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兰妈谈育儿
前几天回老家的路上,碰到一位妈妈带着她女儿在路上搭便车
而一路上闲聊时,我发现她的女儿似乎没有以前的“灵气”了
记得以前一见面,小家伙就会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还一口一个“阿姨”喊得可热乎了
也不知道为什么,时隔多年再见面,孩子不仅沉默无语,整个人也压根就不敢与人对视,你跟她讲话,要么低着头不理睬,要么眼神左右闪躲地逃避对方的目光
看得出,这个孩子多少是有些自卑的
可当我和妈妈说起这个话题时,她也满脸问号,似乎也想不起来:以前活泼开朗的女儿是什么时候消失不见的
记得针对“自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这个话题,有个网友曾深刻地举例回答
他说:
“在你没钱的时候骑电动车出门,你会特别害怕遇到熟人,因为你怕丢了面子,可当你买了汽车再骑电动车出门就不怕,在这里我们要思考的一个事儿:为什么说话的人不变,前后说的话也没变,而你的感觉怎么就变了呢”
这就是所谓的内心世界投影
就像你周围的所有人和事都是镜子中你自己的投影,别人眼中的你也并不是你,你眼中的别人才是你自己,只有所向披靡看透这个本质,所遇的问题才能迎刃而解、所遇的人也都能侃侃而谈
是的,万物本闲,唯有心闹,只要我们把这件事想明白了,那自身内心强大了,自卑也就不复存在了
孩子的成长、包括如何摆脱自卑都是如此,强大内心状态才是助孩子脱胎换骨的关键所在
比如,以下几个方法论,就可以有效改善孩子的自卑心01
提高音量
读书时一定要声大而洪亮
有人说,好父母就是给自己的嘴巴上一道拉链,能管好自己的嘴巴,也是为人父母者最大的修养
遇到过这样一件事
一个男孩,由于在餐厅吃饭的时候“吧唧嘴”,被爸爸狠狠地教训了一顿
这件事本来训斥几句就可以了,可不知道爸爸为什么越想越气,刚开始只是说到“吧唧嘴”的事儿,后来又延伸到“人懒”、“学习差”、“猪脑子”等各种人身差距攻击
男孩刚开始也只是默默地听着,可随着爸爸的指责声音越来越大,男孩也终于急哭了
他先是抽泣着声音对爸爸解释说:“我不是,我没有”,随后又带着央求的声音说:“你不要当这么多人的面揭短,这样很丢人的,如果我在你上班的地方,当你同事的面说你的坏话,你是不是也会觉得丢脸呢”
显然,男孩的一番话,直接戳中了心窝,也直接让爸爸感到一时语塞
说到这里,有位朋友还分享了她自己的一段经历:
小时候,有次考试没考好,妈妈在家里骂完我,还把试卷拿给亲戚看,那语气中透露的嘲笑和嫌弃,我至今都没办法释怀,也是从那以后,我不再开口讲话,也害怕讲话,倒不是怕讲错话被批评,而是我明白不管说什么、做什么,妈妈从来都不会满意,更别提认不认可了
看吧,这就是所谓的“嘴巴拉链”
如果一个父母不懂得给自己的嘴巴按上拉链,对孩子也是情绪化严重地想说什么就说什么,那我们传递给孩子的语言是什么,孩子就会接收到什么能量
你骂孩子,孩子会自卑无助
你鼓励孩子,孩子也会自信而积极
还听一位妈妈分享说:
她女儿是一个性格比较腼腆的性格,平时和人讲话时不敢大声,在学校也不敢举手回答问题,就算老师点名喊起来,也是犹如蚊子般的嗡嗡声音,根本听不清楚说什么
于是,在性格太绵软的情况下,在学校很容易被老师忽略,也被同学们欺负打压
为了让女儿彻底摆脱自卑,妈妈也想了很多办法,最后还是在提高音量的大声朗读中逐渐找回了自信
事情还要从周末的一次作业说起
那一次,老师布置了一项背诵过关签字表的任务,在孩子“久读不会”的慢节奏情况下,妈妈学会了一句“真棒,如果声音再大些就更好了”
而在一声声的鼓励和“提高音量”的主题强调下,孩子最后也战胜了自卑,成为了一个朗朗上口的积极乐观之人
这就是提升音量的内在气势力量
一旦孩子习惯了大声讲话,就会极大地提升了孩子的自信气场,这便是对孩子最好的能量保护
02
区分观点
遇到事情不要太纠缠结果
心理学上有个“自证陷阱”
讲得是一个人被诬蔑的时候不要白费力气去自证清白,因为相信你的人,会一直相信你的人品,不相信你的人,即便是你说破了天,他们还是不会相信
事实上,大小事都想解释也是一种不自信的行为,而每一次的解释,也都会使一个人的气场越来越弱
认识这样一个朋友,她从来不会因为孩子犯错而批评、责备,每一次都会对事不对人地有效指导孩子把错误纠正过来
印象最深刻的一个暑假,我们一起相约去水上乐园玩儿
大家开开心心地抵达目的地,本以为马上就可以戏水玩嗨了,可就在准备进场的时候朋友女儿发现她的泳衣忘记带了
孩子当时就急红了眼眶,小心翼翼地把这件事讲出来
朋友一听,连忙告诉她:“害,我还以为发生了什么事情呢,不就是泳衣忘记带了嘛,那就用你自己的零花钱再去买一条呗,如果没带钱,那妈妈先帮你垫付,回家记得还我哦”
后来,朋友还告诉我,也就是从那以后,她女儿丢三落四的毛病就再也没出现过了
问起原因,小家伙还颇为心疼地说:
“那次泳衣的钱花掉了我大半年的零花钱,是真的贵呀,好心疼呢,本来也是可以不用买的,都怪我太大意,不知道把自己的随身用品检查一遍”
看吧,这就是能区分观点的方法论
就像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每逢孩子犯错的时候不是批评、就是指责,仿佛要把孩子身上的问题全部揪出来,仿佛要把问题的严重性强调无数遍,孩子才能长记性
可事实上,同样一件事情若过度强调只会过刚易折、慧极必伤、强极则辱
还有这样一个女孩,她的妈妈是个急性子,每次成绩没考好时就忍不住唠叨、批评
为了让孩子长长记性,妈妈也经常把“真笨”、“猪脑子吗”、“从来没见过像你这么差劲儿的孩子,真是让我太失望了”
于是,当女孩后来每次没考好成绩、或者遇到什么处理不了的事情时,她都崩溃地抱头捶打自己,嘴里还不停地强调说“我真笨”、“我是全世界最差的人”
这就是物极必反的结果
如果每次遇到问题家长都太纠缠结果,纠结孩子为什么没做出什么成就,那无法正确区分观点的情况下,就会给孩子徒增很多痛苦、负担、还有烦恼,直到孩子无法承受地逃避、甚至彻底崩溃地放弃自己…
所以,家长想要改变孩子的自卑,就一定要懂得区分观点,知道对事不对人,遇到事也不要过多地纠缠结果
哪怕孩子今天输了一个很重要的比赛,又如何呢?比赛或许是孩子某段时间努力的结论,但绝对不是整个人生的结论
只要孩子还有期待、还有梦想和挑战的恒心,那在不停的努力和勤奋纠正下,改变只会是迟早的事儿
03
学会转念
任何矛盾点要从反面思考
看过一部电影,讲述的是一个女孩整天戴着耳机,不愿意和外界交流的故事
在封闭内心的状态下,她本身就犹如一座孤岛,连一个朋友都没有
而电影的剧情评论下方,还发出了这样一条弹幕
有网友说:“最讨厌那些整天戴着耳机的人,面对这种人就该离得远远的,看着就让人不爽”
也许,能理解这位网友的感受,就是被所谓的“高冷”气到了嘛
可事实上,每一个人生来都不会是高冷,更不应该是一座孤岛,只要我们懂得了“学会转念”,那看待问题的思路就简单多了
有一位妈妈,她在教育孩子方面从来都是从矛盾点的反面去思考
比如,她女儿一年级时的一次语文测试只考了67分,当时就被老师认定不及格,还把她喊到教室进行批评教育
在这件事情上,她一直持有反面的不同看法,她认为“孩子只是考了67分,并不代表这个人就停止于此了”
当时也因为一句“没事,不会我们可以回去好好学,谁生下来就什么都会呀”,彻底把老师得罪了
老师认为妈妈态度不行,在学校对孩子也似乎不闻不问,不怎么想搭理的态度
而对于“得罪”老师这件事,妈妈虽然有些动容,但绝不后悔
她仍然坚持说:
“只要有一颗积极健康的心态,孩子就能学得进知识,就像孩子考试不及格,我维护,不是宠溺、也不是不管,而是在修补孩子的心理健康,如果我因为一次考试不及格就大发雷霆,那最后的结果只会让孩子知难而退、害怕学习,还会因此对学习感到畏惧厌弃”
这就是所谓的晴天修屋顶,看起来或许是毫无章节的无用功,但却是修复、防患于未然里的远见和智慧
孩子的自卑心教育也是如此
出自《道德经》里的一句名言: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说得就是这个道理
什么时候、又或者遇到了什么事情,我们在看待孩子身上的所有问题时,都要保持一种过犹不及的风险、和危机感
特别是面对孩子的成长和学习方面,为人父母者都希望孩子一开始登高望远,可孩子站得越高、也很容易摔得越重
任何时候我们都要想着保持冷静、顺势而为,当事情发展走向不如期待那样时,也要学会以最小损失去获得最大的利益
就拿孩子学习不好、成绩太差这件事来说,一昧的批评指责只会让孩子心中郁结,对学习的心态也逐渐变得紧张、害怕、甚至厌恶
但如果我们能抓住矛盾点去反面思考,相信孩子成绩只是一时,并非结论,在动动嘴皮“你可以”、“努力就有进步”的持续性鼓励情况下,孩子就能获得对应的进步与成长力量
也许这个过程、和进步幅度并不是那么大,可所呈现的效果却是以最小损失获得最大的利益呀
所以,面对自卑心比较重的孩子,我们就要学会转念这个方法论
只有遇到任何矛盾、任何事情学会反面思考,你想得到的什么东西,就能自动化地从事物的反面入手,从而不断地做好你希望完成、得到的结果
这叫做关键性思考,也是训练耐心的一种日益精进智慧
那么,关于“孩子自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这件事,大家还有哪些不一样的建议与看法呢?欢迎评论区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