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甘肃段通航的情况

冰毅谈情 2025-03-29 05:12:52
一、内河水运发展核心布局 1. 重点航道推进 甘肃省在《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中明确提出,重点推进黄河临夏段、兰州段、白银段的航道建设,并研究白龙江航道的可行性。同时,计划推动黄河甘肃段刘家峡至景泰的旅游通航,打造“百里黄河风情线”,整合航运与文旅资源。 2. 港口体系构建 规划以兰州、白银、临夏、陇南等港口为主体,形成内河港口网络,支撑区域物流与旅游经济。例如,兰州新港被定位为西北物流枢纽,未来将整合铁路、公路与航运网络。 二、跨区域航道贯通目标 1. 三省区通航计划 根据甘肃省水路交通工作会议部署,到2025年前后(“十四五”末),计划实现甘肃、宁夏、内蒙古三省区的黄河航道全线通航,并启动相关工程的前期研究。这一目标被纳入“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旨在打通西北沿黄经济带的水运通道。 2. 远期入海口贯通愿景 到2030年,规划进一步实现兰州至山东东营黄河入海口的全线通航,形成贯通黄河流域的“黄金水道”。这一目标将依赖黑山峡水利枢纽等重大工程的推进,需协调跨省水资源调配与泥沙治理。 三、生态保护与航运协同 1. 水源涵养与生态修复 甘南州通过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提升黄河上游水源涵养能力。例如,玛曲县治理沙化草地80万亩,恢复湿地生态功能,为黄河航道提供稳定水量。临夏州则通过水土流失治理和库区生态廊道建设,改善航运基础条件。 2. 防洪与泥沙治理 针对黄河泥沙问题(年均输沙量16亿吨),规划提出借鉴宋代“束水攻沙”技术,结合现代沉沙池方案,减少航道淤积风险。此外,黄河“几字弯”攻坚战等生态工程将同步推进,降低洪水对航运的威胁。 四、创新性运河构想 1. 黄河—渭河运河计划 2025年提出的新构想计划在甘肃段开挖运河连接黄河与渭河上游,解决渭河千年通航难题。该工程若实施,可形成“黄河—渭河—汉江”水网,使西安等城市接入内河航运体系,并缓解关中地区地下水超采问题。但需克服150公里地势落差、生态廊道切割等挑战。 2. 多式联运与智慧管理 依托“引汉济渭”工程经验,未来可能采用模块化船闸和智能监控技术,应对水量波动。例如,周口港的数字化码头管理模式(规划吞吐量176万标箱)或成为参考样板。 五、总结与展望 当前黄河甘肃段通航以旅游客运为主(如刘家峡库区年客运量16万人次、兰州段57万人次),但正逐步向货运功能拓展。未来十年,随着跨区域航道贯通和生态治理深化,黄河甘肃段有望成为连接西北与华北的水运动脉,助力“一带一路”陆海联动。然而,泥沙治理、跨省协调和生态平衡仍是关键挑战。
1 阅读:19

冰毅谈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