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趴下!赶紧趴下!”董存瑞用尽力气大喊,紧接着,一声巨大的爆炸在战场上轰鸣,隆化的那座桥型碉堡眨眼间就被炸成了碎末,四周立马被浓厚的烟雾笼罩。
19岁的董存瑞,豁出性命给战友们闯出了一条活路,真可谓是个顶天立地的大英雄。他走了之后,他媳妇干了一件特别让人意想不到的事儿。
【少年董存瑞】
1929年秋天那会儿,在河北怀来县的南山堡村,有个挺不起眼的小农家院里,有个小男孩呱呱坠地了,他就是董存瑞。
他一来,这个穷困的家庭就有了新盼头,同时也让中国革命史上多了一位日后的杰出人物。
董存瑞的家,就是那时候中国农村的一个典型。家里有七口人,全靠着老爸种的那几亩地养活,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小存瑞从小就心疼爹娘,很会体谅人,经常帮着家里放羊啊,捡柴火啥的,好让爹娘少操点心。
8岁那年,日本鬼子闯进了南山堡村,把村里头原本的安宁给搅和没了。
董存瑞亲眼看到侵略者干的那些狠事儿,心里头对他们恨得咬牙切齿,同时也种下了一颗热爱祖国的种子。
董存瑞虽然年纪不大,但他已经懂得如何对抗那些侵略者。他领着小伙伴们,一块儿给那些帮敌人干坏事的汉奸找点麻烦,用这种小小的手段来表示他们对侵略者的愤怒和不服。
南山村被鬼子占领后,日子过得那叫一个苦。村里的大地主刘有祥,直接投靠了日本人,成了个威风凛凛的汉奸老大,整天嚣张跋扈,欺负老百姓。小董存瑞看在眼里,心里头那个气呀,怎么也压不下去。
村里老一辈的人讲起往事,说有那么一天,董存瑞和几个小伙伴凑一块儿,琢磨着怎么给刘有祥一个教训。他们心里明白,直接对着干肯定吃亏,得动动脑筋,找个好办法。
“刘有祥每晚都会跑到镇上去喝两杯,之后抄近道小路回家。”狗蛋告诉我。
在那条小路的旁边,长着一棵老槐树,老槐树上藏着一个马蜂窝!二虎这个小伙伴又说了一声。
董存瑞脑子一转,立刻有了主意。他笑嘻嘻地说:“咱们就拿那马蜂窝去整治整治那个汉奸!”
那天晚上,董存瑞和他的小伙伴们早早就躲在大槐树旁边。他们手上握着弹弓,兜里塞得满满的都是小石头,一心就等着刘有祥露面呢。
天黑了,刘有祥喝得烂醉,嘴里瞎哼着小调,东倒西歪地踏上了那条小路。
董存瑞比划了一下,让大家赶紧准备好。等刘有祥走到大槐树那儿,董存瑞大喊一声,小伙伴们就赶紧拿起弹弓,嗖嗖地把石子往马蜂窝上砸。
“咚!咚!咚!”几下重击,马蜂窝被打掉了,一群马蜂呼啦啦地往外冲。
刘有祥喝得晕头转向,突然间,脸上、头顶、还有脖子,哪儿哪儿都像是被针扎了一样,疼得他一下子惊醒了好几分。
“哎呀妈呀!咋回事,啥玩意儿在啃我呢?”刘有祥疼得直嚷嚷,一边大喊大叫,一边使劲用手四处拍。
马蜂被惹毛了,变得更加凶狠,直冲刘有祥猛蜇。刘有祥被蜇得在地上疼得直打滚,嘴里不停地骂着脏话。
董存瑞和几个小伙伴悄悄躲在隐蔽的地方,瞅见刘有祥那副倒霉样儿,憋不住乐出了声,笑得前仰后合。
大家笑着闹着,相互打趣,心里真是痛快极了。刘有祥被马蜂叮得满脸是包,费了好大劲才摆脱了马蜂的围攻。他一路跌跌撞撞地跑回家,打那以后,那条小路他再也没敢走过。
这事儿没多久就在村里传开了,村民们听了都高兴得直拍手。董存瑞和他那几个小伙伴,一下子就成了村里的小名人,大伙儿都夸他们脑袋灵光,胆子也大。
【参军报国为国贡献一生】
董存瑞13岁那年,碰到了一件让他一辈子都忘不了的事儿,这事儿就像颗种子,悄悄在他心里发了芽,后来指引他走上了革命的路。
那时候,有个共产党员,名字叫王平,他跑到南山堡村去干秘密工作。可倒霉的是,日本人知道了他的动静,开始到处抓他。
王平吓得乱跑,最后跑到了董存瑞的家里。董存瑞别看年纪不大,可聪明着呢。他不慌不忙地把王平藏到了自家院子里的柴火堆后面,接着就像啥事都没发生一样,跟那些来搜查的日本兵周旋起来。
日军搜了好一阵子,啥也没找着,接着就把怀疑放到了董存瑞身上。他们拿枪对准董存瑞,凶巴巴地质问道:“你瞧没见一个生面孔?”
董存瑞面无惧色,稳稳地摆了摆手。鬼子瞅见董存瑞年纪轻轻的,脸上还挂着天真,就不再纠缠,气呼呼地走了。
王平好歹是甩开了敌人的追踪,但他心里明白,老这么躲着不是办法。考虑到不能给董存瑞一家惹麻烦,他打定主意要走。
王平在要走的时候,紧紧抓着董存瑞的手,认真地对他说:“小伙子,你既勇敢又聪明。别忘了,心里得一直装着咱们国家,以后要是有机会,一定得为咱国家出把力!”
董存瑞用力地应了声好,看着王平逐渐远去的身影。可没想到,王平终究是让叛徒给坑了,又一次被日军给抓住了。
为了保护党的机密不被泄露,他果断地掏出身上的手榴弹,毫不犹豫地拉了环,选择和敌人一起牺牲。
王平走了,这事儿让董存瑞心里头特别难受,也让他对共产党员那种不顾一切、勇于献身的精神有了更透的理解。
王平在快不行的时候说的那些话,让他心里头牢牢记住了。他打定主意要去当兵,为国家出一份力。
抗战打完赢了之后,董存瑞他们那支队伍就变成了东北解放军,直接去打解放战争了。
董存瑞打仗特别勇猛,他一共立下了三次大功,成了战友们眼里的“爆破高手”。
1948年5月份,解放战争中的隆化战斗拉开了序幕。董存瑞他们部队的任务是攻打隆化这个地方。敌人的碉堡火力特别猛,让我军很难前进。为了能让部队继续往前冲,董存瑞毫不犹豫地拿起炸药包,冲向了那座像桥一样的碉堡。
因为桥底下没法放炸药包,董存瑞二话不说,直接拿自己身子当架子,点着了导火线。
“砰”地一下,桥型碉堡被炸了个稀巴烂,董存瑞英勇地献出了生命。他的战友们眼里都噙着泪,踩着董存瑞拿命换来的路,最终赢得了隆化战役的胜利。
【延续革命精神】
董存瑞的媳妇儿卢长岭,听到老公牺牲的事儿,心里头那叫一个难过。她硬是把眼泪憋回去,给老公守了三年的丧,还细心照料着上了年纪的公公婆婆。
过了三年,在老公公老婆婆的好言相劝下,她终于又找了个伴儿成了家。但命运弄人,卢长岭刚有了个闺女,没多久就生病走了。
在那段时间里,开国中将陈仁麒心里一直惦记着董存瑞的家人。他自己出钱帮忙董家,又操心着董存瑞的弟弟妹妹上学的事儿,确保他们能顺利完成学业,生活也安稳了下来。
董存瑞的亲妹子董存梅,受了她哥和嫂子的熏陶,也一脚踏进了为人民服务的大门。她投身到政府的活儿里,帮老百姓争权利,心里头总琢磨着,可不能给自家兄长抹黑。
董存瑞的弟弟董存金,在兄长牺牲了之后,就领着家里人搬到了县城住。陈仁麒时常关心他们,给他们提供帮助,所以他们一家的生活还算安稳。
在那个硝烟弥漫的岁月里,好多像董存瑞这样的勇士,为了咱们民族的自由与翻身,奋不顾身,把命都搭进去了,献上了他们年轻的生命。
他们所做的那些事情,已经深深地刻在了咱们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里,提醒着我们别忘了最初的信念,要一直努力向前。
现在我们生活在和平时期,不过董存瑞的那种精神,还是特别值得我们学习和传下去。
英雄走了,但他的精神一直留在我们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