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野战部队没有正式升级成野战军,有很多原因,比如野战部队形成较晚,后期主要职能是京津卫戍,解放战争战绩不如其他大战略区显眼等等,不一而足。其实也没有什么官方定论,都是坊间军事爱好者的讨论和猜测。
但其中有一条原因,似乎论者涉及较少:缺少王牌军。
一、古怪的晋察冀野战军
晋察冀部队早期也成立过野战军。
中央对各大战略区的态度一视同仁,一概支持各军区组建野战军,并没有因为谁地盘大谁地盘小而区别对待。1945年8月11日《关于日本投降后我党任务的决定》中指出:“各地应将我军大部迅速集中,脱离分散游击状态,分甲乙丙三等,组织成团或旅或师,变成超地方性的正规兵团,集中行动……”
中央还要求,正规兵团的数量应占全部兵力的五分之三到三分之二。
凡此诸指示,大率都是向组建野战军上靠拢,兹不多举。
各大区的野战部队相继组建起来,比如刘邓之晋冀鲁豫野战军,粟谭之华中野战军,陈宋之山东野战军等等。
晋察冀军区在1945年10月也完成了野战军的组建,不过非常富有特点,迥异于别的大区。
晋察冀搞了两个野战军:第一和第二野战军。(西野和中野表示你们晋察冀太会了,早早把我们的番号用了),共辖9个纵队。
第一野战军下辖冀察纵队(郭天民纵队)、冀察纵队(刘道生纵队)、冀中纵队(杨成武)、冀晋纵队(王平)。序列中有两个冀察纵队,分由冀察军区司令员郭天民和政委刘道生指挥。
第二野战军下辖冀东纵队(詹才芳)、热辽纵队(黄永胜)、冀晋纵队(赵尔陆,与第一野战军的冀晋番号撞车)、冀中纵队(黄寿发,番号亦撞车)、晋冀鲁豫一纵(即杨得志带来的一纵)。
很奇怪,不彻底。怎么讲呢?
第一,没有形成统一的野战军指挥机构。第一野战军由聂荣臻的军区机关直接指挥,第二野战军由萧克、程子华、罗瑞卿指挥。但两个野战军上面,又由晋察冀军区统一管辖。
这和其他大区的区别相当大,刘伯承、陈毅虽然都兼任军区司令员和野战军司令员,但野战军的指挥是统一的,内部不再分开。粟裕只任华中野战军司令员而不兼任华中军区司令员,军区司令员张鼎丞不直接指挥野战军。
晋察冀野战军的指挥关系明显有些混乱。
第二,大家都能注意到,9个纵队番号互相撞车,称呼上、指挥上的麻烦倒在其次,混乱背后的问题才最要命。
中央要求各大区成立正规兵团,是超地方性的。
所谓超地方性的含义是指:
第一,野战部队与军区指挥系统脱钩,不是守家的,而是超军区范围作战的。
第二,野战部队的各种供应、驻扎、保障体制,应与军区、分区脱离开,这样才能更便捷、更迅速。
晋察冀各纵队没有采取别的大军区通用的数字式番号,乃在于其指挥、供应、驻扎等诸多体制,与各军区分有割不断的联系,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野战军。
就这样的野战军体制,晋察冀还没一直坚持下来,1946年3月,受张家口失利之影响,晋察冀军区撤销了两个野战军机关,改由军区直接指挥各纵队。
这事做的明显不合乎大兵团集中作战的规律,当年6月,在中央一再严令下,晋察冀军区重建了一个野战军指挥机构,萧克任司令员,罗瑞卿任政委,耿飚任参谋长。
这个勉强拉起来的机构指挥的一塌糊涂,1946年12月,晋察冀军区实行精兵简政,再次撤销野战军指挥机构,恢复军区指挥。
1947年5月,朱老总亲自来晋察冀指导作战,晋察冀按朱老总指示重建野战军。
1948年5月,由于徐向前兵团加入华北,晋察冀与晋冀鲁豫留守部队合并为华北军区,晋察冀野战军又在这件大事中无疾而终,仍由华北军区直接指挥三个兵团。
几立几废,最终全废,华北对野战军机构是真拧啊……
那这些问题,和缺少王牌军有什么关系呢?
二、华北王牌究系谁
没有哪支王牌军是天生的,各家野战军的王牌部队都是经过实战锻炼出来的。只有长期进行独立的、机动的、高强度的战斗,有经验传承、教训累积、名将加持、主帅调教,部队战斗力才能一步步提高上来。
晋察冀部队起初也有打造主力的意图。
1946年10月,军委电示晋察冀,应抓紧补充杨苏纵队和杨成武纵队,只有把主力纵队建好才能打胜仗。
杨苏纵队即杨得志一纵。不久一纵主要兵力都调回晋冀鲁豫,杨成武纵队就成了预选的第一主力。
这确实也符合晋察冀一贯传统,聂帅对杨成武的关心、倚重,都远远超出其他将领,杨成武将军也没有辜负聂帅信任,全面抗战八年,称其为晋察冀擎天一柱不为过。
杨成武纵队的主体部分后来成为华北三纵、六十三军,确系华北战斗力最强的。
但是,大家不难看出,华北战力之冠的六十三军,和二野十一军(原陈锡联三纵)、十二军(原王近山六纵)、十三军(原陈赓四纵的一部分),三野二十军(原叶飞一纵)、二十六军(原王建安八纵)、二十七军(原许世友九纵),四野三十八军(原李天佑一纵)、三十九军(原刘震二纵)、四十军(原韩先楚三纵),论名气、实力、地位,恐怕不是一个层面的。
连杨成武带出来的部队都这样,其他军就不用说了。
不仅尖子不尖,还没有成规模。
按说晋察冀部队巅峰时也有40多万大军,为何落寞如此呢?
本文第一部分讲了很多晋察冀野战军组建不够合理的问题,正是这些问题,及其延伸的各种问题,共同导致了主力不强的现象。
我们还以三纵为例说说哪里不合理,哪里影响了主力发育。
冀中杨成武纵队初建时,有11、12、13旅共3个旅。既然你想把杨成武纵队打造成纵队,那起码要做到两件事,第一,旅的数量一定要保持住,主力纵队兵力充实是最基础的条件;第二,建制内部队不要轻易换,要保持连续,这样才有利于积累经验。
结果,1946年3月改了,当时晋察冀搞大复员大精简,除了晋冀鲁豫来的杨得志一纵还保持3个旅(因为人家是刘邓部队,不好意思裁掉),其他纵队全改为两个旅。杨成武纵队当时改为三纵,辖7旅、8旅。这两旅是原来的12、13旅,改了番号。
到1946年10月涞源会议之后,骚操作来了。晋察冀吃够了精简复员的苦,终于回过神来重新扩充部队,纵队从2个旅改为3个旅。作为聂帅预想中的头等主力纵队,杨成武三纵怎么改的?把察哈尔军区11旅(原属四纵)拨过来给三纵。而把冀中军区独8旅拨给二纵。
冀中独8旅和杨成武纵队的两个旅本来是一家人,都是冀中子弟兵,把独8旅给三纵该多好,人情也熟,指挥也方便,偏不。杨成武无奈,但也没办法。
三、郑维山接手太晚了
华北诸将,论打仗天赋,其实也有不少人才,郭天民、郑维山都是很有潜力的战将。郭天民资历足以与杨成武相提并论,其纵队序列一度在杨成武之前。按说如果用的好,把郭天民纵队好好发展一下,或可形成与其他大战略区类似的王牌主力群体,二、三纵双星并峙。
郭天民并没有这么好的机会。杨得志一纵调回晋冀鲁豫,聂帅把杨得志留下,为了让他安心,不惜把二纵司令员位置腾出来给杨得志,让郭天民改回去当二级军区司令员。
郭天民此后再未走上主力纵队司令员的位置,白白浪费了一身本事。当然他走入窘境不完全是聂帅看不上,郭上将过于耿直不给领导面子,当面顶撞,换谁也难容。
杨成武带三纵打仗,也没发挥出多好成绩。杨上将强点在于根据地建设,协调各方关系,团结和凝聚人心,那是万中无一的高手高手高高手。至于指挥作战嘛,非常考验临机应变和军事专业素养,要在极短时间内做决策、解决突发情况,在最准确的时空环境调度集齐优势兵力。杨成武上将过去做的事,都是长线工作,他的性格和能力已经适应了那种状态,猝然投入以快准狠为主要特点的作战指挥,确实有点难。
绥远战役、大同集宁战役、张家口战役,华北部队打的这几场仗,三纵都参与了,没有什么亮眼表现。等到1947年5月,杨成武升任野战军第二政委,郑维山接任三纵司令员,终于给三纵带来一些不一样的变化,三纵开始变得像华北第一王牌。
然而毕竟郑维山来的太晚了,部队的作风、能力、格局,在杨成武手下大概已经定了型,很难再有质的变化。
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主帅的调教。
刘帅调教陈锡联、王近山诸将非止一日,对陈赓大将也多有启发——调教可能做不到,毕竟陈大将的本事也非一般纵队司令可比。粟裕对叶飞、陶勇的指导、影响非常深刻,四方面军将领身上的原有特点被粟裕几乎抹平。更不要说101对李天佑、韩先楚等人的指导,四野诸将视之若韩、白再世。
但,谁能调教杨成武、郑维山?阙如也。
晋察冀不重视大兵团作战指挥,在野战军机构上的反复,导致了华北部队最终缺少王牌军。而缺少王牌军和威名赫赫将领群,导致战绩逊色,又反过来影响了华北部队的质量、地位。华北部队终于没得到第五野战军之番号,略显遗憾。
华北的主要对手是傅作义,是民国时期在抗战胜利后崛起的唯一一个地方系军阀势力。华北先是支援东北,而后为了应付军调裁军,自身和华东一样处于四战之地,经济又不如华东,还没有统兵大将……打不好很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