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12月中旬,两颗信号弹打破西安城内的寂静,照亮暗淡夜空,一场震惊中外的事件就此发生。但鲜少有人知道,下令发射信号弹的将领,正是毛主席的儿女亲家,当时刚刚而立的孔从洲。
时间回到当年12月上旬,某个深夜,孔从洲在杨虎城的通知下,悄悄来到杨虎城的办公室。杨虎城明显有心事,焦虑地在房间里走来走去,仿佛在思考着什么。
孔从洲的敲门声唤回杨虎城的注意力,杨虎城率先让孔从洲简单汇报了部队的情况,又问他如今西安城内可用兵力有多少?
孔从洲不知道杨虎城的用意,可还是如实回答。他隐约猜测到,马上要有大事发生了!
果然,杨虎城对孔从洲的答复并不满意,要求孔从洲立刻摸清楚城内所有情况,孔从洲不敢耽搁,回到自己那里后,就立刻开始布置相关工作。
会议结束后,杨虎城又一次致电孔从洲,让他11点开始相关演习。孔从洲感觉到事情好似比自己预料中更重大,来不及歇一口气,再次回到杨虎城的办公室,当面向杨虎城汇报演习部署情况。
在杨虎城的指示下,一场严肃又认真的演习在深夜拉开序幕,所有战士们都屏息静气,听从孔从洲指挥。拂晓时分,演习结束,孔从洲让辛苦一整晚的战士们回去休息,他则打着哈欠,回到办公室,等待属下们将西安城内外所有情况整理完毕,送到他这里。
数日后,暗中谋划多日的杨虎城和张学良确定了行动时间等事宜。当天下午,在蒋介石召见张学良的同时,杨虎城把孔从洲又一次叫到办公室。
他先是问了演习的情况,孔从洲的准备比上一次更完善,直接拿出相关地图,让杨虎城看了上面的详细标注,杨虎城很满意,夸赞孔从洲做得不错。
接着,杨虎城招呼孔从洲落座,望着孔从洲沉默片刻,突然向孔从洲透露了他和张学良的计划,问孔从洲是否愿意跟跟随他们,是否有什么意见?
孔从洲听完杨虎城的话,只觉一道惊雷炸响在自己的脑子里,怔了好半天,才勉强回神,回望杨虎城满含期待的注视,果断回道:“我一切听从您的指示!坚决听从您的命令!”
杨虎城笑了,问孔从洲:“如果让你去活捉老蒋,你敢吗?”
孔从洲的双眸瞬间迸发兴奋神色,坚定回道:“敢!只要您一声令下,我绝对不含糊!”
杨虎城拍拍孔从洲的肩膀,很是欣慰道:“好!不过,我就是打个比方,并不是让你去捉,你的任务,是负责西安城防,更重要,担子更重,你先去旁边等着,我等会儿再叫你!”
孔从洲从杨虎城的办公室出来,心情仍旧激动不已。他想着杨虎城和他说的话,深深感受到杨虎城对他的信任和倚重,孔从洲知道,此事事关重大,杨虎城肯定不可能向很多人透露,说不定,自己还是第一个知道他和张学良要对蒋介石动手的人呢!
那天晚上,杨虎城叫来包括孔从洲在内的3名爱将,和他们详细研究了行动计划。
只是,谁也没有想到的是,期间张学良未能按时来到约定地点,让杨虎城忐忑不安,担忧了一段时间。所幸,后续计划基本顺利完成,“西安事变”取得一个让人满意的结果!
事后,杨虎城曾把孔从洲介绍给周总理,周总理看着孔从洲年轻的面庞,不禁笑言:“你很年轻啊,这么年轻,就挑起如此重担,很厉害啊!”
可以说,除却毛主席的儿女亲家这个世人皆知的名号外,实际上,孔从洲还是一名有勇有谋、能力出众的爱国将领!
孔从洲出生在一个寻常人家,在家中排行老三,少年时时常跟着父母到地里干活,养成勤劳刻苦的性格。读中学期间,孔从洲受到革命思想的影响,对外面的世界相当向往。
只是,因家庭条件的缘故,他未能完成学业,只读了一年书,便被迫辍学归家,帮助家里人减轻生活负担。
在此期间,孔从洲和杨虎城的手下,同乡人孙虎相识。
孔从洲是西安人,从小听着杨虎城的故事长大,对杨虎城钦慕不已。他请求杨虎帮助自己实现投身革命的愿望,孙虎欣然同意,介绍孔从洲去安边参加杨虎城的队伍。
那里距离灞桥不知几千里,途中还要经过沙漠等危险地带,但一心报国的孔从洲完全不惧,硬是靠着一双腿,走了8个多月,来到安边。
走入安边城的孔从洲已然和乞丐没有两样,衣衫褴褛,满面风霜!就是在安边,孔从洲开始了属于自己的戎马半生。
正式加入杨虎城的队伍后,孔从洲相当珍惜这个机会,刻苦勤奋,努力学习,很快即成长为一名优秀将领,得到杨虎城的青睐和倚重。
那个时候,孔从洲的年龄不大,因而杨虎城还曾亲切称呼孔从洲为“娃排长”、“娃营长”。
也是在杨虎城的队伍里,孔从洲接触到中共人员,深受触动,几次向组织提出加入请求。当有人出卖队伍里的中共同志,组织专门让孔从洲负责保护那些同志,将他们秘密送到安全地界,避免危机。
1937年,孔从洲曾和周总理有过一次交谈,周总理提醒孔从洲,杨虎城离开队伍后,务必注意上下团结、加强队内思想工作等几件事,要继续和人民群众密切相连,使得队伍和群众形成鱼水关系。
孔从洲谨记周总理的话,自言周总理所说内容让他受益终身。
“七七事变”后,孔从洲连夜向蒋介石请缨去往前线,他带领队伍驻守中条山3年有余,击退敌军不知多少次进攻,大大鼓舞了西北人民的抗日热情。
中原战役中,蒋介石的嫡系队伍全部望风而逃,唯独孔从洲率队和敌人尽力周旋,未让敌人的阴谋全部得逞。
1938年7月,孔从洲在孙蔚的命令下,进入永济古城,和敌人展开激烈战斗。那是一座既古老,地势又低洼的小城,四周看去,完全没有适合布置防守的地方。孔从洲专门去到城中群众间耐心打听,并和大家一起商量,选择在城外构筑战壕,以此来抵御敌人。
可这样做的后果,就是要彻底放弃自己的后路,将自己置于险地。
为了不让风陵渡落入敌人之手,孔从洲没有犹豫,还是那样做了。
所幸,他们的计划很成功,虽然损失惨重,但好歹完成任务,挫败了敌人陆空协作的进攻。
抗战胜利后,孔从洲愈加不满蒋介石的政策,决心起义。1946年5月,就在孔从洲准备起义前,蒋介石集团察觉他的意图,打算用“剿匪”名义将他派去新乡,对其进行缴械。
孔从洲早有防备,专门把起义时间提前,并扮成记者、药商等身份,和敌人奋力周旋,耗时3个月左右,成功逃离魔掌,来到山东解放区。
在组织的信任下,孔从洲重建38军,顺利加入中共组织,成为解放事业中一员不可忽视的大将!
新中国成立后,孔从洲的儿子孔令华和毛主席的女儿李敏在同一所学校读书,一对小青年越走越近,渐渐生出深厚情谊,确定恋爱关系。
不过,让人颇觉有意思的是,恋爱时,孔令华并未明确告知李敏,自己父亲的姓名等消息。当毛主席向李敏打听亲家情况时,李敏一问三不知,叫毛主席哭笑不得。
1959年8月末,孔令华与李敏在颐年堂内举办婚礼,孔从洲生平第一次走入中南海,在那里得到和毛主席的一次深入谈话。
毛主席提到“西安事变”中孔从洲的表现,夸奖他保密工作很厉害,杨虎城对他真的非常信任!又一次听到老上司名字的孔从洲更激动了,直言自己是杨虎城培养起来的,一生难忘杨虎城的恩情。
其后,毛主席又鼓励孔从洲再接再厉,一定要将炮校建设好!
1962年,孔从洲再次进入中南海,面见毛主席。毛主席特别关心现代国防建设,孔从洲谨记毛主席的叮嘱,将余生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国防现代化建设工作中。
1984年,站在天安门城楼上的孔从洲亲眼目睹由他主持研制的第二代反坦克导弹方队整齐威武走过长安大街,自豪不已。他和亲属感慨,他没有辜负毛主席的期望,他向炮兵现代化建设事业献出了他的最大努力!
1991年6月,85岁的孔从洲在北京去世。
参考资料:
《西安事变中的孔从洲》
《毛泽东的儿女亲家——孔从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