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
陈乔丽 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药剂科主管药师
张 玮 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药剂科副主任药师
66岁的李大爷平时喜欢喝点小酒、抽点烟,体检时发现肺部有占位病变,但无咳嗽、发热等症状。他觉得自己从来都没得过大病,身体都很健康,就没当回事。最近李大爷在与孙子玩耍时总感觉肩膀隐隐作痛,贴了几天止痛膏未见好转。在儿女的再三要求下,李大爷入院进行相关检查,经过穿刺活检、骨扫描等检查,确诊为右肺腺癌伴多发性骨转移。看到这个结果,李大爷沮丧的同时困惑不已:这肺部肿瘤怎么是肩膀先疼起来呢?
肺癌骨转移是肺癌晚期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发病率为30%~40%,一旦发生骨相关事件(如病理性骨折),可明显缩短患者生存期,降低生存质量。当发生骨转移后,很多患者会被医生建议打个“护骨针”。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护骨针”是怎么回事。

01 肺癌骨转移,“护骨针”效果好
肺癌是骨转移最常见的实体瘤。当肺部恶性肿瘤细胞离开原发灶,随着血液循环(少数经淋巴转移)扩散到骨组织,在骨组织中逐渐形成新的肿瘤病灶,破坏骨组织,将引起以骨痛、高钙血症、病理性骨折、神经压迫为主要表现的骨转移症状。对于存在骨转移的肺癌患者,护骨针的治疗效果通常是比较好的。
那么,什么是护骨针呢?护骨针,也称为骨改良药物,是临床上一种用于防治骨转移的重要手段,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在骨骼中的生长和扩散来保护骨骼,因此,被称为“护骨针”。目前临床上主要以双膦酸盐类(如唑来膦酸钠、伊班膦酸钠) 和地舒单抗为主。目前,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和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等国内外指南都推荐双膦酸盐类和地舒单抗用于肺癌骨转移的骨保护治疗,无论是否有相应症状,在预防骨相关事件发生方面,患者均可从中受益。肺癌患者影像学检查提示骨破坏或骨转移,且无应用禁忌证时,均推荐应用骨保护药物治疗。
02 三种“护骨针”,作用大不同
骨改良药物是肺癌骨转移的基础用药,可与常规抗肿瘤治疗(如化疗、靶向治疗、放疗)联合使用。目前,临床常用的“护骨针”无论是作用机制,还是适应证、用法用量等方面都有不同,详见表1。

03 “护骨针”的副作用,应对有法
一旦确诊肺癌骨转移,应该考虑给予骨改良药物治疗,一般至少应持续用药9个月,并根据患者获益情况考虑是否长期用药。但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部分患者会逐渐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包括颌骨坏死、低钙血症等,严重时会给患者健康造成不良的影响。
颌骨坏死:是骨改良药物较严重的并发症,长期接受双膦酸盐类药物或地舒单抗治疗者,发生率为1%~9%。
应对方法
*用药前对患者进行口腔检查,尽量避免进行口腔手术(如拔牙、种植牙);如果必须进行口腔手术,应延迟给药,直到手术部位愈合再继续治疗。
*平时注意口腔卫生,必要时加用抗菌药物,以防口腔感染及颌骨坏死。
*定期进行全面的口腔检查和随访。
低钙血症:目前,临床上常将血清总钙<2.12毫摩/升或钙离子<1.33毫摩/升定义为低钙血症。骨改良药物导致的低钙血症发生率有差异,其中地舒单抗导致的低钙血症发生率相对较高,且可能导致较严重的低钙血症,甚至危及生命。
应对方法
*骨改良药物治疗期间,尤其是初始治疗阶段,应定期监测电解质水平,定期复查心电图,若患者有低钙血症应先纠正,再治疗。
*建议接受骨改良药物治疗的患者(除了出现高钙血症的患者)每天至少补充钙(500毫克)和维生素D(400国际单位),并定期监测血清钙或钙离子含量。

流感样症状:骨改良药物引起的流感样症状的发生率约为19.8%。流感样症状多发生于首次注射后的3天内,一般持续时间<72小时,症状多为轻至中度,如发热、疲乏、寒战及关节或肌肉疼痛等。
应对方法
*流感样症状通过对症处理可明显缓解,一般情况下无需预防性用药。
*对于体温<38.5℃的发热患者,可采用物理降温;对于体温≥38.5℃的患者,建议给予解热镇痛药物及补液等对症支持治疗;而对于持续高热的患者,可考虑联合地塞米松等激素类药物治疗。
肾功能不全:骨改良药物可直接或间接引起不同程度的肾损伤,早期可无明显临床症状,尿常规检查可发现蛋白尿和/或管型尿,严重者可发生肾功能减退,甚至是急性肾衰竭。双膦酸盐类主要经过肾脏排泄,所导致肾脏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约为17.0%。年龄>65岁、合并使用肾损伤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顺铂)、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合并糖尿病或高血压等,都是发生肾脏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
应对方法
*每次用药前进行评估,包括患者肾功能状况和有无肾脏相关基础性疾病。
*适当延长输注时间,定期检测肾功能相关指标,及时予以对症处理,必要时调整骨改良药物剂量,可降低肾脏不良反应发生率。
*地舒单抗不经肾脏代谢,当患者出现肾功能下降时,应充分排查其他原因,无需立即调整地舒单抗的使用剂量。
需要强调的是,骨改良药物引起的多数副作用是可以预防的,患者要积极应对,如用药期间出现明确与骨改良药物治疗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或临床医生评估后认为继续用药患者不能获益,可停药;要注意患者生理状态变化、选择合适的药物、减少药物副作用等。科学合理地用药,提高肺癌患者用药依从性和生存质量。
|本文原创首发:家庭用药杂志
西药的百年史,就是一部毒品发展史,鸦片,吗啡,海洛因都曾经是风靡全球的神药,西药的研发初衷就是怎么把毒品转化成药品,在不容易成瘾的前提下,帮助镇痛,从来没有想过治疗,也不具备这个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