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中将詹才芳出生在一个贫苦家庭。他和弟弟才选是孪生兄弟,上面有两个姐姐和两个哥哥。他的父亲是一个农民,与庄稼打了一辈子交道,和次女死于野菜中毒;他的母亲身体不好,因没钱医治,早早离世。
已经出嫁的大姐见詹才芳兄弟孤苦无依,便把他们接到身边照顾。姐夫性格忠厚,并未因此讨厌詹才芳兄弟,反倒教导詹才芳识字读书。
16岁时,感念于姐姐姐夫恩情的詹才芳自觉已是一名大人,决定辞别姐姐姐夫,一个人到外面闯荡。姐夫帮他找到一份校工工作,让詹才芳由此与董必武相识。
第一次见面时,董必武问詹才芳想不想读书?詹才芳诚实点头,董必武笑着拍了拍詹才芳的肩膀,准许他在学校半工半读。
詹才芳非常珍惜这个机会,不仅工作努力,而且学习相当刻苦。在董必武的影响下,詹才芳慢慢接触到革命思想,深受影响,决心投身革命事业。
1925年春天,在董必武的安排下,詹才芳回到故土黄安,借住姐姐家,开始组织革命活动。姐夫同样加入中共组织,詹才芳和姐夫商量后,在姐姐家里创办一所平民学校,专门招收贫苦大众,给他们讲授文化知识与革命故事,号召大家团结起来,齐心协力与敌人斗争!
詹才芳的姐姐则负责后勤和妇女等相关工作。
同年,董必武来黄安检查,夸奖詹才芳和姐夫做得很棒,鼓励他们再接再厉,把学校办得更好,让学生运动和新文化运动、农民运动等有效结合。
不久,詹才芳的长兄才华和同胞弟弟才选也加入其中。
一家人上下同心,先后成立农民协会、农民自卫队等组织。
1927年,兄弟几人参加“黄麻起义”,詹才芳转战木兰山,投身游击战斗;才华和才选转入地下,才进留守家中,负责隐蔽。
转年,詹才芳带领几名战士回家组织革命活动。某天,他正和才华讨论对敌计划时,一个背叛者偷偷告密,引导敌人埋伏在詹才芳兄弟必经路上,袭击詹才芳兄弟。
才华率先落入敌人手中,他看着表情狰狞的敌人企图用自己威胁詹才芳,急忙奋力扭动身子,将身后两个敌人撞倒,并大声招呼詹才芳:“快跑!”
詹才芳反应迅速,从口袋里套出两枚银元,砸向敌人的脑袋,趁着敌人吃痛的机会,挣脱他们的束缚,逃到山林中。
安全回到驻地后,詹才芳才知道,大哥才华还是没能成功逃脱,又一次落到敌人手中。敌人对才华施以严刑拷打,企图从才华口中撬出组织机密,但才华坚定不移,一个字都没有吐露。
恼羞成怒的敌人便残忍杀害才华,并把才华的家尽数烧毁;才华的妻儿提前得到风声,及时躲藏,方幸免于难。
1929年,才选外出执行任务时,不幸被敌人逮捕。敌人逼迫才选指认革命同胞,才选宁死不从。其后,敌人不知为何将才选误认为詹才芳,把他拖出来,要对他动用惨无人道的酷刑。
才选面不改色,紧闭嘴巴,没有澄清。
那天,22岁的才选,就这样顶替詹才芳的名字,壮烈牺牲在敌人的屠刀下!他的死讯传回家中,怀有身孕的妻子悲痛欲绝,导致孩子死于腹中,妻子也由此追随丈夫而去。
兄弟二人的噩耗,让詹才芳痛苦万分,但他知道,现在还不是沉沦伤痛的时候!他还要为兄弟们复仇,还要带着兄弟们未竟遗愿,继续和敌人斗争到底!
詹才芳的夫人叫杨静。
杨静出生在一个落魄地主家中,父亲早逝,母亲艰难将几个儿女拉扯成人,先后送别孩子们走上革命道路。在孩子们的影响下,杨静的母亲同样觉醒革命意识,也跟着孩子们辗转去往延安。
杨静在延安先后入读陕北工学、青年训练班等。她的能力出众,很受上级青睐。其中,有一位叫洪广生的同志,在听闻杨静仍是单身后,特地把杨静介绍给同样单身的詹才芳。
初见詹才芳那天,杨静看着比自己年长许多岁的詹才芳,不禁有些犹豫,考虑再三,还是如实和洪广生说,她觉得詹才芳的年龄略微大了一点儿,与自己可能不太适合。
洪广生笑了,劝说杨静:“詹才芳年龄大是大了一些,可人家人品好呀,你总不能人都没见到,就直接否定人家啊?”
杨静被洪广生说服,到底去见了詹才芳。
在杨静的记忆中,对詹才芳的第一印象就是个高、皮肤白皙,眼睛有神,衣服虽然老旧,可洗得很干净。
二人在老乡家某个房间坐下,詹才芳率先开口,说自己了解一些杨静的情况,又夸了杨静几句。
杨静的脸颊不禁染上绯红,垂着脑袋,小小声回道:“您是老红军,我……”
詹才芳笑了:“你是知识分子,我向来敬重文化人……咱们都是革命同志,就不要称什么您或首长了……”
那一天,两个人聊了很久,关系仿佛在不知不觉间拉近不少。
1940年,詹才芳到阜平工作,和聚少离多的杨静好不容易见了一面。他送给杨静一支钢笔,向杨静正式求婚。同年夏天,两个人在战友的见证上,正式结为夫妻。
婚后,二人继续在各自岗位上忙碌着,很少能见面。
1943年,身怀有孕的杨静在组织的安排下,去到白求恩学校学习。
某天,杨静正在阅读詹才芳寄来的信件。突然,院子里传来一阵集合哨声,杨静赶忙收好信,走出门。领导告诉他们,敌人来袭,学校要马上转移。
在领导的带领下,他们向北走了一个多小时,意外陷入敌人包围圈中。随着一声令下,所有人开始分散突围。
杨静所在队伍是一支由100多人组成的小队,为减轻负担,他们扔了背包,一起向东边奔跑。
敌人紧随其后,穷追不舍。
慌乱中,杨静听到一阵阵枪响,下意识环顾左右,发现好几个伙伴都倒下了。她愈加害怕,想加快速度跑出敌人的射程,然而恰在此时,一颗子弹击中杨静,强大的冲力让奔跑中的杨静站立不稳,也倒在地上。
不过,她没有受伤。詹才芳前一次离开杨静时,特地给杨静留了一件皮大衣,杨静始终随身携带,扔行李时也没舍得丢掉它。
正是这件皮大衣帮杨静挡了子弹,帮助杨静逃过一劫。
再一次见到詹才芳后,一贯坚强的杨静紧紧抱住丈夫,嚎啕大哭道:“才芳,你知道吗,差一点儿,我就见不到你了!”
次年,杨静生下一个女孩,给女儿取了个小名,叫“小春”。
詹才芳特别疼爱小春,经常把小春抱在怀里,亲了又亲。
他们夫妇二人一生共孕育多个孩子,感情深厚,不离不弃。
孩子们也在夫妇二人精心养育下,健康成长,未曾辜负夫妇二人对他们的期许。
1992年12月,詹才芳在北京去世。而在他离开人世前4个月,他的女儿詹杨撰写出版一本讲述父亲的书籍,以此来表达他们这些孩子对父亲的崇敬与孝心。
参考资料:
《詹才芳中将和他的一家》
《半个世纪的情和爱——詹才芳中将与夫人杨静的婚恋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