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编辑|素戈儿
自从黄子佼被曝出性骚扰等的丑闻之后,他身上的各种罪名也是越扒越多。
3月26日,黄子佼的案件也迎来了二审开庭。
然而,在曝光的判决书里,案件的细节也令所有人都感到毛骨悚然。
本文图片、描述源于网络,旨在弘扬正能量,无不良引导。若涉版权或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将即刻删除。内容信息可靠,部分情节为提升可读性或有虚构,仅供参考,望理智阅读
2023年6月,一名17岁女子,指控知名艺人黄子佼,称在自己17岁时,黄子佼对她实施了恶劣的性骚扰行为。
不仅强行亲吻她,甚至还做出拍摄裸照这般令人发指的举动。
消息一经发出,瞬间点燃舆论,黄子佼毫无意外地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面对如山的指责,黄子佼的心理防线彻底崩塌。
他直接开启了直播,让人咋舌的是,他先是承认了性骚扰的事实。
但是紧接着画风突变,开始疯狂爆料多位艺人涉毒。
他这明显是想转移公众注意力,妄想把水搅浑,让大家忘了他干的坏事。
但是网友们可并不买账,纷纷怒骂他这种无耻行径。
看这招不管用,黄子佼竟又想出更离谱的招,企图靠自杀来逃避责任,似乎天真地以为一死就能让所有事情烟消云散。
然而这场闹剧般的直播,最终以他自杀未遂收场。
可是他万万没想到,正是这一冲动之举,彻底打开了他那些见不得人秘密的大门,让他过往种种恶行大白于天下。
随后,台北地检署对他展开深入调查。在他的硬盘里,宛如发现了一个罪恶的“宝库”,大量非法影像被查获,其中7部铁证如山,清晰显示涉及未成年少女。
随着警方调查的深入,一个更加惊人的真相浮出水面。
原来,黄子佼长期活跃在“创意私房”论坛,这可是个以性剥削未成年人为主的暗网平台,而他还是该平台的高级会员。
进一步清查发现,他持有多达2259部非法视频,受害者人数高达47人,年龄最小的仅仅10岁,其行为之恶劣,令人发指。
“创意私房”论坛,可不只是个普通的非法网站,而是搭建起了非法影像买卖的罪恶桥梁,尤其恶劣的是,还给那些心理扭曲的高级会员提供“点菜”服务。
就像在餐厅点菜一样,他们能随意指定某位可怜的受害者,要求拍摄符合自己变态喜好的定制内容。
罪团伙会通过热门社交平台,以看似诱人的兼职模特、网红招募等幌子,巧妙地接近那些涉世未深的少女。
起初,他们只是诱骗女孩们拍摄普通照片,而随着信任的逐渐建立,罪恶的尺度也不断升级,竟一步步将女孩们拖入拍摄性侵视频的深渊。
部分可怜的受害者,就此被长期控制,如同被囚困在暗无天日牢笼中的小鸟,被迫源源不断地“更新”那些不堪入目的内容。
年仅14岁的少女“黄某”,便成了这个罪恶体系下的无辜牺牲品。在那暗无天日的日子里,她被迫拍摄了多达228部影片。
只要论坛上有人付费点名,她就得在恐惧与绝望中,一次次面对镜头,遭受惨无人道的侵犯。
这论坛的恶魔们还不满足,竟要求受害者上传学生证、生活照,甚至规定要定期更新影像,就为了让那些变态会员始终有“新鲜”的刺激,满足他们扭曲至极的欲望。
为了逃避监管,平台交易全程使用加密货币,仿佛披上了一层隐形的外衣。
据专业律师透露,这个罪恶的论坛通过比特币洗钱的金额,竟高达2亿新台币,换算成人民币约4300万,如此庞大的数字,让人触目惊心。
更让人愤怒的是,除了售卖性侵视频,论坛还丧心病狂地出售受害者的社交账号、生活照、家庭住址等个人信息。这就好比将受害者赤裸裸地暴露在危险之中,方便那些买家进一步进行骚扰、威胁。
许多女孩在被侵犯后,还被死死地拿捏住,遭受着“如果你敢报警,这些视频就会传遍你的学校”的威胁,只能默默忍受着无尽的痛苦。
哪怕她们成年后,那如噩梦般的影像仍在暗网肆意流传,时刻可能被熟人认出,让她们无法摆脱这可怕的阴影。
而黄子佼,不仅购买这些令人发指的非法影像,还是论坛“高级会员”体系的参与者。
在2024年12月,台北地方法院对行子叫的案件做出一审宣判。
法庭上,如山的证据确凿显示,黄子佼持有的2259部影片里,至少有47名年龄在10至17岁的未成年人惨遭毒手。
然而没想到,他妄图狡辩,声称自己“只是下载,根本不知道是未成年人”。
但是令人大跌眼镜的是,面对如此恶劣的罪行,他一审仅仅被判处8个月有期徒刑,外加10万新台币(约2.2万人民币)的罚款。
这一结果,瞬间在全社会掀起惊涛骇浪,民众纷纷表示愤怒与不解,如此轻判,如何能给受害者一个交代,又如何彰显法律的威严?
检方迅速以“量刑过轻”为由提起上诉。
到了二审庭审,黄子佼的表现更是令人不齿。他仅仅承认部分罪名,还狡辩“很多影片没看完”,似乎想借此减轻罪责。
更过分的是,他仍在想方设法逃避法律的制裁。他的律师团队竟以“部分影片中的受害者可能是成年人”这种站不住脚的理由,妄图为他减轻刑罚。
但检方当场予以有力回击,指出许多视频中受害者身着校服,甚至手持学生证,未成年特征清晰可辨,根本不容置疑。
目前,二审法院已决定深入审理此案,虽然最终刑期可能加重,但能否达到公众所期待的“严惩”效果,还是个未知数。
黄子佼案件的二审仍在持续进行中,无论最终判决走向何方,这一案件都已在社会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引发人们对未成年人保护以及法律公正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