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战争血的教训,给中国提了醒:武统收台,有3个错误不能犯

从南谈历史啊 2025-03-20 04:30:40

随着俄军全面反攻,已经夺回了库尔斯克州86%的领土,俄国境内的乌军失去生存空间,随时都有被包围全歼的风险。

泽连斯基的处境非常尴尬,正如特朗普所说:“手中没有任何牌可打”。

乌克兰失去最后筹码,3年冲突接近尾声,俄罗斯终成最后赢家,特朗普:已跟普京通话,讨论分割乌克兰领土。

当然,对于俄罗斯而言,胜利还是太迟了些。

人口、经济、军事、国际地位、国土面积,俄罗斯对乌克兰形成了全方位的碾压。

冲突刚开始,许多人都预测俄军会势如破竹,速通基辅,完成对乌“去军事化”。

可没想到,这一打就是整整3年。

期间,俄罗斯一度举步维艰,不但卢布崩盘,甚至还要从朝鲜购买武器,聘请军队。

如果不是特朗普突然中断对乌情报共享,或许俄罗斯很难收复克里米亚。

那么,俄乌冲突的经验,给我们未来的收台之战带来了怎样的启示?我们能从俄罗斯身上学到什么?

三年血战终局,乌克兰血亏!领土、军队、政权尽失!

3月17日,特朗普在他的“空军一号”说道:“正如你们所知,乌克兰的领土范围与战前大不相同。我将与普京讨论领土,讨论发电站,这是个大问题。我认为有很大机会结束俄乌冲突,我真的希望未来几周能达成某种协议。”

俄乌即将迎来停火谈判,而俄军也加紧了攻击步伐,以争取更多地筹码。

就在特朗普发表讲话的同一天,俄罗斯军队已经占领了扎波罗热地区的斯捷波韦村,突破了乌克兰的防线。

此外,俄军使用37架无人机对乌首都基辅发动袭击,截至上午8时,乌防空火力拦截了25架无人机,袭击未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任何关于乌克兰的长期和平条约,都必须满足莫斯科的要求。”在俄军大举进攻后,俄罗斯副外长格鲁什科表示,想要停火,第一点就是乌克兰不能再妄想加入北约。

普京也说:“攻击乌克兰是因为北约的逐步扩张威胁到了俄罗斯的安全,乌克兰必须放弃加入北约。”

而且,俄罗斯不会将占领的卢甘斯克、顿涅茨克、扎波罗热、赫尔松等地区,交还乌克兰。

尽管泽连斯基回应称:“主权问题不容谈判”,但白宫国家安全顾问沃尔兹说的很明白:“我们要把每个俄罗斯人都赶出乌克兰的每一寸土地吗?这不现实。”

何况,特朗普已经开始跟普京讨论割让乌克兰领土了。

除了要领土,普京还提出了限制乌克兰军队规模、泽连斯基下台,乌克兰进行总统换届选举等要求。

另外,普京非常希望美国能放松对俄全面制裁。

俄乌冲突一开始,许多人就料到了俄罗斯会赢。但谁也没有想到,这场胜利居然来的这么晚,来的这么不易。

自2022年以来,美西方联合发起了上万项对俄制裁,包括但不限于:冻结俄罗斯30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禁止俄罗斯的石油、天然气向欧洲出口;扣押俄罗斯企业或个人的海外资产。

西方的极限制裁,在俄罗斯与欧洲国家之间降下新的“铁幕”,俄罗斯只能被迫“向东看”。

而且,俄罗斯对乌克兰的惩戒,直接导致长期坚持相对中立立场的芬兰和瑞典加入北约,并进一步增加了那些历史上与俄罗斯有着很深恩怨的中东欧国家对俄罗斯的恐惧和憎恨。

在战场上,俄军还出现了弹药、兵源不足等问题,普京不得已只能向朝鲜购买武器装备,请朝鲜军人来库尔斯克帮忙。

战火启示录:中国如何备战台海?

“俄乌战争已持续三年,为中国提供了丰富的经验。中国正在从中吸取教训,为可能爆发的台海冲突作准备。”

《防务一号》、《外交政策》等美国媒体一致认为,俄罗斯“身先士卒”的引燃战火,让中国学到了很多。

台当局一直嚷嚷着:“台湾不是乌克兰,因为我们有台湾海峡作为屏障,二台湾半导体产业举足轻重,台海情势也更牵动全球经济。”

台湾当然不是乌克兰,它只是中国的一个省。

俄乌问题与台湾问题有着本质的不同,它们之间最大的区别是,俄罗斯和乌克兰是两个主权独立的国家,而台湾自始至终都是中国的一部分。

中国收复台湾,是取缔一个叛乱省份地方武装割据政权的过程,也可以看做是中国消灭台湾省一个数典忘祖、卖国求荣的“伪政权”的过程。

尽管如此,俄罗斯的失误,还是给了我们很多启发。

第一,战略误判,低估抵抗意志与国际干预的连锁反应。

俄乌两国僵持不下的核心原因,就是俄罗斯低估了乌克兰军民的抵抗意志。

俄罗斯本以为大军压境之后,乌军会四散而逃,出现百姓夹道欢迎的情景。

不曾想,泽连斯基没有逃跑,乌军也没有投降。

俄罗斯最初的设想,是通过“闪电战”摧毁基辅政权,瞬间瓦解乌军士气,但乌方通过全民动员、舆论塑造(如泽连斯基的全球演讲)和外部军援迅速扭转局势。

这提醒我们,要在战术上藐视台湾当局,在战略上重视他们。

每次提起武统,大家都会觉得不等解放军登陆,赖清德等台独分子就因为害怕被“定点清除”,而坐着飞机潜逃海外。

不过,凡事都要往坏处想。

客观来说,民进党已经当权16年,在宝岛根深蒂固,又长期通过“去中国化”教育、历史重构等手段塑造“本土认同”。

虽然民进党的洗脑无法斩断两岸血浓于水的亲情,也不能割舍台湾民众的爱国情怀,但是仍有一小撮人,被“洗”成了民进党的“死忠粉”。

收台过程中,如果缺乏对台湾民众的国族认同感,缺乏有效引导,可能激发非理性抵抗,甚至催生游击战。

而且,必须要警惕这部分人与外部势力勾结,沆瀣一气。

俄乌冲突,如果没有美国及其北约盟友的军援,乌军早就扛不住了。

乌克兰一共接受了3000多亿美元的援助,既有美国,也有欧盟、英国,甚至还有日本。

它们除了捐钱送武器外,还通过情报共享、网络战和“代理人战争”模式深度介入。

现在赖清德走得就是“倚美谋独”“以武拒统”错误道路,而美国、日本也频频在台海兴风作浪。

若台海爆发冲突,美国直接出兵的概率不大,但很可能会联合盟友加速武装台湾。

200公里海峡挑战:解放军如何速战速决?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俄罗斯由于对乌克兰的误判,直接导致了第二大失误:军事准备不足,出现后勤短板。

在俄乌冲突之前,大家都以为俄罗斯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军事强国”。

但开战之后,俄军暴露了很多军事缺陷比如后勤崩溃、精确打击能力不足、指挥体系僵化等等,这才没能摧枯拉朽的打垮乌克兰。

在激烈的交火中,俄军平均每天消耗2到3万发炮弹。

打到第11个月,就消耗了2000多万发弹药,导致苏联时期积累的400万吨庞大库存迅速见底。战争消耗远超预期,迫使俄罗斯不得不进口补充。

俄罗斯虽通过提升军工产能(如绍伊古督导扩产)缓解压力,但受制裁影响,依然不能满足前线需求。

所以,我们在对台作战前,必须备足“粮草”,以防空库。

弹药充足还不够,大陆到台岛,毕竟隔着一湾海峡,非常考验跨海投送能力。

台湾海峡平均宽度约200公里,远超俄乌陆上战场,两栖登陆需要大规模舰艇、空中突击与后勤保障协同。

若因气象条件(如台风)、电子干扰或反舰导弹威胁导致补给中断,可能重演俄军“64公里车队停滞”的困境。

所以,台海之战必须速战速决。

我们可以通过火箭军压制台军指挥中枢、机场与反舰阵地,同步实施网络瘫痪和舆论瓦解,缩短军事窗口期。

同时,借鉴诺曼底登陆经验,提前在福建、浙江沿海部署物资中转站,并征调民用滚装船、集装箱船辅助运输。

第三,俄罗斯忽视了国际经济制裁的后果。

打仗打得不止是士气、装备、兵力,还是在打“钱”。

俄罗斯因战争遭受的制裁涵盖金融、能源、科技等1.2万项措施,一半的外汇储备被冻结,银行不能接入Swift体系,导致财政萎缩,卢布崩盘。

如果解放军对台动手,美国很可能把制裁俄罗斯的这套,搬到中国身上。

比如,冻结中国3.2万亿美元外汇储备、将中国排在SWIFT系统之外,胁迫欧盟中断芯片、航空设备供应、封锁马六甲海峡,阻止运油船和集装箱货轮进出中国等等。

当然,中国不是俄罗斯。美国的全面制裁,在中国身上非但不会奏效,反而会遭到反噬。

正如美国《防务一号》所说:“中国或许早就想到了这一天,正在加倍努力,防患于未然。”

它提到:“中国正在权力推广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与俄伊等国建立本币结算联盟,降低对美元结算依赖。中国最近的‘双循环’经济战略,也是在提前应对与中国贸易伙伴的脱钩。”

《防务一号》还说,美国若联合盟友冻结中国的外汇储备,中国也会冻结它们的资产。

而且,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是120多个国家的主要贸易伙伴,这种破坏可能会让世界其他国家转而反对美国及其盟友。

《防务一号》警告:“华盛顿的政策制定者,不论如何都要明白,今天对俄罗斯实施的制裁不太可能在下一次同样有效,因为中国不仅是一个不同的经济体,而且还会从当前的冲突中吸取教训并做出相应调整。”

参考文献:

中国从乌克兰战争中学到了什么? 《防务一号》

俄乌战局突变!乌克兰失去唯一筹码 《金融界》

英国:30余国愿向乌克兰派维和部队 闽南网

鲁比奥披露结束俄乌冲突方案:先停火,后谈判 环球时报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