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照民政部公布的公开可查询数据,截止到2020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人的数量已超2.64亿,其中参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离退休人数近1.28亿;参与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且享受养老金待遇的人数超1.6亿。通过数据不难猜出,养老保险基金面临收支压力。
参考人社部日前公布的《2021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统计快报数据》,2021年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收入共计60040.4亿元,支出共计56500.3亿元;城乡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收入总计5207.2亿元,支出总计3724.5亿元。而这样一份数据,恰恰印证了我们的猜想。
不可否认,离退休人员1.28亿+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养老金待遇人员1.6亿同时申领退休金无疑会给我国的养老保险基金带来巨大的支出压力,对社会保障体系也是一种很大的考验!试想,一旦养老保险基金收支不均衡,则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都会成为一项大难题!
可能有的人会质疑,截止到2020年底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总计结余还有4.5万亿,怎么还不能确保养老金足额发放呢?的确,4.5万亿不是一笔小数目,但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剧以及养老金的连涨,不夸张地说,即便养老保险基金的结余数额翻一倍,也同样会面临收支压力。
因此,为解决养老保险基金的收支平衡问题,国家加快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制度的步伐,并通过中央调剂制度来分担与均衡不同省份之间的养老保险基金的支出压力。数据显示,2018~2021年中央共跨省调剂资金6000多亿元确保了困难省份养老金的按时足额发放。
步入十四五,国家又通过实施渐进式延迟退休与呼吁提高养老保险缴费基数及延长缴费年限等等方式来进一步缓解养老保险基金所面临的支付压力。然而,即便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依然有一部分人试图通过钻政策的空子来冒领、替领甚至重复领取养老金,给养老事业添堵。
鉴于此,从2022年起,国家将会进一步加大对退休人员申领养老金的清查力度,坚决制止与杜绝任何违规领取养老金的行为。假如退休人员及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养老金待遇人员还存在下述这3种情况,那么一旦核实无误,必将受到社保相关部门的严惩,甚至还可能坐牢!
第①种:退休人员已逝世,家属仍替领
政策规定,享受养老金待遇的退休人员在其去世的次月便停发养老金,其家属需要尽快到社保部门进行登记备案,同时申请领取丧葬费和补助金。而且,对于逝世人员养老金个人账户中剩余的钱则可以由亲人依法继承。但是,如果家属瞒而不报甚至还偷偷替领养老金,则属于违规,不仅要追回多领这一部分的养老金,对于替领的家属也要除以2倍以上的罚款。
第②种:冒领养老金
在启动养老金资格认证这一程序之前,社保制度还并不那么健全,养老金的发放大多也并未实现省级统筹。在这样一种背景下,个别地区社会保障部门的工作人员便利用职务之便趁机冒名顶替他人领取养老金,将本属于别人的养老金据为己有。显然,这种冒领养老金的做法也是国家法律法规所不允许的,一旦被追查,不仅要除以罚金,收监坐牢恐怕也难以避免!
第③种:重复领取养老金
我国并行两套基本养老保险保障体系,一套是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一套是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往往会缴纳职工社保(包含养老险),累计缴纳满15年便可以在60岁退休之后领取养老金;而城乡居民则按照一定的缴费标准一年缴费一次,累计满15年后同样可领取养老金。然而,有些人既缴纳职工社保,又缴纳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想着退休后能领2份养老金。殊不知,这种办法是行不通的,重复领取养老金同样也是要受到处罚的!
总而言之,我国当前所面临的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压力已经很大了,如果存在上述这3种情况的退休人员或养老金待遇人员还不收手,那么必将进一步给我国的养老事业与社会保障能力添堵。所以,国家启动严查并追究相应的责任还是十分必要的,在此我们也奉劝那些想要违规骗取养老金的人趁早打消这一念头,否则的话,不仅便宜赚不到,吃亏坐牢的还是自己!
以上便是本文要介绍的全部内容了,欢迎在评论区与我们互动、分享。
那职工保险和城乡保险都买了十五年、两种保险加在一起满三十年怎么处理呢?
第三种重复领取养老金的也能说的过去,都是在付出劳动中单位缴纳了社保费,既然违法,就应该把别人重复缴纳社保费退回来,或者提前提示,而不是让别人或打工单位一直错交下去,收钱的时候不说,现在说,有点不占理只能说你们工作失职
有些人买的保险没上过一天完整的班[笑着哭]
国企划转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