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两年,在土木工程行业申办资质与招投标的时候,接触得最多的就是业绩,无论是企业业绩还是建造师、注册监理工程师的个人业绩都显得非常的重要,这是企业和个人辛苦完成的业绩,代表了经验与资历。现在的业绩不仅在办理企业资质,招投标时需要,甚至在申报职称、申请评标专家时也需要提供业绩证明。
业绩对于土木工程人的一生如此重要,那建造师和注册监理工程师该如何收集资料呢?工程业绩材料大致可以分为中标确认书,中标通知书,以及施工合同、竣工备案登记表(或者竣工验收备案证),此前小编已经在其他文章中介绍过,工程的规模、造价以及工程业绩的等级ABCD,均是以竣工验证为准。所以,竣工验收的证明尤其重要。
目前各类代办建筑企业资质的(黑)中介也在收集此类材料,各位建造师需要预防,注意自身信息安全。现在代办建筑资质的中介老板通常是在幕后操作,一般招聘一些年轻人在网上搜寻建造师个人信息,这些与建造师对接的中介有可能随时离职或者被中介公司开除,员工人员流动很频繁,挂证拿不到尾款的风险很高,有的时候连定金都拿不到。
土木工程就业市场比较混乱,特别是工程项目,辞职流动人员十分频繁,通常一个工期一年的项目也要更换员工3至4波。从项目经理到总监理工程师再到施工员、安全员、资料员,所以项目工程工作并不稳定。想收集项目业绩材料的难度可不小。
想要获得业绩资料,第一种就是作为人证合一的情况下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收集,第二种是直接对接企业招投标经营部和工程部索要,最后一种就是开具调档函,去项目所在地的档案馆或者住建部门复印资料。通常情况下企业索要资料都比较困难,会给建造师设置层层障碍,俗称“卡人”。如果企业不给,就到人民网问政留言向项目所在地的住建部门要求索要自己的相关资料,并进行复印备份。
小编也见过个别企业的人事刁难建造师,哄骗建造师称业绩是属于公司的,不是个人的,还称建造师带不走业绩;就是为了揭开这些企业的嘴脸,小编才特意写了这篇稿子,现在是大数据时代,信息化透明,还是老套数来诓骗建造师人才已经没有多大的效力了,这是一个由技术支撑的信用时代。
日前,住建部发布的加强企业资质审批工作通知,要求加强信用管理,2024年1月1日起,所有项目业绩必须在四库一平台登记。建筑企业资质系统漏洞百出,主要是住建部也不想管死,现在的动态核查就是一个问题,看似动态核查比较科学,其实大批企业都在寻求证书短期挂靠,3个月购买社保的证书在中介市场满天飞,一旦应付了考核,3个月后就不需要证书了,如果下次再被核查到,再用同样的方法通过中介找几本证书,短期购买3个月社保应付检查。
现在是大数据智能时代,完全可以实施“实时”动态监控,只是住建部没有这么做而已,所以住建部也是漏洞百出,故意让这些建筑企业的老板有洞可钻。
有朋友留言称:现在工地7000元一个月,风吹日晒,全年无休无社保,一年发10个月工资,现在我来工厂打螺丝,五险一金,一周休一天,伙食比工地好太多了,扣完社保还能拿7-8千,一年13薪公积金一个月1500元。对比建筑工地强大的劳动强度,有时候进厂打螺丝也并不是一无是处。
还有朋友留言称:现在不仅仅查社保,还查税,个税系统,全国范围,你在哪个公司发工资的一清二楚。除非你辞职专门挂证。还有人称现在土木工程失业率太大了,导致高考生都不愿报考土木专业,又苦又累没有假期,还不重视人才,土木工程人才体系难以为继。2022新版建筑企业资质征求意见稿就是以牺牲人才为基础的。
前不久还有人爆料一张一级建造师卖卤菜的摊位照片吗?土木工程人才就业困境很难改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