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势研判
1、上证指数
上证指数在3350-3400区间面临阻力,尤其是3400点是前期高点,压力较大。日线级别上虽仍呈多头排列,但高位缩量调整,显示资金追高意愿不强。布林线中轨(3101点)提供中期支撑,但短期需关注3350点附近的支撑力度。
若指数继续在3350-3400区间震荡,需警惕回调风险;若能有效突破3400点,则有望进一步上行。
2、深证成指
深证成指走势与沪指类似,整体处于高位震荡格局。从均线系统来看,短期均线对指数有一定支撑,但上方同样面临前期高点的压力。
关注指数在10900点附近的支撑力度,若能有效站稳,有望继续向上挑战前期高点;否则可能继续震荡调整。
3、创业板指
创业板指走势相对较弱,日线级别上均线系统呈现一定的调整态势。从估值来看,当前创业板指PE(TTM)处于历史低位,投资安全边际较高。
短期需关注2250点附近的支撑,若能止跌企稳,有望在市场情绪带动下回升;若跌破则可能进一步下探。
4、科创板
科创50指数表现相对较强,显示出一定的抗跌性。从行业分布来看,科创板聚焦半导体、人工智能等硬科技领域,政策支持力度大,未来有望持续受益。
短期关注指数在2300点附近的支撑与阻力,若能继续站稳,有望延续上涨趋势;否则可能进入震荡整理阶段。
5、北交所
北证50指数近期表现较为独立,整体呈现震荡上行态势。从市场特征来看,北交所受益于“专精特新”政策支持,中小企业上市活跃度较高。
关注指数在1100点附近的支撑与阻力,若能有效突破,有望继续上行;否则可能维持震荡格局。
二、热点板块
1、科技主线持续分化,高位拥挤度与政策支撑并存
当前A股市场呈现明显的结构性分化特征,科技板块(TMT、机器人、算力等)仍为资金主战场,但短期交易拥挤度已逼近历史高位。
数据显示,TMT及机械设备板块连续15个交易日成交占比超50%,2月21日总成交额达1.22万亿元,创近一年新高。其中,计算机、传媒、电子等板块融资余额占流通市值比例居前,融资买入额占成交额比例亦显著攀升,反映市场做多情绪高涨。
证监会明确加大对集成电路、工业母机等重点产业的支持力度,叠加华为3月将发布原生鸿蒙手机、特斯拉FSD功能落地等事件,持续激活科技产业链想象空间。
AI算力需求爆发推动服务器、芯片等硬件端高景气,人形机器人商业化提速带动减速器、传感器等细分领域业绩兑现。
资金虹吸效应明显,融资客2月净买入超千亿元,主要加仓计算机、电子板块,北向资金亦持续流入科技龙头。
2、工业母机:政策与需求共振,高端化与国产替代提速
工业母机板块近期表现突出,指数实现“5连涨”,大富科技、恒锋工具等个股20%涨停。政策面上,证监会将工业母机列为服务新型工业化的重点领域,叠加下游航空航天、新能源、人形机器人等需求扩张,板块估值修复与业绩改善逻辑清晰。
设备更新周期,机床行业6-10年更新周期叠加2025年增量政策落地,中高端数控机床需求回暖;国产替代加速,数控系统、丝杠等核心零部件国产化率提升,恒立液压、贝斯特等企业加速技术验证;出海新空间,东南亚、印度等新兴市场需求增长,头部企业加速全球化布局。
3、消费电子:AI创新周期叠加政策刺激,低位估值修复可期
消费电子板块近期受AI赋能创新及政策刺激双重驱动,折叠屏、AI眼镜等产业链逆势走强。中泰证券指出,AI技术迭代或催生新消费场景,如无线耳机、智能穿戴设备等,叠加国补政策推动换机需求,板块估值(PE约25倍)处于历史低位,具备修复空间。
4、低位轮动题材:大基建、农业短期活跃,持续性存疑
受消息面催化,大基建、农业等板块近期出现脉冲式行情。乌克兰重建预期推动基建股走强,北方国际、中工国际等涨停;中央一号文件提及“农业新质生产力”,智慧农业、富邦科技等涨停。但需注意,此类题材多为资金短期避险选择,缺乏持续业绩支撑,难以撼动科技主线地位。
三、投资策略
科技主线:聚焦AI算力(寒武纪、中芯国际)、机器人(巨轮智能、柯力传感)、低空经济(山河智能)等高景气赛道,逢低布局核心标的,规避纯概念炒作。
政策受益方向:工业母机(国盛智科、蓝英装备)、消费电子(传音控股、环旭电子)可作为中期配置方向。
风险对冲:高股息资产(银行、公用事业)及港股科技龙头(腾讯控股、阿里巴巴)可作为防御性配置。
交易策略:控制仓位,避免追高,关注成交额连续缩量后的方向性选择,或两会政策催化的新热点(如乡村振兴、环保科技)。
风险因素:科技股短期交易拥挤,警惕拓维信息等高位股回调风险;美股科技股波动、美联储政策动向或扰动市场情绪;年报披露期临近,规避业绩暴雷个股。

(免责声明:以上相关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仅供交流参考使用,不构成市场投资买卖操作依据。据此操作,盈亏自负,风险自担。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