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的镰刀“失灵”了?

踢车霞洞 2023-06-28 11:10:04

A级车,最后的“铁板堡垒”。

读者朋友们,大概还记得一个说法吧?多年之前,新能源市场的格局被称作“哑铃状”,两头卖得好,中间卖得差。

最典型的标志就是,特斯拉Model 3和五菱宏光MINIEV,霸占新能源销量榜前二,到第三就开始断崖式下滑。

这2款车的销量一有波动,也会直接影响当月的新能源销量表现。也恰恰代表了“哑铃市场”的两极,要么是20万以上的B级车,要么是5万以下的A00级车,才有可能卖得好。

最近两年,这个说法很少被提及,因为市场的格局确实改变了,“中间力量”正蓬勃兴起。

A0级、A级,乃至C级,新能源的渗透率都在攀升。最终的合理形态,应该与汽车市场的销量布局相类似,是“中间大、两头小”的枣核型。

下一阶段,新能源的市场演进,会朝着这一方向发展,但也会很快遇到“铁板堡垒”。

最典型的标志是,新能源渗透率的增长速度明显变慢,“闪电战”要失效了。而这个“铁板堡垒”就是购车预算覆盖人群最多、汽车产品竞争最为激烈的A级车市场。

这个市场的用户需求,既要产品没有短板,又要价格足够实惠,那么,新能源车首先要解决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做到“油电同价”,同时,在补贴大幅退坡的情况下,还能有的赚。

★ 为什么是A级车市场?

用数据说话,乘联会统计了2018年-2023年各细分市场的新能源渗透率。

首先明确一点,A级车的确是汽车市场的“大动脉”,看黄色部分的比例就明白了。2018年,A级车销量占到了车市总销量的60.7%,虽然近几年在下滑,但到了2022年,A级车市占率仍有52%。

A级车占比仍然最多(达到1/2),所以,这一市场的新能源渗透率,将直接决定整个新能源的销量走势。

我们再看各细分市场的新能源渗透率,具体是图中属于渐变色的那几行。

A00级车市场,新能源渗透率已经达到了100%,率先完成了新能源的全面普及。是啊,现在想买个小车代步,只有纯电动的了。

A0级车市场,新能源渗透率接近一半,2023年1-4月为46.7%。回顾这些年,A0级市场新能源渗透率增长非常快,2018年仅有4.3%,2022年就达到了36.4%,且增长速度还在加快,今年4月已经来到了56%。

B级车市场,新能源渗透率也达到了36%,仅次于A00级、A级。

相比之下,C级车市场、A级车市场,新能源渗透率最低,分别为20.6%、20.9%。

C级车市场,在整体车市中的占比不高,仅6%,所以影响有限。

A级车市场,量大、渗透率又低,是潜力最足,但也是最难被攻克的细分市场了。

为什么那么难呢?核心是成本,A级车要想卖得好,就得做好“端水大师”,性能要全面,价格不能贵。

它不像A00级,大家的宽容度很高,既然买A00级小车了,多数为了代步。在这种情况下,电池根本不用搭载很大的,成本可以压得住。

就像宏光MINIEV打开了这一市场,在销量上一路走高。不过,随着渗透率达到100%,A00级的增量也见顶。

今年,锂价下跌后,A00级纯电车进入了“大内卷”的新时代,长安、吉利、奇瑞、比亚迪,皆有产品入局,倒逼着宏光MINIEV已经把价格打到了2.98万元。

B级车、C级车的市场也好做,毕竟车价高,可以承载下高昂的电池成本。

A级车其实最尴尬,会让人觉得,新能源的镰刀是不是在A级车市场“失灵”了?

之前有人计算过,一辆10万块钱的电动车,造车成本8.5万,差不多是一辆10万块钱汽油车成本的2倍,其中,还未包括研发、营销等费用。

造车成本高,厂家利润低。至少,在A级车市场,还没办法做到“油电同价”。

参考这么一组数据:纯电车型在5万-10万占比较少,主要覆盖的仍然是20-30万元以上市场。10-15万多集中于网约车市场。

所以,当前时刻,解决A级车渗透率难题的钥匙,不是纯电动,而是插电混动。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比亚迪,秦PLUS DM-i这匹黑马之所以可以闯出来,是因为价格做到了位,而且,成本控制得住,打破了之前插混就要比同级燃油车贵的认知。

便宜,又省油,渐渐的,轩逸、朗逸的用户,开始移情于比亚迪秦PLUS DM-i了。

★ 插混,或是自主超越合资的跳板

增加一个油箱,就能让电动车的成本大幅降低;从接纳程度上,尤其是对补能的焦虑,插电混动也占据优势,毕竟,“进”可充电,“退”可加油,符合人们但求万全的消费心理。

正如我们之前的分析:插混车型集齐燃油车和纯电车型的优点,动力强,续航高,不用担心续航趴窝的问题。同时,动力性能方面也有所保证,尤其是“油电同价”的定价策略,势必会在市场上,有一席之地。

前不久,新能源购置税再度定调,未来4年,仍有购置税减免的相关政策优惠。插电混动并未被排除出去,与纯电一视同仁。

从这一点也能看出,政策是支持插混的,希望插混可以率先取代燃油车。

大方向定了,自主品牌早就在全力狂奔了,插混、纯电,双线并行。

比如,5月15日,长城推出了哈弗枭龙,指导价区间为13.98-15.68万元,全系标配Hi4电四驱技术,综合功率185kW,综合扭矩375N·m,综合续航超1000km。

作为混动一哥,比亚迪5月25日推出了宋Pro DM-i冠军版车型,13.58-15.98万元的售价区间基本与哈弗枭龙一样。

其他自主品牌也动作频频,6月2日,奇瑞下线了鲲鹏C-DM电混系统,预计覆盖奇瑞集团的多个品牌。到2024年,将推出20款以上C-DM车型。

相对于自主,插电版的丰田RAV4、本田CR-V、大众途观等,定价动辄贵出好几万。而且,插混也一直不是合资品牌的发力重点。

转型迟缓,自家A级燃油车的份额还在不断被自主插混抢夺。未来,合资燃油车的道路将更不好走。

自主直插合资腹地,接下来的几年,我们或将又一次见证历史。

本文作者为踢车帮 晞贝

0 阅读:6

踢车霞洞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