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国封建社会的发展历史来看,隋唐时期是成熟阶段,也是盛世局面出现的开始,而隋朝作为一个短命王朝,也让它和唐朝的联系更加密切,当时社会背景下所产生的许多文学作品之中,都是将这两个朝代结合起来论述和展现。
隋炀帝的统治昏庸无道,导致了农民起义频繁发生,隋朝末年,地方割据势力众多,李渊虽然是唐国公,后来在两个儿子的支持下,也成为了诸多势力中的一个,地盘的争夺难以避免的是武将之间的厮杀和比拼,正所谓“乱世出英雄”,隋唐时期各路英雄齐聚。
李元霸作为一个小说之中的经典角色,也是隋唐时期武将和战斗力的代表,或许是身体相貌和能力素质上面的反差,给人们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手持两柄大锤,似乎有用不完的劲。
要接住他的一锤难如登天,就连罗成也只能接住一锤,裴元庆却硬生生接住三锤。
文学作品与人物原型小说毕竟是以讲故事为主,其中不乏为了制造矛盾,推动剧情发展而编造的相关情节,古人云“小说叙述,七实三虚”,所以很多情节都存在虚构的成分,并且作者的主观情感也会影响小说内容的真实性和可读性。
至于其中的人物形象,他们在历史可能确有其人,但所描述的事迹却不一定发生在这个形象身上,总而言之,作者为了让这一角色更加丰满,很有可能会在创作过程中掺杂一些并不属于他的事件,也可能出现一些怪力乱神等不切实际的描述。
李元霸等人就是一个典型,这一形象出现在《说唐》这部小说之中,它也被称为《说唐演义全传》,但从历史上看,这本书的流传程度似乎并不是很高,因为它普遍被认为是“难登大雅”的作品,从总体上看,其内容虽然不被当时的群众所接受,但依然具有可读性。
李元霸,罗成,裴元庆等人都是《说唐》之中塑造的18位英雄好汉之一,而与其他类似小说不同的是,《说唐》在故事的叙述之中将这些英雄好汉按照武功的高低排了名次,并没有给读者留下充分的想象空间。
从《说唐》之中所论述的故事来看,很多情节都无可思考,甚至有些非常怪诞离奇,其中的很多人物形象也是凭空杜撰,纵观史书,就连和他相像的人物也很难找到,李元霸虽然不在此列,但是对于他的描述依然夸张。
在很多人眼中,《说唐》本应该是以隋唐时期的历史为背景进行的时代故事改编,和描述东汉末年乱象的《三国演义》一致,但前者的内容过分夸张,脱离了历史限制,娱乐群众变成了最主要的目的,这也是他不被人接受的重要原因之一。
例如在描写李元霸时,让他拥有了超乎自然的神力,书中的描写已经不仅仅是夸张,甚至有些神话的成分在其中,例如李元霸凭借自己的天生神力,看待其他好汉就好像看待苍蝇一般,虽然经常被拿来排名,但是实力过于悬殊,令人有些匪夷所思。
在原著的叙述之中,从李元霸的缘起开始议论,他在小说第34回出场,唯一和历史存在符合性的,是他“李渊第四子”的身份,号称隋朝第一好汉,早年在为隋炀帝效命时,就被册封为赵王。
从书中看,李元霸仅有12岁,生得尖嘴猴腮,面如病鬼,而且骨瘦如柴,这样的外貌,无论从哪一方面讲都不像一个封侯之人,反而像是一个地痞无赖,市井流氓,但作者这样的描写似乎为了呈现出巨大的反差。
因为在一番瘦骨嶙峋的相关描写之后,李元霸却表现得“力大无穷,两臂有四象不过之勇,拈铁如泥,胜过汉时项羽”,从这里的描写看,故事中对于李元霸的叙述十分夸张,骨瘦如柴却有天大的力气,这样的反差十分不合理。
但作者的目的是在强调李元霸的力大无穷,至于和西楚霸王项羽的比较,无疑是通过一个更加出名的角色来体现李元霸的个人能力罢了,这是一种“欲扬先抑”的呈现手法,而李元霸的个人能力绝对不止于此,后续的描写才是真正的展现。
李元霸的强大书中描写李元霸身世时,对他再度进行了烘托和反差,有说他的相貌生得丑陋奇怪,出生时差点被李渊当作妖孽杀死,后来虽然保全了姓命,但父亲李渊并不喜欢他,因为他十分愚笨,直到七岁才开口说话,并且还期期艾艾,口齿不清。
除此之外,李元霸也不是读书的材料,他非常愚笨,无论先生怎么教授,他都无法理解,这样的抨击过后,李元霸却成为“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典范,这一点从后续战争立下的功劳就可以明确体现。
他虽然不能文,但却在武功方面做到了极致,根据书中描述,李元霸打仗时所用的铁锤一个就有400斤,两个共计800斤,如同盛水的一口大缸,骑着万里云坐骑,天下之大,无人是他的对手。
从这里的描述看,中国古代神话中的雷公或许就是李元霸的灵感来源,毕竟力大无穷,和“脸赤若猴”这样的特点,两者完全符合,如果从文化传承与运用的角度来考虑,那么李元霸形象的存在似乎更加合理了,而“李渊第四子”的身份也是准确无误的。
只不过正史中的记载称,高祖李渊的第四子名曰玄霸,从这里就能看出,作者似乎在竭力塑造李元霸这个角色,因为后续不仅有他在战场上的出色表现,还有李元霸和其他高手切磋的桥段,就更加强化了他“力大无穷”的特点。
夸张的力量优势在《说唐》这部小说之中,最早和李元霸比试武功的乃是宇文成都,他号称天下第二条好汉,是宇文化及的长子,从书中的描述看,此人身高一丈,腰大十围,虎目龙眉,手中所拿的武器重达320斤,臂力惊人是对他的评价,可以轻易举起重达548斤的大鼎。
既然作者如此描述,那么和李元霸之间的比拼在所难免,原本以为两人会有一场不分高下的较量,结果宇文成都这样一位壮汉,竟然连李元霸的一条胳膊都难以撼动,就像是“蜻蜓摇石柱”一般,这样的结局难免让人意想不到。
而宇文成都表示不服,他要和李元霸继续比拼力量,二人约定,看谁能举起午门外重达3000斤的狮子,李元霸二话不说,走出午门左右手各一个,十分轻松地拿起了两个狮子,不仅如此,还走到殿上,两手上下连续举起了十多次。
可见在力量方面,李元霸完胜宇文成都,双手6000斤的重量已经堪称天神,后者依然不服气,双方很快决定切磋一番,交手不到两个回合,宇文成都手中的重达320斤的武器几乎快被李元霸打断,并且双手流血,差点丢了性命。
另外,书中还描写了李元霸和秦琼之间的打斗,情节十分夸张,交手之间,秦叔宝的武器都被李元霸打得不知去向,罗成也是如此,他原本是一个沉稳的武将,在战场之上履立战功,一手枪法更是出神入化,很早就在江湖上有了名气。
当听说了李元霸这个存在之后,罗成自然是难以置信,但看众人不像是开玩笑的样子,所以便有了切磋的想法,一是试探言论的虚实,二是想寻找一位和自己旗鼓相当的对手,很快两人就站上了擂台。
或许就连罗成自己也没有想到,这场比武切磋竟会如此快速,李元霸举起大锤横扫过去,久经沙场的罗成自然能感觉到其中所蕴含的力量,只能双手持枪抵挡,只听到一声巨响,罗成的两只胳膊就瞬间酥麻,随着第二锤落下,直接将后者震飞了出去。
倒在地上的罗成顿时感到气血翻涌,脸色苍白,至此方相信的李元霸力大无穷的说法,而除了罗成,同样手持大锤的裴元庆,却能硬生生接下李元霸三锤,双方是在出征途中,聊起了当今高手,说到彼此,便有了切磋之心。
如果两人所持的武器相同,那么所比拼的就是单纯的力量大小与强弱,于是李元霸和裴元庆便同时举起手中钢锤,来了一番对碰,硬生生吃了三锤之后,裴元庆脸色也逐渐差了起来,虽然没有性命之危,但整个人已经没了状态,摇摇欲坠将要跌倒。
裴元庆只能被迫选择用大锤支撑,两人的关系也因此更进一步,但再次证明,李元霸在力量方面是无人能敌的,其手中的大锤更是让他如鱼得水,如虎添翼。
只是小说始终是讲故事,李元霸的结局也十分荒谬,话说此人号称自己天下无敌,竟然不满天上的雷声,高高跃起就要和它一争高下,最终命丧当场。
参考文献
[1]成向阳.从李元霸到雪珂:我的早年阅读[J].小学生(上旬刊),2017,(Z2):20-23.
[2]常鹏,吴在庆.历史叙事与文学话语的通转──略论《说唐》人物之史传原型及其演变[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8,(03):22-27.DOI:10.16217/j.cnki.szxbsk.2008.03.007.
[3]吴元栋.隋唐好汉排座次的象征意义[J].新闻记者,1996,(0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