一些小岛再进攻重要目标。
在会议上,许世友表现出强烈的进攻欲望,他希望能一次性集中力量对大陈岛发起总攻,这种冒险的策略最终被毛主席否决。军区为了确定最佳方案,反复召开作战会议,许世友对此仍不甘心,一度爆粗口表达不满,声称大陈岛仅有两万敌人,他可以轻松击败,张爱萍深知海战与陆战的不同,因此他坚持自己的观点,主张先攻占一江山岛,并在会上对许世友的计划提出反驳。
张爱萍的反对并非出于对抗,而是基于对战局的深刻理解。他与张震共同反复修改,最终制定出一个切实可行的作战方案,并认为应该趁部队士气高昂、外部势力无暇插手时迅速发起一江山岛的战役。否则,一旦美国等外部力量介入,局势将变得复杂。然而,许世友对这一提议并不买账,认为尚未准备充分,决定延迟作战。
张震在回忆录中提到,许世友向总参汇报时表示当前情况不宜进攻,张爱萍对此感到非常不解,愤怒之下直接给分管作战的陈赓打电话,详细说明前线情况,陈赓承诺帮他向上级汇报。
等待命令的过程中,张爱萍还专程跑到南京军事学院向刘伯承倾诉苦恼,刘帅给予他安慰,建议他做好自己的工作。最终军委采纳了张爱萍的作战方案。1955年1月,经过精心策划的战役仅用不到一天便取得了胜利,一江山岛成功解放。
张爱萍将军的一生可谓是奋斗的两个三十年,深刻而辉煌。以1956年为分水岭,他的前半生专注于军事斗争和作战,经历了无数次生死考验与战场锤炼,积累了丰富的战斗经验。而进入后半生,张将军则投身于国防科技领域,亲自参与和指挥了中国“两弹一星”的研发与发射,这一成就不仅标志着中国的科技进步,也让世界为之震惊。
在中国发展的漫漫征途上,张爱萍将军奉献了自己的全部心血与智慧。他的坚定信念和无私奉献精神,为国家的崛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的每一次指挥与决策,都在推动着国家向前迈进,为后人树立了榜样。
2003年7月5日,张爱萍将军与世长辞,享年93岁。尽管这位杰出的军事家已经离开了我们,但他的伟大与贡献将永远铭刻在人们心中。正如那句“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张爱萍将军以谦逊的姿态告别,展现了他一生的真实写照。
毛主席、党中央是英明的。不是谁都有能力接收上海。
向张将军致敬
共和国精英荟萃的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