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沈飞“六代机”新的清晰试飞照再次曝光,这款被民间称为“歼-50”的战斗机以其科幻的外形和激进的气动布局吸引了广泛关注。从照片中可以看到,歼-50采用了兰姆达机翼、一体式边条前翼和全动式翼尖的三合一布局,这种设计不仅提升了飞行性能,还增强了隐身效果。
此外,歼-50发动机尾喷口明显比较扁平,显然没有使用三元矢量推力,也就是轴对称矢量推力发动机,而是使用了二元矢量推力发动机。还使用了二元矢量喷管,相比传统的轴对称矢量喷管,更强调隐身性能。进气道位于两肋,采用类似于DSI(无附面层隔道)结构,进一步减少了雷达反射面,提高了隐身性能。这些细节都透露出歼-50在技术上的高度成熟和先进性。
沈飞六代机歼-50侧重空优多用途,从目前披露的信息来看,歼-50极有可能成为我军首款真正意义上的六代舰载机。其双发布局提供了高安全冗余,紧凑的体型和设计合理的重心使其非常适合在航母上起降。未来,歼-50有望登上福建舰乃至中国下一代核动力航母,为中国海军提供强大的空中支援。
歼-50的舰载潜力不仅体现在其体型和布局上,还体现在其强大的作战能力上。据传,歼-50将配备大型相控阵雷达、侧向阵列雷达以及高孔径光电探测系统,实现全向感知。同时,其侧弹舱设计能够容纳霹雳-15级别的中距导弹,甚至可能携带更大型空地弹药,火力十足。除了拥有较大的机腹主弹舱外,从起落架位置可见侧弹舱预留空间也不小,除了挂载常规近距格斗弹外。
与同样备受关注的歼-36相比,歼-50走的是“空优+隐身+机动性”的路线,更像是一位空战刺客。而歼-36则体型更大、采用三发动机、具备超远打击能力,更偏重于“歼轰”的定位。两者各有千秋,分别满足了我军对空军战略打击平台和海军空优平台的需求。
从试飞节奏和成熟度来看,歼-50预计在2030年前后就能形成初始战斗力。届时,歼-50不仅将作为中国海军的六代主力舰载机,还将成为未来空天作战体系的指挥核心和感知节点。配合中国新一代AI辅助、C4ISR系统以及战术无人机“忠诚僚机”,歼-50的作战能力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此外,歼-50的出现也展示了中国六代战机战略的“双线并进”思路。一边搞空军战略打击平台(歼-36),一边搞海军空优平台(歼-50),陆海一体、通用适配,全方位压制对手。
综上所述,歼-50作为中国六代舰载机的代表,其外形科幻、气动激进、作战能力强大,未来可期。随着中国海军的不断发展壮大,歼-50有望成为维护国家海洋权益、保障海上安全的重要力量。同时,歼-50的出现也将推动中国航空工业的进步和发展,提升中国在全球军事航空领域的地位和影响力。
机头和弹仓歼36比歼50大一个层次,在探测距离先敌开火也领先一个层次,速度也领先一个层次,歼50凭什么比歼36更像空优?先问歼50能否装得下战略级的空空导弹霹雳17再说,要不然国家研制霹雳17是用歼轰机来搭载?歼50是硬核不错,但也得像王毅外长说得:得在实力地位的事实上说话才行啊。