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王明想取代毛主席的地位,关键时刻陈云表态:支持毛泽东

帝哥说史 2024-03-16 11:03:50

1937年11月,王明和康生乘飞机从苏联返回延安。王明此次回国,可谓踌躇满志,在苏联期间,他通过老师米夫的关系,赢得了斯大林和苏联共产党中央其他领导人的信任,他的职务已经上升到了共产国际的候补书记,而中国共产党是在共产国际的领导之下的,王明认为自己回国以后,就会顺理成章地成为党的领袖。

王明

王明在回延安前,专门在新疆停留了一下,并接在这里工作的陈云一起回延安。王明此举有着自己的小算盘,因为他知道毛泽东的周围已经团结了一大批干部,而自己初到延安,熟悉的人很少,为了多争取一些人的支持,他想到了陈云,因为30年代初期,王明在上海工作时,与当时在中央工作的陈云比较熟悉,他认为陈云会支持自己当领袖的。

王明到达延安后,毛泽东冒着纷飞的大雪,和张闻天、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人亲自来到机场迎接。毛泽东见到王明后,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欢迎词:“中央几位领导同志驾着仙鹤,腾云驾雾从昆仑山那边飞回来了。久别重逢,家人团聚,这不是喜从天降吗?欢迎从昆仑山下来的神仙,欢迎我们敬爱的国际朋友,欢迎从苏联回来的同志们!”

王明却对毛泽东的欢迎摆出了一副居高临下的姿态,他说:“我们是共产国际派来的,是斯大林同志派来的。我们几个人都是我党驻共产国际的代表,没有什么地方值得欢迎,应当欢迎的是毛泽东同志。”

毛泽东(后排右一)和王明(前排中)

王明的最后一句话,让人听了有些莫名其妙,但从中也可以看出,他当时的那种激奋而纷乱的心境。

王明回到延安后,多次和毛泽东唱反调,他还提出了“一切经过统一战线,一切服从统一战线”的错误主张,而毛泽东则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坚持独立自主的路线,两条不同的路线,必然产生激烈的党内斗争。王明便主动找到陈云,希望能够得到他的支持。

不过王明想错了,陈云是有丰富革命斗争经验的人,他从中国共产党历次教训中已经认识到,王明搞的那一套不符合中国实际,而毛泽东的主张才是正确的,因此他明确地向王明表态:自己拥护毛泽东的主张。

不久以后,在一次中央高层的会议上,毛泽东又与王明发生了激烈的争论,当争论到了白热化的程度时,就需要中央高级干部表态。在这个关键时刻,党内有些同志想到了因为生病没来参会的陈云,他们提议,要用担架把陈云抬来投票。尽管最后陈云没有来,但会议还是征求了他的意见,陈云明确表态:支持毛泽东,投毛泽东一票。

陈云

陈云的这一票,对确立毛泽东的领袖地位至关重要,他后来回忆说:“当时有人提出要用担架抬我来投毛主席一票,但实际上没有去用担架抬,我是在病中表示支持毛泽东的。”

1937年12月,陈云出任中央组织部部长。当时王明在延安大搞抓“托派分子”,在他的煽动下,延安一些部门也跟着跑,大搞抓“托派分子”,甚至对干部搞非组织的侦讯。有一个干部,因为被人举报说是“托派分子”而被开除了党籍,后来他到中央组织部去申诉,要求组织查清自己的问题,并且列举了几个证人。

陈云得知此事以后,表示一定要管,但那位干部列举的3个证人,一个在延安,一个在西安,还有一个在太行山抗日前线,要想查清他的问题,在当时很不容易。陈云便亲自给西安八路军办事处和129师的首长写信,请他们协助调查。最后此案花费了2个多月才调查清楚,这位干部完全是清白的,陈云又亲自为他组织了平反。

王明在争夺领袖地位失败后,中央为了团结他,不仅仍然安排他在中央担任一定的领导职务,还让他兼任中国女子大学校长,安排他的妻子孟庆树担任副校长。但王明夫妇为了向中央闹独立,竟试图把持干部的安排权,把中国女子大学搞成他们的“独立王国”。

王明和孟庆树

中国女子大学的学员毕业后,按规定应由中央组织部分配工作,但王明自恃自己地位特殊,就向中央组织部提出要求:中国女子大学的毕业生,75%的分配权划给女大和中央妇委,中央组织部只有25%的分配权。

陈云得知王明的意见后,十分生气,他马上给王明写了一封信,信中说:

我们彼此应以服从中央多数同志通过的决定为好,妇女工作是全党工作的一部分,我是党的工作者,我的责任和我的要求,也仅仅是“一视同仁”四个大字。

王明却不理睬陈云,依然我行我素,把持着学员的分配权。陈云见自己说服无效,也采取了相应的对策,他不再介绍新来的学生到中国女子大学去学习,而是介绍到中央党校等其他大学去学习。

王明见陈云竟敢违背自己的意愿,他专门来到中央组织部,找陈云“兴师问罪”。陈云却不吃这一套,他对王明说:“党内不管是谁,都不能横行霸道!”

陈云虽然曾和王明关系密切,但他到延安后,充分展现了老一辈革命家实事求是的高贵品质,因此也赢得了党内同志的尊重。毛泽东曾称赞陈云说:“我看他这个人是个好人,他比较公道、能干,比较稳当,他看问题有眼光。”

毛泽东和陈云

38 阅读:6215

帝哥说史

简介:文以载道,击历史虚无,讲英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