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0余家配送企业,被取消资格
就在7月10日上,内蒙古自治区医药采购网发布了《呼伦贝尔市医疗保障局综合保障中心关于取消部分药品和医用耗材配送企业配送资格的通知》,其中宣布:
对已纳入内蒙古自治区药品和医用耗材招采管理子系统,且两年内(2022年7月至2024年7月)未开展配送服务的药品耗材配送企业取消呼伦贝尔市区域内配送资格。
根据公示名单,此次被取消配送资格的共计399家,国药、九州通、华润、上药、重药等流通巨头的多家子公司也在其中:
国药控股内蒙古有限公司、国药控股黑龙江有限公司、国药器械(包头市)有限公司、国药器械赤峰有限公、国药器械通辽有限公司、华润内蒙古医药有限公司、上药科园信海内蒙古医药有限公司、赤峰九州通医药有限公司、重药控股内蒙古有限公司等。
▼被取消药品耗材配送资格企业名单▼
实际上,这已不是近期内蒙古自治区内首次出手清理耗材商配送资格:
4月28日,内蒙古医药采购网发布《关于取消鄂尔多斯区域挂网满一年且未参与网上交易配送企业配送资格的公示》,共810家药品耗材配送企业被取消资格,包括强生、乐普、国药、上药、九州通、重药的多家子公司也在其中。1月23日,《乌海市医疗保障局关于取消部分配送企业乌海地区配送资格的公示》下发,宣布对169家集采配送企业取消资格,原因为:一年内无配送、未提交考核材料,涉及国药、九州通、乐普等巨头的多家子公司。不止是内蒙古,此类大规模的清理耗材商配送资格,今年以来在全国范围内频频发生。
全国治理加速!耗材配送商大清退开始
5月22日,辽宁省医药集中采购网发布通报,明确将1937个药品和医用耗材配送企业从省配送企业库中移除,并暂停配送资格至2024年底。
其中包括了2023年度考核期内未建立配送关系的744家,建立配送关系但未承担配送任务的1193家配送企业,九州通、华润、国药等巨头旗下多家下属公司均被纳入暂停名单。
还有浙江省,仅今年上半年,浙江省“三流合一”耗材采购平台便已发布六批解除耗材配送企业关系的名单,六批合约解除了4300余组配送关系。
并且每次距离上一批解除名单发布最多一个月左右的时间,下一批便随之而来,可见治理节奏之快。
以内蒙古、浙江等为首,医保部门的轮番动作并非偶然,而是配送关系进入常态化治理阶段的信号。更有甚者,各地均开始针对配送企业明确考核指标和行为“红线”,一旦违反,代价将是被踢出市场!
11类情形,直接取消配送资格!
如4月12日,乌海市医保局下发《乌海市药品、医用耗材及体外试剂集中采购配送企业考核管理办法(试行)》并执行。
文件提出要健全职责明晰、指标量化、定期考核、优胜劣汰的供应配送考核机制。明确配送企业有提供虚假证明文件、配送的产品与订单不一致等五大情形且拒不改正的,取消其配送资格,并列入乌海市药械集中采购不良记录名单,2年内不接受该企业及其法定代表人参加集中采购配送申请。
同样是4月份,福建省医保局印发《福建省药品和医用耗材供应履约管理办法》的通知,自2024年6月1日起执行,有效期5年。
文件要求,按月对配送企业的履约情况进行考核:凡耗材配送企业由于备货不及时等自身原因造成缺货情况、对医疗机构反映的产品配送问题未有效处置、因产品配送储运环节质量问题被药监部门处罚等,都会成为扣分项。一旦考核低于60分就有处罚风险,情节严重将被取消配送资格。
还有去年8月,山西大同医保局发布《大同市药耗招采平台药耗配送企业考核方案》,提出对药品、耗材配送企业实行年度考核,凡存在假冒伪劣、擅自涨价等11类情形的,取消其配送资格。
无疑,随着全国耗材试剂集中采购加速推进,以及各地新规的落地执行,针对配送商的大考已经拉开帷幕,接下来就是梳理耗材配送关系,淘汰原有大批不合格的配送企业,提高配送集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