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刷手机,满屏都是小米SU7的糟心事儿,原因就是驾乘小米SU7的三个大学生全死了,三个家庭的天也塌了。
事故发生之后,全网哗然。关于车门锁死、智能驾驶以及电池安全等问题,成为争议焦点。那么小米汽车,能够经得起这场全民审视吗?
罗某、李某、霍某三个女大学生,开着一辆鄂A牌照的小米SU7标准版从湖北出发,是去安徽考试的,3月29日在高速公路上开启智驾行驶时,与水泥护栏发生碰撞起火。罗某、李某被烧成残骸,霍某后经抢救无效死亡。
“听到出事后,才知道她们是开车去考试,没有坐高铁” 死者罗某的妈妈接受采访的时候说,女儿出发前说要坐高铁,2小时就到,谁知改开车了。
罗某妈妈还说,她曾和女儿开着这辆小米SU7从深圳到武汉,女儿多次告诉她智驾“方便、安全”。她却告诫女儿,现在技术不完善,不能盲目相信,自己开才放心:
“我说她以后一定会后悔;她还反驳我,说有各种(证明安全)的依据”。
谁知,罗母妈妈的担心,却变成了现实,女儿不仅没有乘坐高铁,还在高速公路上智驾时出事了,与2个同伴都死了,女儿连后悔的机会都没有了。
在这次事故中,家属最揪心的是“车门打不开”。
罗某妈4月1日在微博发文,说交警告诉他们,路人拿东西砸窗救人,还是没救出来。目击者也说,车门死死锁着。家属因此质疑:电子锁咋失效了?机械拉手呢?小米官方的回应是:车门储物格有机械拉手,断电也能手动解锁。可是事故里咋没用上?小米官方没有细说。
事故发生之后,铜陵市应急管理局定性为单方交通事故,警方专案组也在调查车门解锁机制。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专家李伟峰分析:“高速撞击可能导致车身变形,机械拉手被卡,或者乘员昏迷没法操作。”
虽然小米官方强调了应急设计,可是没解释为啥没生效。因此有些网友就急了:“智能车连这都搞不定?”
除了车门打不开之外,网上吵得凶的还有关于NOA智能驾驶。
小米官方4月1日声明:车辆开着NOA,时速116公里,路段因施工改道逆行。22点44分24秒,NOA提示“前方有障碍”,驾驶员接管后踩刹车、打方向盘,1秒后撞了。针对这个声明,家属提出了质疑:2秒预警,夜间识别咋这么慢?标准版没有激光雷达,到底行不行?
其实,关于智能驾驶官方标准很清楚。《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GB/T 40429-2021)定L2是“组合驾驶辅助”,系统管横向纵向,驾驶员得全程盯着,随时接管。工信部2023年试点文件也说,L2事故责任在人。小米官方也声称:NOA是辅助,驾驶员是第一责任人。
可关键问题是,2秒的时间够用吗?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研究员张永伟说:“L2在夜间复杂路况下,纯视觉方案有局限,反应时间短很正常,但人得接好。”某汽车集团智驾专家也说:“高速116公里,2秒对普通人挑战很大,系统只是提醒,关键还得看人。”
官方定性没有问题,可是小米宣传“人车合一”,雷军跑千公里NOA,这不会让人信过头吗?这才是网友的疑问:“2秒接管,跟没提醒有啥区别?”
在这次事故中还有一个争议焦点,就是汽车电池的问题。
小米SU7标准版用磷酸铁锂电池,现场照片显示电池舱烧得很猛。家属因此质问:不是吹“电芯倒置”安全吗?小米官方也出来澄清:那技术只在高配版,标准版没用。
小米官方还专门声明:起火是“严重撞击导致”,不是自燃。可是为啥烧得那么快呢?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专家指出:“磷酸铁锂电池比三元锂稳定,但极端碰撞仍然可能短路起火,火势快慢要看电池包的设计。”
有趣的是,事故发生之后,4月2日,宁德时代说:“不是我们的电池。”比亚迪也回应新闻媒体:“只供电芯,电池包小米自己装。”
事情到了这步,咱不能乱猜,供应商撇清,小米得拿证据说话。而且警方专案组也在调查电池管理表现。
事故一出,连锁反应接二连三,最直接的反应是网友纷纷发难谴责小米,随之而来,小米的股价哗哗往下掉。4月1日跌5.49%,市值蒸发700亿港元,4月2日再跌4.19%,两天缩水1200亿。
雷军在4月1日晚10点19分发了微博:心情沉重,向家属致哀,30日派了专项小组,31日交了数据,并且承诺不回避。可粉丝喊他多说几句,他没有再回应。
4月2日,小米官宣3月份交付新车超2.9万辆,成绩亮眼,可是这次的评论区却全线塌房。
这次事件似乎是小米汽车发布以来最大的一次危机,更是对雷军的终极考验,它是否会成为小米汽车的“至暗时刻”呢?大家都有这样的疑问。
智能驾驶虽然可以作为产品和营销的亮点,但唯有将安全置于速度之上,企业才能穿越周期。雷军的答卷,将不仅关乎小米的命运,更关乎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集体信誉。
小米SU7卖得好,雷军的造车梦也够牛。可这次事故,像一盆冷水泼下来,浇得人心凉半截。三个女孩,二十出头,满心憧憬地奔向考场,结果车烧了,命也没了。
国产汽车崛起不容易,咱都盼着它牛气冲天。可命案面前,销量算啥?安全才是硬核啊!
工信部早就说过,智驾得有冗余,车企得教用户咋用。专家张永伟呼吁:“得优化自动解锁设计,别让宣传模糊边界。”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的李伟峰也曾警告 :“技术再牛,安全冗余跟不上,就是拿人命开玩笑。”
咱老百姓买车,不是为了当试验品,是想要个靠谱的伙伴啊!小米曾宣传“1.98秒零百加速”“赛道基因”,可三个女孩的悲剧,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新能源汽车卷技术、卷销量,可命没了,谁来买单?车企不能光顾着造梦,也得让人清醒啊!
到现在为止,这事儿还没完。
4月2日,SU7爆燃遇难者父亲曾告诉记者,他们当天在和交警、小米汽车相关人员碰面,对于事故相关事宜进行商谈。
4月3日,罗某妈清空了之前的微博,遇难者男友账号也已清空相关内容,封面仅留言:我想你了。
待解的问题还有很多:车门是设计问题还是撞坏了?电池管理达标吗?施工路段警示够不够?这样的NOA交接究竟能不能保证安全?
铜陵警方和第三方机构还没有给出结论,咱们都得等着。
那么这场惨祸在全民的审视下,小米汽车究竟结局如何,会不会跌下神坛,我们不妨拭目以待。
只要不是傻逼都知道是不是小米的责任!
不会!没有钱和公关摆不平的。等热度过去,世界完好如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