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从不摆高姿态,对待每个人都一视同仁,平等相待。
与毛主席相处者皆评其面容温厚友善,黄有凤同志对此深有同感。
【不好!家里来了个“混世魔王”】
建国后,黄有凤调至东北工作,直至1955年返回北京,期间被授予少将军衔。
1956年夏,因工作繁冗,黄有凤少有空与毛主席闲叙。时毛主席秘书叶子龙致电黄有凤,言:“主席诚邀您至中南海做客。”
闻此言,黄有凤即刻决定赴中南海,并携妻女同行。一家四口满怀欣喜,共赴毛主席居所丰泽园。
黄莉莉与黄玲玲对广阔的丰泽园充满好奇,黄莉莉更是抓起主席鱼缸中的鱼把玩,随后鱼变得奄奄一息。
目睹此景,黄有凤与妻深感焦虑,此乃毛主席鱼缸之鱼。随即,他叫来女儿,对其进行了严肃的责备。
黄莉莉与黄玲玲面对父亲前所未有的严肃,皆噤若寒蝉,不敢有丝毫喘息。
不久,毛主席返回丰泽园,黄有凤详述了刚才的事。毛主席闻言摆手大笑:“这没什么,孩子嘛!”
听闻毛主席的言语,黄有凤夫妇悬心得以安定。
见到久违的黄有凤,毛主席甚悦,热情邀请道:“许久未见,不如稍后共进午餐。”
黄有凤坐于毛主席身旁,此情此景似曾相识。回忆此事,她总感慨道:“我的今日,皆因主席之恩。”
黄有凤成为毛主席得力干将的过程是怎样的?这背后有着怎样的经历与缘由,使她能够在毛主席身边发挥重要作用。
【“我要追随毛委员!”】
1914年,黄有凤诞生于江西省兴国县东村乡。时值军阀混战,百姓生活困苦,常受乡绅欺压,众人渴盼有人能挺身而出,解救他们于危难。
1929年,毛主席领导秋收起义,后与朱德、陈毅率领的湘南起义及南昌起义余部在井冈山会合。起义成功建立了首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对全国及江西均产生重大影响。
此时,黄有凤内心澎湃,再难抑制,渐渐萌生了投身革命的念头。
黄有凤父母常言:“毛委员乃农民大恩人!”此番教导,让黄有凤心中的信念更加坚定。
1930年,经朋友介绍,黄有凤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尽管文化程度有限,他工作极为认真,因此深得上级领导赏识。
黄有凤因在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表现出色,被任命为兴国县乡苏维埃政府主席,标志着他革命生涯的起步。
1932年,黄有凤因工作表现优异,被调至瑞金,担任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的译电员职务。
得知消息,黄有凤激动不已。这份工作能让他常伴偶像毛泽东左右,对他而言,这是极大的荣幸。
他自知为“粗人”,对语句理解不深,担心工作出错。结果,他的担忧成真,工作中确实出现了问题。
这天,黄有凤完成了一篇电报的翻译工作,随后整理好,准备提交给毛主席进行审阅。
接收黄有凤译出的电报后,毛主席微微皱眉,黄有凤立刻意识到情况不妙。
不久,毛主席递电报给黄有凤,严肃指出:“译电需谨慎,关键在细心。你此次错两字,日后切勿再马虎。”
接着,毛主席递给黄有凤自己的字典,嘱咐道:“若遇不解之处,可查阅此字典。”
黄有凤对毛主席的教诲印象深刻,这些指导对他日后工作产生了巨大帮助。
此后,黄有凤未再遇此类问题,并成长为一名杰出的党的机要工作者。
黄有凤视与主席共度的时光为人生至宝,尤其是长征两万五千里间,主席的言行举止,深刻铭记于他心间。
如今,多年时光流逝,他们之间的情感依然如昔,深厚未减。
【“你在担架上休息休息!”】
中央红军“反围剿”失败后踏上长征征途,毛主席的机要秘书黄有凤决定随军同行。
大部队到达四川懋功之际,黄有凤身体出现异样,具体表现为浑身颤抖且持续高烧。
卫生员知晓情况后,迅速判断黄有凤或患疟疾,问题严重。鉴于其身体状况不宜长征,组织决定,劝其返家休养。
黄有凤坚决拒绝,表示:“无论如何,我要与部队同行,即便牺牲,也要在部队中。”此言一出,众人深感震撼,随即放弃劝说。
他坚持随大部队前行。毛主席知情后,即刻命卫生员抬来其担架,对黄有凤言:“当前首要之事,乃调养身体。”
黄有凤闻主席言,眼眶泛红,深受触动。他被主席的举止及细致入微的关心所打动,内心充满感激。
在医护人员精心护理下,黄有凤身体日渐康复,对毛主席的恩情铭记终生。不仅事业上受助,毛主席还促成了黄有凤的婚姻,担当了一回月老角色。
【“我可在等着吃你们的喜糖哩!”】
黄有凤在晋察冀任朱德元帅秘书时结识了年轻的赵雪明,赵以乐观著称军中。众人视二人为佳偶,经战友促成,黄有凤与赵雪明开始交往。
相处中,黄有凤对赵雪明萌生特别情感,希望关系升级,却遭赵雪明婉拒。
她认为自己年幼且战事频发,无暇顾及婚嫁之事,这让黄有凤深感懊恼,但他仍尊重赵雪明,两人持续以朋友身份交往。
1941年9月某日,黄有凤照常向主席汇报工作。结束后,毛主席问:“你与小赵恋爱多时,为何还不成婚?”黄有凤闻言挠头,尴尬一笑。
他述道:“小赵年幼,不愿成婚,认为革命前线事务更为紧迫。”闻黄有凤言,毛主席感慨,知众多如赵雪明之女同志,舍家投身革命,此于她们,某种意义上显不公。
在告别之际,毛主席特别嘱托黄有凤:“若与小赵成婚,务必告知,无论何事,吾必至贺!”
黄有凤代任军委要处处长时,毛主席询问叶子龙其与赵雪明婚况,得知未婚后建议成立促进委员会。叶子龙照做,召集众人推动二人婚事。
经众人劝说,赵雪明最终同意与黄有凤举办婚礼。
毛主席闻讯后激动万分,鉴于革命时期条件艰苦,他慷慨解囊,用稿费为二人筹办婚礼,以实际行动表达了对新人的诚挚祝福。
黄有凤忆述,毛主席当时特别指示炊事员准备菜肴,并取出珍藏多年的酒款待。
毛主席素来不饮酒,但这日,他破例举起酒杯,对众人宣告:“为革命胜利,为新人幸福,干杯!”
婚后两年,赵雪明怀孕,但因条件不佳,身体未调养好,导致奶水不充足。
黄有凤见女儿黄玲玲饿得大哭,心疼不已。他只能把仅有的米煮成米糊,一点点喂她,但这对初生的婴儿而言,毫无营养可言。
这天,毛主席警卫员到访黄有凤家,递上一瓶牛奶道:“主席关心,孩子身体要紧。”黄有凤推辞,警卫员却坚持放入她怀中,随后离去。
警卫员离去后,黄有凤寻至毛主席处,直言道:“主席,您的牛奶我不能接受,实在无法收下。”
毛主席言:“孩子是革命之光,确保其茁壮成长,人人有责。”闻此,黄有凤眼眶瞬湿,深感此恩,毕生难报。
【结语】
从毛主席的举止可见,身为国家领袖,他依旧平易近人,时常为他人着想。
他是我国民众心中的坚定信仰与不灭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