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军授衔仪式前,在党中央的一致表决下,决定授予一位革命英雄中将军衔。
但在刚刚确定还没多久,就收到了一封来自越南的急报,在看到电报的内容后,党中央最后将此人的军衔改为了少将。
那么这是怎么回事呢?这位将军又是谁呢?
【来自越南的红军战士】
洪水,原名武元博,1908年出生,生于越南河内的一户地主家中。
由于洪水是家中的独子,所以父母对他十分的溺爱,他们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的孩子去读书什么的,就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这样的优渥的家庭环境中度过就好。
但洪水却与自己父母的想法截然相反,于是在临近上学的年纪时便找到父母希望他们可以供自己上学。
面对自己孩子的要求,父母也不好拒绝洪水,便只好答应了下来,并将其送到了河内最好的小学中读书。
在读书的期间里,洪水就展现出了惊人的学习能力,自入学起就稳稳地霸占着班中第一的位置。
小学毕业之后,洪水就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到了河内最好的初中读书。
在此期间里,洪水出色的学习能力,受到了一位从法国留学归来的老师的注意,在这个老师的影响下心中渐渐有了赴法留学的想法。
于是在上了高中后,洪水就会在课余时间抽出不少的时间去学习法语,并且还考取了远赴法国留学的机会。
高中毕业后,洪水就在父母的支持下去到了法国留学,在此期间里,洪水遇见了一位改变他一生的中国共产党员——胡志明。
在他的影响下,洪水接触到了共产主义思想,并被其深深地吸引。
于是在1924年,洪水毅然决然地抛弃了自己富裕的家庭,选择追随胡志明来到了中国广州,加入到了越南青年革命同志会中。
1926年,在党组织的安排下,洪水进入到了黄埔军校中的第四期学习,并在此期间里先后加入到了中国共产党和越南共产党中。
次年,蒋介石为了篡夺北伐战争的胜利果实,发动了“四一二政变”,没过多久后,汪精卫集团也跟随蒋介石的步伐也插了一脚,也发动了“政变”,在广州实行了“白色恐怖”。
面对国民党罪恶行径,洪水十分愤怒,于是便毅然决然地投身到了广州暴动中,但在国民党的残酷镇压下,暴动失败。
无奈之后追随聂荣臻和叶剑英逃到香港躲避国民党的抓捕。随后洪水就在胡志明的邀请去到了泰国,协助胡志明工作。
1928年,受到胡志明的指派洪水回到了中国,在东江游击队中工作,并在不久后追随游击队一同加入到了中国工农红军。
【艰难长征路】
在加入红军后,洪水便被调入到了红12军中,由于洪水是当时为数不多的“秀才”,于是便在党组织的安排下,在红军学校中担任了宣传科科长兼政治、文化教员的重要职位。
在此期间里,他不仅在红军和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宣传教育和文化建设中作出了显著的成绩,还亲自建设起了我军历史上的第一个剧社“工农剧社”,担任社长一职。
1934年,中华苏维埃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洪水以少数民族的身份当选了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一职。
在洪水上任没多久后,以王明为首的“左倾分子”开始排挤毛主席,并将毛主席边缘化。
面对这样的情况一些人便开始向着王明等人靠拢,但洪水却不愿与其为伍,始终坚持毛主席的正确路线,这也就引起了王明等人的不满,洪水的党籍就此被开除,同时还被勒令留在了江西苏区中。
不久后,蒋介石发动了对中央苏区的第五次“围剿”,在“左倾分子”的领导下,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使得红军不得不踏上长征躲避国民党军队。
长征开始后,洪水以陈赓干部团成员的身份参与到了红军的长征中,并负责起了长征期间的宣传和鼓动工作。
在此期间里,洪水并未因失去党员的身份而被打败,而是积极地宣传以毛主席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领导。
在洪水的宣传下,不仅消除了红军内部对他的怀疑和疑惑,还使得当地的百姓们也明白红军是一支属于穷人的队伍。
也正是这样的宣传才让众多的贫苦大众和青年开始踊跃地报名希望参加到红军中。
鉴于洪水在长征期间出色的表现,毛主席撤销了他的“处分”,并且还亲自为他恢复了党籍。
次年,红一和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后,洪水跟随左路军继续踏上了长征,在此期间里,张国焘企图“分裂”党中央的想法传入到了洪水的耳中。
这引起了洪水强烈的不满,便对张国焘的企图表示了严厉地反对。
面对洪水的反对,让张国焘感到了危险,为了自己企图的顺利进行,张国焘不仅靠造谣给洪水扣上了一个“国际间谍”的罪名开除了党籍,甚至还被张国焘列入了自己的迫害的名单中。
好在,洪水在此期间里受到了朱德和刘伯承的保护才幸免于难。
1936年,洪水所在的左路军接连受到国民党军队的重挫,最后被国民党军队打散,就当洪水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
党中央、红军主力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的消息传到了洪水的耳中,这一消息的出现瞬间让洪水有了奔头。
于是他化装成为百姓在经过艰难险阻后,终于在1936年抵达了延安。
不久后,党中央撤销了张国焘强加在洪水头上的“国际间谍”的罪名,再次为其恢复了党籍。
1937年,“九一八事变”后,抗日战争爆发,洪水毅然决然的加入到了抗日的队伍中。
【因一封电报,中将变少将】
抗日战争时期,洪水在党中央的安排下,去到了山西,负责对发动群众进行抗日。
在此期间里,他为发动群众、武装群众和培养抗日人才做出了极为重要的贡献,成为了当时世界上唯一一个从共产党建军到抗日战争胜利的外国人。
抗日战争结束后,越南抗法战争爆发,洪水积极响应了国家的号召回到祖国,为祖国的抗法战争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并在战斗胜利后被授予了越南人民军队的少将军衔。
1950年,洪水对中国这个第二家乡甚是想念,便再次回到了中国,在党中央的安排下,担任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训练总监部条令局副局长、《战斗训练》杂志社社长的重要职位。
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军授衔仪式上,在党中央的商定下,决定授予洪水开国中将的军衔。
刚定下没多久,党中央就收到了越南发来的电报,电报中称“越南已经授予洪水少将军衔,希望中国也将洪水的军衔定为少将。”
在考虑到洪水越南人的特殊身份和当时越南特殊的情况后,党中央最终为其降为了少将军衔。
1956年,授衔仪式结束没多久后,洪水将军在医院中被查出了癌症晚期,洪水在经过多日的思考后,还是决定离开中国回到自己的故乡越南。
在临行时,毛主席、周总理等中央领导人亲自为这位中越两国的“双料将军”送了行。
洪水在回到越南没多久后,就在1956年10月,因病离开了人世,享年50岁。
【结语】
洪水的一生可以说是充满了坎坷和艰辛,但他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
从一个富家子弟,到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一员,从长征中的秀才,到在抗日战争中的英雄。
洪水以自己的努力和才华,不但为自己的国家,也为越南的独立和解放作出了巨大贡献。
洪水的一生充满了传奇和英勇,他的故事不仅是一个人的事业,更是中国和越南两国友谊的见证。
他的决心和勇气激励着后人,让我们明白,只要有信念和努力,就能改变自己的命运,为国家和民族作出贡献。
洪水的离世是一个巨大的损失,但他的精神将永远激励我们,让我们铭记他的事迹,传承他的精神。
我们应该继承并弘扬他的爱国主义精神,坚守正义和正道,为民族独立,社会进步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