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势研判
1、上证指数
(1)日线级别
昨日上证指数以3346.04点开盘,早盘一度冲高至3370点附近,但受到一定压力后回落,午后在多方力量推动下震荡回升,最终收报3380.21点,涨幅1.02%,成交金额7478.87亿元。
从均线系统来看,指数成功站上5日和10日均线,且5日均线拐头向上,有向上穿越10日均线形成金叉的趋势,这通常被视为短期趋势转强的信号。
MACD指标方面,DIF线在零轴上方逐渐靠近DEA线,且红柱开始出现并逐渐放大,显示市场多头力量正在增强,多方占据一定优势。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指数在3400点整数关口附近存在一定的技术压力,此位置前期套牢盘较多,若要有效突破,需要持续的成交量配合。
(2)分时级别
在15分钟级别上,早盘指数高开后快速冲高,随后出现一波回调,但回调幅度较小,显示下方承接力较强。之后指数再次震荡上行,MACD指标的红柱持续放大,未出现明显的顶背离迹象。
30分钟级别中,指数依托均线稳步上行,均线系统呈现多头排列,显示短期多头力量强劲。
60分钟级别来看,指数接近前期高点3400点附近,虽然目前处于上升趋势,但KDJ指标已进入超买区域,短期可能面临一定的调整压力,需关注量能变化以及能否有效突破3400点压力位。
2、深证成指
(1)日线级别
深证成指昨日开盘10823.29点,最高触及10976.89点,收盘报10955.65点,涨幅0.93%,成交金额11904.57亿元。
从日线图来看,指数成功突破了近期的整理平台,站上了5日均线,且5日均线向上拐头,与10日均线形成金叉的迹象愈发明显,短期均线系统呈现多头排列,预示着短期上升趋势的形成。
MACD指标在零轴上方金叉,红柱开始显现并逐渐放大,表明市场多头力量占据上风,上涨动能增强。成交量方面,昨日成交金额较前几日有所放大,显示市场资金的活跃度提高,对指数的上涨形成有力支撑。
(2)分时级别
15分钟级别上,指数呈现震荡上行的走势,回调时成交量明显萎缩,显示市场抛压较轻,多头力量占据主导。
30分钟级别中,指数依托10850点附近的支撑逐步走高,MACD指标红柱持续放大,多头趋势较为明显。
60分钟级别来看,指数距离前期高点仍有一定距离,但短期上升趋势明显,且量价配合良好。不过,随着指数的上涨,技术指标也逐渐进入超买区域,需警惕短期回调风险。
3、创业板指
(1)日线级别
创业板指昨日开盘2226.21点,最高达到2271.88点,收盘报2268.22点,涨幅1.23%。
从日线图来看,指数成功突破了2240 - 2250点的压力区间,且站稳了所有短期均线,均线系统呈现多头排列,短期趋势明显转强。
MACD指标在零轴上方金叉,红柱快速放大,显示多头力量强劲,市场做多情绪高涨。
成交量方面,昨日成交额为5869.37亿元,较前几日明显放大,表明市场资金对创业板指的关注度和参与度大幅提高。
从技术形态上看,昨日收出中阳线,形成“阳包阴”的看涨形态,进一步确认了短期的上涨趋势。
(2)分时级别
15分钟级别上,指数早盘高开后虽有短暂回调,但很快被买盘拉起,随后呈现出稳步上升的态势,且未出现明显的回调迹象。
30分钟级别中,指数依托2240点附近的支撑快速拉升,MACD红柱持续放大,多头力量占据绝对优势。
60分钟级别来看,指数突破了前期的整理区间,打开了上行空间,但由于KDJ指标进入超买区域,短期需警惕可能出现的震荡调整。
4、科创板
(1)日线级别
科创板昨日表现强劲,科创50指数涨幅居前。从技术指标来看,移动平均指数显示买入信号明显,多个技术指标如STOCH(9,6)、MACD(12,26)等均给出买入信号。指数在日线级别上连续上涨,不断刷新反弹新高,均线系统呈现多头排列,短期上升趋势极为明显。
成交量方面,近期持续放大,显示市场资金对科创板的青睐程度不断提高,资金流入迹象明显。这主要得益于科创板企业在科技创新领域的优势,以及市场对科技成长板块的看好。
(2)分时级别
15分钟、30分钟和60分钟级别上,科创板指数均呈现出稳步上升的态势,回调幅度极小,显示出极强的上涨动能。在各分时级别中,MACD指标红柱持续放大,未出现明显的顶背离信号,表明短期上涨趋势有望延续。不过,随着指数的快速上涨,短期积累了一定的获利盘,需关注后续量能能否持续维持高位,以支撑指数的进一步上涨。
5、北交所
北交所市场近期整体活跃度有所提升。从技术分析角度来看,部分个股的均线系统开始逐渐修复,5日均线向上拐头,与10日均线形成金叉的个股数量有所增加,显示出短期市场情绪有所回暖。
成交量方面,虽然整体成交金额相对沪深市场较小,但近期也呈现出温和放大的趋势,表明市场参与度在逐步提高。
部分优质个股在技术形态上呈现出底部放量突破的走势,若后续能持续保持量能和市场热度,有望带动北交所整体市场的进一步活跃。不过,北交所市场相对较小,个股波动较大,我们在关注技术分析的同时,还需密切关注公司基本面和政策面的变化。
二、热点板块
1、政策利好催生金融与新能源投资机遇
(1)金融改革释放券商活力
金融监管总局取消港澳金融机构入股保险公司总资产限制,深化内地与港澳金融合作,有望吸引增量资金流入A股市场。这一举措不仅增强了金融市场的开放程度,也为保险行业带来新的发展契机。
对于券商板块而言,市场对金融行业整合的预期持续发酵,如中金公司与中国银河的重组传闻,尽管公司回应“不知情”,但已引发市场高度关注。当前A股日均成交额高位运行,两融余额持续攀升,券商业绩改善预期强烈。
可以关注中金公司、中国银河等头部券商,以及国联证券这类具有特色业务的中小券商,把握其在市场波动中的投资机会。
(2)新能源政策推动产业升级
财政部等三部门开展县域充换电设施试点,推动农村新能源汽车消费潜力释放,直接利好充电桩、新能源车产业链。在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新能源汽车产业有望迎来新一轮发展高潮。充电桩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配套基础设施,市场需求将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增加而迅速增长。
可以关注充电桩市占率第一的特锐德,以及在新能源车领域具有技术优势和市场份额的比亚迪等企业。同时,固态电池商业化提速,普利特这类在半固态电池量产方面取得进展的公司,也具备较高的投资价值。
2、科技变革引领AI与机器人板块崛起
(一)AI技术突破开启产业新篇
多地政务服务系统接入DeepSeek大模型,国资委部署央企“AI+”行动,新增算力需求,推动政务云、国资云及AI应用场景相关企业发展。此外,阿里资本开支大增80%,政务AI需求爆发,多模态模型加速落地,都为AI与算力产业链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拓维信息在服务器电源国产替代方面具有优势,美利云凭借国资云+数据中心的业务模式,有望在AI发展浪潮中受益。随着AI技术在各行业的深入应用,相关企业的业绩增长潜力巨大,可重点关注。
(2)机器人产业迎来发展黄金期
特斯拉Optimus量产预期强化机器人产业链逻辑,工信部推动产业升级的政策也为机器人产业提供了有力支持。在技术突破与政策扶持的双重驱动下,机器人产业链的减速器、伺服系统等细分领域迎来发展机遇。鸣志电器作为减速器核心供应商,埃斯顿作为工业机器人龙头,在市场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市场上机器人概念火爆,杭齿前进、巨轮智能等个股表现活跃,连板概率较高,可关注这些热门个股以及产业链上下游的优质企业。
3、市场动态激发多元投资热点
(1)高股息防御板块受青睐
在市场波动加剧的背景下,低风险偏好资金涌入高股息防御板块。长江电力作为水电龙头,股息率稳定;工商银行作为国有大行,具有高分红特点,这类企业能够为我们提供相对稳定的收益,在市场不确定性增加时,成为资金的避风港。可以考虑适当配置高股息防御板块,平衡投资组合的风险。
(2)消费复苏与国货品牌潜力大
随着居民收入回升以及政策对内需的提振,消费复苏与国货品牌成为投资热点。美的集团作为家电龙头,在智能化转型方面取得显著进展;比亚迪在新能源车领域作为自主品牌的代表,市场份额不断扩大。这些国货品牌在消费升级的大趋势下,有望实现业绩的稳步增长。可以关注消费领域的优质企业,分享消费复苏带来的红利。
三、操作策略
1、仓位管理建议总体仓位控制在5-6成。若早盘指数冲高至压力位附近且量能不足,可逢高适当减仓锁定利润;若指数回调至支撑位附近且量波企稳,可关注低吸机会。
2、板块关注
券商股:密切观察开盘后异动情况。若放量拉升,可跟进龙头券商股;若因辟谣消息回落,需谨慎回避短期调整风险。
基建/区域经济:广东专项债发行或利好基建、交通(如深中通道相关概念)板块。可关注中国交建、中国建筑等基建龙头,以及区域内受益的地方基建企业。
科技主线:人工智能、工业母机等超跌赛道股可能受资金轮动关注。如苏州科达、大华股份等DeepSeek概念相关公司,以及工业母机领域的海天精工、创世纪等。
AI算力产业链:随着“东数西算”三期工程落地预期升温,国产算力芯片产能突破消息发酵,可关注服务器硬件龙头浪潮信息、边缘计算解决方案商网宿科技、光模块核心供应商中际旭创。
可控核聚变主题:科技部“人造太阳”项目首次实现100秒持续放电,产业链进入商业化前夜。联动领域如超导材料(西部超导)、等离子体设备(国光电气)、核能检测技术(谱尼测试)等相关企业值得关注。
新消费电子(脑机接口):苹果Vision Pro 3预售数据超预期,国内脑机接口医疗级产品获批,可关注生物传感器(汉威科技)、神经信号处理芯片(北京君正)、VR/AR内容生态商(芒果超媒)等弹性标的。
3、风险提示
美股隔夜表现虽未扰动,但需警惕市场对券商传闻的进一步反应及外资动向(如北向资金是否延续净流出)。
技术面需验证3385点压力有效性,若多次上攻未果,可能引发短线抛压。
警惕减持潮与解禁冲击,如股东减持压力(上声电子拟减持3%股份)、解禁洪峰(宏裕包材今日71.25%股份解禁)。
高位股补跌风险,缩量冲高的题材股(如部分AI概念)可能面临获利盘抛压,避免追涨。

(免责声明:以上部分内容、数据、信息来源于网络,由本人收藏汇总、编辑整理。其相关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仅供交流参考使用,不构成市场投资买卖操作依据。据此操作,盈亏自负,风险自担。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